古代求仕,除去參加科舉考試這類上趕著去期待被發現的之外,有一種特殊的途徑,叫做隱居。
隱居,在陶淵明那里,是為了逃避“為五斗米折腰”的窩囊,而選擇的退守。但在另一部分人那里,卻是一種以退為進的營銷手段,李白如此,諸葛亮如此。而在紅樓夢里,這套營銷術玩得最好的,是妙玉。
妙玉在曹雪芹的前八十回里,正面出現實在太少。據專家從脂硯齋的批注里猜測,原作里妙玉在后面當有諸多戲份,可惜人間三恨:鰣魚多刺,海棠無香,紅樓夢未完。后半部紅樓,畢竟無緣得知。我只談前八十回里的妙玉相關情節。
第十八回,為了迎接元妃省親,大觀園采買戲子、尼姑與道姑。林之孝家的向王夫人回話,說到有個帶發修行的,蘇州人氏,祖上是讀書仕宦之家。因自小多病,買了許多替身皆不中用,只好親自入了空門,年方十八,文墨也極通,經文也不用學了,模樣兒又極好。
這個出身、才學、樣貌都一流的尼姑,便是妙玉。
這一番說辭,自然是妙玉為自身打造的營銷宣傳語。這第一步的“產品包裝”,已經如此華麗。
下一步,關于妙玉為何滯留北方沒有返鄉,據林之孝家的所知,當然這也即是妙玉希望別人認為的原因,非常堂皇:“因聽見‘長安’都中有觀音遺跡并貝葉遺文,去歲隨了師父上來,現在西門外牟尼院住著。他師父極精演先天神數,于去冬圓寂了。妙玉本欲扶靈回鄉的,他師父臨寂遺言,說他‘衣食起居不宜回鄉。在此靜居,后來自然有你的結果’。所以他竟未回鄉。”
你看,妙玉“師承”極精演先天神數”的師父,半仙式的人物,來京中為瞻仰佛家圣物;她師父預言她留在金陵當有出路。這番神神叨叨的說辭,不覺得似曾相識的?史上那些帝王,多少個不是在降生時天有異象的?陳勝吳廣造反時,突然到處流傳的民謠“大楚興,陳勝王”不也是類似的炒作手段?鉤弋夫人從出生開始就手握玉鉤不能伸展,只有遇到武帝才能展開,你信不信?
但這一番包裝之后,王夫人果然立刻來了興趣,說:“既這樣,我們何不接了他來。”
然而林之孝家的分明已經表達過相關意思,卻得到拒絕的答復。妙玉的答復是:“侯門公府,必以貴勢壓人,我再不去。”這里又是以退為進了。有侯門公府找上門去,她卻并不立即趨就,而是端起了架子,自然是又抬高了身價。哪怕最后沒去成賈府,對外一宣傳,說是寧榮二府相請亦不趨就,光這一條,又該抬了多少身價。
果然,最后,王夫人給出“寫請帖去請”的待遇,再遣人備車轎去接,妙玉方才來到了大觀園,入住櫳翠庵。這一番營銷,妙玉與同期入大觀園的那些小尼姑、小道姑,自然有了云泥之別,一邊是采買而來,一邊卻是下請帖請來。至于林之孝家的,在這中間有沒有收受賄賂充當同謀,那就不得而知了。總之,自此,櫳翠庵成了妙玉一方小王國。
然而第六十三回,邢岫煙作為妙玉舊相識,不小心便揭露了妙玉當初滯留都中不得返鄉的真實原因,原來并非自我宣傳的那般灑脫,相反卻是因為“不合時宜,權勢不容,竟投到這里來”。原來本是妙玉得罪了權貴,需要找個賈府這樣的大樹依靠,結果卻能讓賈府下了貼以貴賓禮節去請來,妙玉營銷術實在高明。
自此,妙玉在大觀園贏得特殊地位,她雖客居賈府,但是櫳翠庵中的一切簡直都成了她的私產。待到冬日,櫳翠庵紅梅盛放,成了大觀園紅梅最好的處所,但那紅梅儼然成她私產,一般人想要而不得。但她又不是誰都不能給,只有寶玉去要,是可以給的,且給出最好的,也允許他替別個討幾枝,給大家欣賞欣賞,卻又沒法隨意得到,這不又是極好的“饑餓營銷”手段?紅梅金貴,自然更襯得主人金貴。
第四十一回?,櫳翠庵品茶,妙玉又著實好好表演了一番。先是拿出上等茶具,用舊年蠲的雨水,給賈母一行敬上老君眉。再單獨拉了黛玉寶釵去喝體己茶,寶玉自然不出所料地跟了去。妙玉給這三人所用茶具更珍貴,泡茶的水更考究到是埋了五年的梅花雪水。
這一場展示中,妙玉成功通過與同類產品的同臺競爭,又一次充分抬高身份:連見多識廣的貴公子寶玉,也錯看了自己所用茶具的珍稀;連最脫俗的黛玉,也沒嘗出這茶水的精妙。連大觀園最尊貴脫俗的二人,在她面前也不過“大俗人”,那么她的脫俗,實在高山仰止了。
至于劉姥姥喝過的杯子,再金貴也要丟棄,也要不足為惜,方能更進一步彰顯她的風骨清奇。
這樣一番表演,妙玉簡直把自己包裝得比小姐更小姐,比貴族更貴族,比雅士更風雅,比名流更名流。
寶玉生日,妙玉不倫不類用粉箋子寫了"檻外人妙玉恭肅遙叩芳辰”的帖子給寶玉慶生。出家之人用粉箋子給貴公子寫帖子已經不合規范,又莫名其妙的落款“檻外人”,讓寶玉不知如何應對。幸好寶玉遇到邢岫煙,這位與妙玉有十年鄰居和師徒情分的女子,熟識妙玉一貫的套路,才給了寶玉應對之法:“他自稱'檻外之人',又常贊文是莊子的好,故又或稱為'畸人'。他若帖子上是自稱'畸人'的,你就還他個'世人'。畸人者,他自稱是畸零之人,你謙自己乃世中擾擾之人,他便喜了。如今他自稱'檻外之人',是自謂蹈于鐵檻之外了,故你如今只下`檻內人',便合了他的心了。”
“檻外人”,更像是妙玉給自己的一個廣告宣傳語了。舉世之人皆濁濁,唯有她是個高蹈于俗世之外的神仙人物。
可是這份清高,被人摸熟了套路,懂得了應對之道后,分明不過就是種刻意為之的展示了。
我猜測,妙玉若有朋友圈,大概當是這個樣子的:
所謂“檻外人”,為著彰顯出世之態。然而,真正出世之人,怎會給風流公子遞個粉色小紙條?
第七十六回?,黛玉與湘云聯句,又給了一把妙玉施展才華的機會。妙玉偷聽二人聯句,待湘云說出“寒塘渡鶴影”,林黛玉對出“冷月葬花魂”,兩人聯句中最妙的句子,妙玉出聲說:“好詩,好詩,果然太悲涼了.不必再往下聯,若底下只這樣去,反不顯這兩句了,倒覺得堆砌牽強。”然后邀請了二人到櫳翠庵飲茶,自己開始興致勃勃為這聯句作自以為很高妙的后續,并道:“依我必須如此,方翻轉過來,雖前頭有凄楚之句,亦無甚礙了。”也就是說,你們前面寫的雖然也好,但必須有了我寫的這個尾巴,這聯句的意境才又真正獲得提升。
但是老實說,讀完她的續句,我腦子里仍是只有“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二句。這是妙玉唯一一次盛情邀請了林黛玉和湘云二人到她處,卻不過為了二人見證她“提筆一揮而就”的詩才,好令黛玉湘云二人贊賞。
我一直堅信,所有需要刻意彰顯的東西背后,往往掩飾著與之相反的東西。妙玉清高孤僻的背后,其實掩藏著十分世俗的生存姿態。據紅學家考證,妙玉最后的結局是“紅顏伴枯骨”,妙齡女子為了生存,陪伴了垂垂老翁。我并不以為奇。
其實細品妙玉殷勤侍奉賈母,揣摩她喜好喝什么茶,作者又頗有用意的用了一連串“忙”與“笑”來刻畫她的逢迎之態,并不難看出她傲岸風骨底下可以為求存而轉折的柔軟姿態。
清高孤絕,在她,更多不過是一種營銷手段而已,如同很多隱士的隱居,不過為了以出世的姿態尋求入仕的路徑。再舉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例子,妙玉的姿態,多像很多以高冷姿態來吸引異性追逐的美女,拒絕只是為了欲迎還拒、孤傲只是為了以退為進。
紅樓夢中的營銷專家,非妙玉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