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作者朗達·拜恩是澳大利亞電視制片人和作家,于2007年被《時代》雜志選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100人之一。她被人熟知是因為她所寫的《秘密》這一書,以及其參與制作的同名電影。在不到六個月的時間內,這本書賣了近四百萬本,在美國至今銷售超800萬本,全球銷量已經超過1500萬本,成為史上最暢銷的心靈勵志書。
這本集成功學、財富學、心理學等的著作中,作者揭露了運行在宇宙間主宰人生的強有力的黃金法則,清晰明了地解析了如何運用這個法則,創造美滿幸福的生活。這是有關一切的秘密,這個秘密將給你想要的幸福、快樂、健康和愛情。《秘密》的構成來自當今成功者的智慧,他們都是各個領域世界級的領袖,他們都因運用這個秘密而獲得健康、快樂、成功和聲譽。
作者在前言中,詳細介紹了寫這本書的初衷與過程,以及讀完這本書后對自身生活的改變與影響,通俗一點,讀完這本書后,作者認為老板都發財了,戀愛都成功了,合同都簽成了,世界變美麗了,到底此書為何有這么大的魅力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作者引用了鮑勃.普克特的一段話,然后告訴我們,在我們的世界,在我們的生活與工作中,都遵循著同一個力量和法則。那就是“吸引力法則”。
美國的希克斯夫婦,在2015年也寫了一本書,書的名字就是《吸引力法則》,這本書也是相當暢銷;所寫的內容也是“吸引力法則”對人的巨大改變作用。而讓吸引力法則起作用的,就是借由“你的思想”,所以你的思想很重要。即如果你可以在心中一直想著你所要的,并且讓它成為你的主要思想,那么你就會把它帶進你的人生。美國國際級演說家邁克.杜利在書中把這個法則歸納為“思想-變成-實物”。想象你生活在富足之中,你就會吸引富足,這招每次都能奏效,而且對所有人都管用,這是吸引力法則的核心。
并且思想是具有磁性的,而且有關某種頻率。當你思考時,那些思想就會發送到宇宙中,然后吸引具有相同頻率的同類事物。所發出的思想,都會回到源頭-你。一個人就像一座“人體發射塔”,用你的思想傳送某種頻率,如果想改變生命中的任何事,就借由改變你得思想來轉換頻率。那么你所想象的,都會潛移默化的改變著你的磁場,進而改變你的生活,出現與你想象的結果。
那么問題來了,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的生活,并且不止一次在腦海中去想象,那為什么還是有很多人沒有過上他夢想中的生活呢?書中給的答案是我們平時“不想要的”想的比“想要的”多,因為吸引力法則不會去管你所感受的是好是壞,也不會管你想不想要它,它只是回應你的思想。因為吸引力法則不會判別“不要”、“不”、“別”等字眼,或者其他任何否定的字眼,比如早上出門晚了,心里一直念叨“我可千萬別遲到”,而吸引力法則收到的信息其實是這樣的“我肯定要遲到”。那應該怎么在思維中去給自己添加想要的結果呢?后面會給你答案。
所以,如果你已經有一些“實現后不會有好處”的思想,那么你現在就可以改變想法,用好的思想來取代不好的想法,把之前不好的思想都清除掉,讓好的、新的想法發出新的頻率,主宰自己的心靈。一個好的方法就是學會讓心靜下來,每個成功的人事,都把靜心當成每天的功課,用咱們中國的話說,就是冥想狀態或坐禪。靜心能夠平息你浮躁而焦慮的情緒,能幫助你控制思想,并且讓身體恢復活力,每天10-15分鐘即可,就能對思想的控制產生不可思議的效果。
那么,想運用吸引力法則創造我們美好的生活,到底需要怎么做呢?有沒有像說明書一樣的東西呢?作者給了三個步驟:
步驟一、要求
“要求”就像給宇宙或者吸引力法則下的訂單,對宇宙下命令,讓宇宙知道你要什么,宇宙會響應你的思想。但是首先要明確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如果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你將會發出混雜的頻率,吸引的也只會是混雜的結果。所以第一步是我們必須給宇宙下一個清晰的、有利于自己的、積極的訂單。
步驟二、相信
相信你給宇宙下的訂單已經是你的了,要有不動搖的決心,也要有全然和絕對的信心。要想象你下的“訂單”來到你生活中的樣子,對你生活產生了哪些改變,并予以接受。如果你一直想著還沒擁有他,那么吸引力法則會按照你們意愿,讓你下的訂單永遠不會到。所以,第二步是你必須相信你所要的東西已經來臨了。
步驟三、接收
做一次“要求”,并“相信”你已經得到,然后在接收的部分,你只要去感覺喜悅就好。要感受到這個“訂單”已經給你帶來好的感覺了,并且讓這種感覺表現出來。
學會了吸引力法則的步驟,下面就是運用了,所以,你需要借由思想,讓預先決定你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成為你每天的習慣,依照你所想要的樣子預先去想,讓宇宙的力量先去處理你要做的事,先到你要去的地方。那么你就能依著目標,創造你的生命。作者建議可以從小的事物開始,譬如一杯奶茶或一個停車位,是體驗吸引力法則實際運作最簡單的方式。以強烈的意念,吸引小的事物,當體驗到自己擁有吸引的力量后,你將前進創造更大的事物。借由去想你所要的生活方式,來預先創造你的生活,你就能依自己的意識創造生命。因此,書中一句話,尤其值得玩味,就是佛陀說過的“我們現在的一切,都是過去思想的結果”。李笑來老師也由此類的觀點,他就在書中表示過,我們不應該活在當下,而是活在未來,未來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現在就應該有所改變。
書中說吸引力法則的一個強效的方法就是“感恩”,如果無法感激目前所擁有的事物,你就不可能為你的生命帶來更多。原因何在?因為你沒有感激之情時,所發出的思想和感覺都是負面的,這些感覺無法把你想要的帶給你,它們都只會把你不想要的送回來給你,這些負面情緒阻斷了屬于你的好事的降臨。所以感激你現在所擁有的,當你開始想著生命中值得感恩的一切,你將會感到驚訝,感恩所帶來的類似事物,都會把你鎖定在感恩的頻率上,然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將屬于你。另外,感恩最有效的運用方法之一就是與創造的過程配合,這會使你所要的加速實現。
另一個強有效的方法就是視覺化,視覺化之所以會這么有效力,是因為在你心中創造一個看見“已經擁有想要的事物”的畫面,于是你就會產生現在就已經擁有它的思想和感覺。視覺化就是強力專注在畫面上的思想,它會引發同樣強烈的感受。視覺化時,你就是在向宇宙發出強大的頻率,吸引力法則則會捕捉這個有利的訊號,把與你心中所想的一模一樣的畫面傳送回來給你。所以,你可以利用一個愿景板讓自己盡情想象,把想要的東西、想要的生活等圖片放在上面,把它放在你每天都看得到的地方,取感受現在你就擁有它的感覺。那么你想要的會接踵而至,就是這么神奇。
那么,一個大家最關心的話題就出現了,是我也是大家的一個美好愿望“我要變得很富有”。那么,根據吸引力法則,我們所要做的,不是去想象我怎么才能盡快還完房貸,還完信用卡,而是不斷的告訴自己,我要變的很富有,我明年收入可以翻番,并將這一愿望記在心里,時刻提醒自己,并將自己明年收入翻番后可以實現的愿望進行視覺化,感受收入翻番帶來的喜悅,并相信你的收入已經翻番了。
在實施過程中,當你想要把某個事物吸引到你的生命里,千萬注意你的行動是否與你的愿望相違背。這也說明了目標和踐行的關系,看到這,我相信李笑來老師肯定看過這本書,因為他的一本書里提到過“踐行才是成功中最重要的手段”。
此外,成功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在于你的自身,要做一個喜歡自己的人,如果連你都不喜歡與自己相處,那你如何去期待別人呢?同樣,李笑來老師寫過一篇文章,叫“如何才能受到老板的重用”中就描述,想得到老板的重用,先把自己一分為二,一半是老板,一半是下屬,看作為老板的一半,是否能對自己作為下屬的一半滿意,如果不滿意,改變自己作為下屬的一半,達到自己另一半老板的滿意,什么時候自己作為老板的一半,對自己作為下屬的一半滿意了,就是自己會被重用的時候,這兩個道理不是一樣的么?
一個突出的應用就是健康,我們大家應該聽說過“安慰劑”,是一種類似VC或者糖一類的東西,是對身體毫無影響和效果的東西。當你告訴病人那是有效的藥,結果有時縱然沒出現更好的效果,但也能和原本用來治療的藥物一樣有效。因此,我們發現“人心”才是治療的關鍵要素,其重要性有時甚至超過藥物,這就是心理的強大作用,就是吸引力法則的一個案例。那么除了“安慰劑”一樣的東西,還有別的有強大作用的東西么?有,那就是笑,笑是最佳的良藥,書中就舉了一個只看喜劇片,每天微笑面對生活,將絕癥治好的例子,其實在新聞中也經常能看到,癌癥晚期的人因為生活樂觀,最后竟然慢慢轉好的傳奇實例。
所以,無論你的身體已顯現出什么狀態,你都可以改變它,需要你去想快樂的思想,讓自己處于快樂的狀態。不管周遭發生什么事情,持續緊緊的按住這個“感覺快樂”的按鈕。每種負面的情緒,都是源于心中的可能根部不存在的恐懼,都源自于分離的思想,源自于認為與他人隔絕的想法,請積極的面對一切吧!讓一切美好圍繞著你,摒棄根本不存在的事情對你造成的恐懼吧!這只會讓你更積極,更樂觀的面對未來。
另外,過去的你不是你,未來的你才是真正的存在,很多人今日的不順,歸結為過去的經歷所帶來的影響,如果你回顧自己的生命,并把焦點放在過去的困境,只會為現在的自己帶來更多的困境。只有你刻意把焦點放在未來你想要的事物上,開始散發出美好的感覺時,吸引力法則就會予以回應。你只要開始去做,你就能釋放出無盡的魔法。所以,如同莉莎.妮可絲所說“你是自己命運的設計師,你就是作者,你撰寫故事。筆在你手上,結局就是你所選擇的一切”。
順便帶一句話,這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四個字“心誠則靈”。其實這四個字覆蓋了整本書的中心思想,如果上面的文字你覺得過多,讀起來枯燥無味,那么,請記住這四個字-心誠則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