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畫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是孩子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家長的干涉或是錯誤的引導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自信和身心發展。若家長們不想影響到孩子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發展,我們就應當了解孩子每個階段的身心發展過程,加以正確的應對方式。
—? 1-2歲? ——
1-2歲的孩子靠各個感官來認知世界,家長應在盡可能安全的環境下讓孩子盡可能的去探索,當孩子在紙上亂涂亂畫時這正是孩子繪畫的萌芽階段。當孩子的動作把紙張改變了形狀和顏色,他會覺得這游戲太好玩了!再來一次吧!實際上這種興趣就成了孩子們繪畫的原動力,此時千萬不要剝奪了孩子的探索,這樣孩子的身心才能有所發展,孩子很享受其中的過程,這將為孩子的將來埋下一顆愛畫畫的種子。
當孩子1歲半開始會畫連續的大圓,2歲后隨著眼手諧調功能的發展會畫封閉的小圓圈,孩子想要畫什么的意識開始萌芽,并對自己畫的事物加以解釋說明,并且這些說明會不斷改變。越是腦海中對各種事物有豐富印象的孩子,越有能力把一個圓圈想象成各種各樣的東西。慢慢接近3歲時孩子會畫很多歪七扭八的圓圈,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發展現象,這是因為孩子在繪畫上不僅受到了身體發育的限制,還有大腦發展的局限。
這時我們家長應做的有如下幾點:
1、準備幾種顏色的水性彩色鉛筆或臘質比較硬的 臘筆,這樣的筆不易斷,便于清洗。
2、準備大一些的紙張,這樣孩子才能玩得開畫得 爽。
3、不要教授孩子畫形狀、簡筆畫,以及最好不要給孩 子買涂色書。(因為會限制孩子思維的發散自我創造能力,影響孩子認知事物的更多可能性,孩子畫不出所看到的標準會打擊到自信心。)
4、有條件可開辟繪畫小天地,在有限的范圍內讓孩子在桌子上墻上都能畫。
5、不要評判孩子畫得像或不像
6、準備繪畫罩衣
7、準備背景輕音樂
——? 3歲? ——?
3歲時期孩子的畫不是用來看的,而是用來聽的。
孩子們的畫與嬰兒的哭是一樣的,都是直接表達心情的方式,在孩子不會用語言表達不會寫字的時候就已經用繪畫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了。三歲左右,圓圈上畫上點和橫線的頭部人像的形象開始在孩子的畫中出現,同時還會給事物加以擬人畫處理,而孩子給這些形象所賦予的不同身份的能力正是語言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在這種表征手法的表現畫面當中,家長千萬不要質疑孩子為什么不畫耳朵手腳等,只需要耐心并愉快地傾聽孩子們的故事就可以啦。
我們除了引導更要鼓勵孩子表達,而不是武斷的評判孩子,對于大人來說孩子的畫只有我們用心傾聽才能理解。對于孩子來說要通過和別人交流,別人愿意來聽他的畫面才有意義。因此我們聽孩子的講述,了解繪畫的內容,理解他們的感受不隨意評判,這才是父母老師對孩子的畫應該持有的重要態度。
不同的年齡段有不同的聆聽方式,孩子兩三歲時我們問:這是什么呢?去聆聽孩子所表達的意思,4歲后則要對畫面表現的內容進行聆聽。比如:這是什么呢?它在做什么呢?但注意的是我們要等孩子畫完后再進行詢問,因為在這過程中打斷孩子,會讓他無法專業完成畫作,甚至會影響到孩子專注力的發展。
——? 4歲? ——
4-5歲兒童腦的發育已達到成人的80%大腦處于快速發展關鍵期,可塑性非常強,此時為開始學習繪畫的最佳時期,但因為小手肌肉和骨骼發育并不完全成熟,雖然能夠運用簡單的形狀進行概括的繪畫,但心理特征卻是以自我為中心來推測外界的,所以會出現泛神論,表現出來的繪畫特征與真實物體差距較大,畫出的人和物都具有比較抽象的特征。
4歲時可以清晰的畫出具體的形象,開始憑印象畫畫,各種事物憑秩序排列。開始在畫頭部的基礎上畫出手和腳,形成了所謂的頭足人像。這時候切勿去提醒或教導孩子該如何畫,因為這樣做會打破孩子認識事物的自然發展過程,同時也剝奪了孩子認識事物的樂趣,甚至會挫傷孩子認識世界的積極性,也阻礙了孩子成長中最重要的學習和發展能力。
——? 5歲? ——
5歲的孩子開始關注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而不是事物本身的樣子,會按照自己的想法把事物畫出來,并且能把聽到的事情在頭腦中形成印象并畫出來。這個階段的孩子喜歡用夸張的手法繪畫,我們要仔細傾聽畫中所表現的各種關系,這個年齡段的特征不是按自己看到的而是按自己認識到的只畫自己關心的事物。切勿讓孩子看著事物來畫畫,也不要總是提醒孩子應該怎樣畫,這樣會讓孩子的畫失去自由和成長的樂趣。對于觀察力的培養需要等到六至九歲以后。而五歲的孩子通常會將實際看到的事物按照自己的印象來繪畫,家長要經常鼓勵和贊美孩子憑印象畫出來的畫。
——? 6歲? ——
6歲左右把事物作抽象化的表達,并且可以把有趣的經歷做繪畫的主題,這個時候我們仍然不能用畫得好與不好來評價孩子的畫,重點應放在與孩子之間的談話,多問問孩子畫的是誰?在哪?他們在干什么?
孩子繪畫的進步是以年為單位的,所以家長不要把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比較,因為每個人發育的早晚不同,并且9歲以前的孩子繪畫的表達方法方式每年都會進步,但不是每天,這跟孩子的認知發展和肌肉骨骼發展密切相關。
在家如何引導幼兒園的孩子畫畫
1、多讓孩子自己穿衣服、穿鞋子、系鞋帶,的在鍛煉孩子手腕肌肉的同時,孩子的精細動作也會發展,這間接的有助于孩子的繪畫發展,讓孩子多做力所能及的事。
2、學會啟發繪畫三步曲(適用于3-9歲的孩子),有助于孩子的思維發散,例如:
①星星是什么樣子的呢?星星又在什么時候出現呢?盡可能的提出一些開放性問題跟孩子互動,讓孩子自己來思考,有條件的話可以提供視頻、圖片、相關繪本等等引導孩子主動觀察思考。
②星星是什么形狀的呢?它象小寶石呢還是象小雨點呢?這時的提問是個選擇題,不是A就是B,如果孩子回答了星星象小寶石,那就接著追問,小寶石怎么畫呀?甚至可以繼續搜索相關的圖片給孩子做為參考。
③星星是不是象……如果孩子還是畫不出,那就給出一個大人自己心中的答案。這里要注意的是越早公布答案就越早結束了孩子的思考。
3、了解孩子在6歲前學習的重要途徑,學齡前的孩子主要學習形式都要通過游戲,所以家長想讓孩子養成什么樣的好習慣,學習新本領,都要包上游戲的外套,這樣孩子才能夠接受,盡量不要對孩子說教。
4、帶孩子多體驗戶外,有經歷才有內容,多讀高質量的繪本積累素材。高質量的英文原版繪本或是翻譯過來的繪本,這些繪本畫的人本就是藝術家,創作出的畫面無論是色調、構圖、形象都可以潛移默化的對孩子有審美上的提高。
5、對孩子認真完成的作品我們要給予鼓勵。
6、請家長在孩子的作品上注明日期和孩子的解釋,作為一份有意義的孩子成長記錄。
——? 7-8歲? ——
7-8歲兒童腦的發育已達到成人的90%了,并且能脫離父母獨立活動了,感覺自己已經成年了,這個時期會對老師比較敬畏,家長叨嘮什么都沒有用,老師一句話頂家長一千句話,這都是孩子正常的心理發育過程。當家長想讓孩子養成好的習慣時,我們得曲線救國多與老師交流尋求老師的幫助。
盡量讓孩子少去臨摹電視或動漫里的人物形像。七歲以后的孩子的畫開始逐漸變得讓成人一看就能理解了。他們更多依靠直覺,畫面呈現出來的是自己所知道的,而不是所看到的。這個階段兒童的繪畫處在意向表達期,他們會通過夸張變形主體物的方式把自己的情感溶入到畫面中進行創作。此時若孩子向家長尋求幫助時,我們除了語言的啟發,我們還要用肯定、認同、贊美這三個重要的心理營養來滋潤孩子的成長,并且這個時候一句:“你真棒”已經沒有太大作用和意義了,我們要更加關注孩子畫面中的細節與孩子交流。
孩子到了七八歲這個年齡段就可以有意的在繪畫方面進行一些引導,引導孩子對感興趣的事物的觀察力,引導孩子多思考,并結合豐富的手工和娛樂活動以及大量的優秀作品和繪本的欣賞,拓展孩子的眼界,提升孩子的審美能力。同時盡量為孩子提供多種繪畫用具和繪畫方式的體驗。
——? 9歲? ——
孩子到了九歲終于開始采用和成人相同的觀察方式了,畫法也開始向寫實的手法轉變。在繪畫方面,九歲是孩子邁向成人階段的第一步。而孩子在九歲時耐力和執著力也會增加,這階段的孩子如若遇到錯誤的教授方式會造成繪畫的停滯甚至是厭煩。
盡量不要讓孩子臨摹或是畫電視里的人物角色,應多給孩子講講故事和開展多一些的課外活動,幫助孩子發掘更多的繪畫主題,鼓勵孩子畫自己的畫。
九歲左右的孩子可以開始寫生畫了。
當孩子對畫畫很著迷的時候,成人不要過于計較他的寫實能力。對孩子橫加干涉是沒用的,不如和孩子一起動手吧,可以借家庭旅行的機會來一次親子寫生,或是和孩子一起做賀年卡片,和孩子共同體驗親子活動的樂趣。
這一時期孩子的想象力及形象記憶能力方面發展逐漸減慢。觀察寫實能力飛速發展。不再適合學習純粹的兒童畫。可以逐漸接觸素描、色彩等專業技能的訓練。孩子這時候會將對繪畫的熱情轉變為努力的動力,可以通過接觸各種不同的繪畫風格來開拓、提高并深入孩子在繪畫方面的造詣。
以上內容若對您有幫助,歡迎分享給您更多的朋友,讓我們共同搭建更美的土壤,讓孩子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