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下著雨的星期天,這是一個平靜的七夕節前夕。有些人在期待明天的儀式感,有些人在逃避明天的落寞感。我會祝福所有情侶擁有無可比擬的幸福,同樣我也祝福我,給予自己的快樂與你們獲得的一樣多。
每一個節日都會是激發人們戀愛欲望的荷爾蒙,然而刻意去找的東西,往往是找不到的。天下萬物的來和去,都有他的時間。他還沒來,他還在路上,他只是一直姍姍來遲。
我們都渴望一段戀愛,建立一段親密關系。所謂的親密,不過是愿意卸下滿身的盔甲和防備,把自己的軟肋和脆弱展現在那個人的面前,讓他伸出援手,讓他呵護,給他機會接觸這個柔軟的自己,恰能溫柔相待。
然而,越長大,越笨拙。我們漸漸忘了怎樣溫柔待人、真心愛人。直到有一天,你像別人曾對你付出那樣對某個人好的時候,你才會明白那種赴湯蹈火和身不由己,明白原來那些輾轉幾條街為你買來的美味蛋糕不是順路碰到,密密發來的信息不是因為無聊,為你花錢大手大腳不是因為生性大方,只是剛好,因為是你。
有些人慢熱,別人的號碼牌排了好幾圈,他還站在原地左右思量。慢熱大概都是怕辜負,畢竟每一次開始都是全傾投入。很多人都說應該勇敢應該義無反顧,可是開始卻總是履步維艱。小心翼翼的衡量,左右思量的躲閃,向前一步還是退回原點,在感性與理性的爭奪戰中徘徊踱步。
過來人總是能一語點破夢中人:
“當你答應跟一個人吃飯邀請時,無論你承認與否,你已經有好感了,否則,你能找出一萬種理由推掉一頓飯”
“當你在吃飯的過程中,愿意抬頭看著對方的眼睛,喜歡聆聽喜歡與對方交談無論是哪里的話題,如果你還能時不時的笑出聲來,那你就不要否認了,你的內心在跳躍”
喜歡這件事,小時候我們都會,喜歡的玩具就會一直把它抱在懷里,喜歡的小朋友就特別想每天一起玩耍,出于內心最真實的情感,發自內心最本能的感受。反而長大以后,談了幾段戀愛以后,我們不知道什么是愛。
“你想知道我對你的愛情是什么嗎?就是從心底里喜歡你,覺得你的一舉一動都很親切,不高興你比喜歡我更喜歡別人。你要是喜歡了別人我會哭,但是還是喜歡你。你肯用這樣的愛情回報我嗎?就是你高興我也高興,你難過時我來安慰安慰你,還有愛別人”。這是王小波寫給李銀河的一封書信。
偶爾,世界并不完美,也會經歷一些奇奇怪怪的人,心思并不單純心地并不善良,還會善于用套路與伎倆玩弄感情。可是,現在我覺得,當男人開始需要靠集郵女生來增加自信掩藏內心深處的自卑時,他的內心深處肯定有一塊深深的陰影。那顆心會越來越麻木,遠離真愛,永遠害怕被背叛。 ?一個人如果連發自內心的愛都沒有了,體會不到真善美的愛,那他到底是可惡呢,還是可憐,可悲呢?但是,即使做不了愛人,還想做個人。就像有人說,愿你我在一起時覺得對方是世界上最好的人,分手后,多年后,提起時,是彼此還愿意承認愛過的人。
很喜歡一句話:
像他明天就會來那樣期待,
像他永遠不會來那樣生活。
七夕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