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個問題,一線教師和教育專家到底誰更懂教育?這個問題的關鍵就在于“懂教育”這三個字。
? ? ? ? 我們現在的教育教學是指能夠比較好的教育、引領學生成長,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又能夠幫助學生發展面向未來所必須的好習性、高素養等,把成績擺在第一位是教育的現實情況,但實際上,好成績應該是學生好習慣好性情以及好的個性得到發展的自然結果。有了這樣的目標,那么懂教育就意味著首先能夠運用一些概念理論,合理的解釋教育教學中學生出現的問題,并且能夠用行動模型教育教學策略解決這些問題;第二,能夠發現、解釋那些發展良好學生背后的主導因素;最后能夠收集足夠多的案例。從而做出分析,總結與提煉,完善教育教學策略。
? ? ? ? 一線教師自然是不缺乏實踐和經驗的,缺乏的是解釋、解決教育現象的理論,所以一線教師要能夠拉長理論短板,就可以更懂教育。
? ? ? ? 這時就可以從記錄教育生活做起。寫教育生活,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教育日記、教育敘事、教育隨筆等,都是以自己每天的教育生活為觀察研究和記錄的對象,以人生生活的高度來觀察課堂,更多的是把視角調整到師生交往上,而不僅僅是關注知識能力的教學因素。在這里有一位教師很值得我們學習,那就是孫明霞老師,她給我們提供了四點方法:真實、堅持、放下功利心、學習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