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機共讀第11期-2.1-郭亮亮

文 郭亮亮 知識付費行業從業者,網紅經紀人 (微信號:15210145022)

之前在行約獨立營銷顧問、南孚&花點時間等公司網路營銷外腦陳勇老師請教問。陳勇老師提到,所有商業模式都會面臨三個終極問題:產品、流量、變現。而判斷一個項目是否靠譜,就要考慮三個問題:流量從哪里來,流量來了靠什么產品和服務承接,如何將流量變現。

在渠道越發分崩離析的大背景下,很多企業在為流量和變現而焦慮。

而這一段時間 luckin coffee(瑞幸咖啡)作為新晉咖啡品牌,在朋友圈微信群和各種寫字樓的電梯廣告持續刷屏。作為一家剛剛創立不久的公司,luckin coffee 目前已在中國 13 個城市快速落地超過 300 家咖啡店。面對這樣令人驚艷的成績,我們特別好奇背后理論支撐與方法論是什么。

而正好看到朋友推薦的《流量池》一書,作者正是 luckin coffee 一系列營銷活動幕后的總策劃—— CMO 楊飛先生。于是在拿到新書的第一時間,拜讀。



《流量池》全書分為12章,第一章講到了流量之困。

互聯網人口紅利消失,企業面對的三個普遍性難點:流量少、流量貴、流量陷阱。企業想要增長,“流量”是繞不開的話題。如何突破流量壁壘,已經成為當代企業、尤其是初創企業的頭等難題。

尤其是在移動互聯網的下半場,流量資源搶奪越發激烈。很多企業和產品還沒有獲得成為品牌的機會,就葬送在大環境中。所以一套可以同時完成品牌建立和達成銷量的營銷理論就顯得尤為重要。

我自己作為知識付費行業的從業者,包括之前做網紅經紀公司的經歷,對這一點感受特別深刻。拿網紅來說,網紅這個行業開始進入大眾視野就是從2015年雙11爆發的。當時,在淘寶開店的成本越來越高要買流量買排名,大部分的淘寶店并不賺錢。而像張大奕、雪梨這樣的網紅店,人數不多的小團隊每年卻有幾個億乃至幾十億的流水,對大部分的商家來說是刺激很大的。再加上15年直播升溫,甚至到了16年直播平臺野蠻生長,居然出現了“千播大戰”的局面。網紅直播一時風生水起,行業欣欣向榮。

作為網紅主播而言,入行早就可以吃到行業紅利,活得很滋潤。而等到直播已經火得一塌糊涂的時候,再入局的話最佳時機已經不再。一方面固然有相關部門的行業監管越來越嚴,主播需要持證上崗,另一方面成熟的頭部主播已經瓜分了80%的直播流量。

你再進入這個行業的話,其實是和這些頭部主播爭奪流量,爭奪受眾的注意力和時間,其競爭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而競爭的結果也很顯而易見。

從網紅、直播行業擴展到其他行業,道理是一樣的,大家都在爭奪流量。如何來玩轉流量就是一門每個人都要面臨的嚴肅課題了。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