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看《毛姆讀書筆記》,有人問毛姆:“世間的書太多,我應該讀哪些書?”
毛姆說:“你要讀那些不讀會覺得可惜的書,或者說,讀那些會使你的生活更加充實的書?!?/p>
我想,對電影的選擇,應該也是這樣吧。
《千與千尋》就是這樣一部電影,不看,會覺得可惜;看了,會讓生活更加充實。
其實故事很簡單,千尋來到了一個神奇的世界,經歷了一番神奇的事情,然后,離開了。
只是離開時,千尋已經和之前大不一樣。
在這段歷程中,她長大了。
原來,成長并不在一個處所,成長是在路上。
02
還記得電影開始時,那個躺在汽車后座上,身旁放著離別時同學送的花,百無聊賴的千尋。
她的父母沒有讓我們感到溫情,他們不在乎千尋的感受,習慣了用自己的觀念來看待世界。
后來,他們變成了豬,因為貪吃獻給神靈的食物。而在這之前,他們還大聲招呼千尋:“吃吧,我帶著錢,大不了待會付錢?!?/p>
未經允許,不要動別人的東西。這個道理千尋懂,從一開始,她就顯示了善良。
她很膽小,不敢踏上前往未知的路,但看了看變成了豬的父母,硬著頭皮上路了。因為有一種東西,叫責任。
不敢相信陌生人,但自己變透明時,還是接受了白龍的藥丸。友情的種子,必須用信任來灌溉。
來到湯屋,必須工作。千尋用執著善良感動了鍋爐爺爺,但他不能給千尋提供工作,于是將千尋托付給了小玲。
小玲看不慣千尋的毛躁,訓斥臨走之前要向鍋爐爺爺感恩道謝。這里,千尋學會了感恩。
湯婆婆是湯屋的老大,她言辭拒絕了千尋的工作要求:“你又任性,又愛哭,又笨,這么沒用,到底能干什么?”那一刻,千尋的內心是恐懼和受挫的。但想到要靠自己來救父母,她堅持下來了,戰勝了恐懼:“我一定要在這里工作?!?/p>
湯婆婆和千尋簽了合同,并奪走了她的名字,用事實教會她,什么是契約精神。
河神變成了人人躲避的腐爛神,當臟泥落到千尋手上時,前一刻,她炸毛了,但后一刻,她恢復了平靜。這是她的第一份工作,她要救父母,就必須把所有事情做好。
河神為了感謝千尋,送了她一顆可以救父母的藥丸。但為了救人,她把藥丸掰成兩半,送給了兩個人。一個是無臉男,因為千尋覺得是自己把他帶來了,有責任救他;另一個是白龍,因為友情,還夾雜著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愛。
千尋坐上電車,將白龍偷的印章還給了錢婆婆。錢婆婆問她:“你知道印章是干什么用的嗎?”千尋搖頭:“我只知道它對您很重要,我替白龍向您道歉?!?/p>
她拒絕了無臉男的金錢,她不懂世俗中所謂的價值,漸漸形成了自己的價值觀:親情、友情、感恩、信任、尊重……
最后千尋通過了湯婆婆的考驗,確認豬群中并沒有自己的父母。
我明白,歷經辛苦的千尋,堅信自己的父母在一番艱險之后,必然和之前不一樣了。所以她沒有在豬群中看到兩雙飽含熱淚的眼。
可惜的是,魔法解除,父母卻還是之前的模樣。
說了一夜夢話的人,最后還是醒在了自己的床上。
當然,千尋已經不一樣了。
有些無畏,不需要解釋,就像有些執著,從來都不畏沉沒。
03
宮崎駿并不信任成人的世界,所以我們可以理解電影中千尋父母的一切表現。
在千尋成長的路上,她的父母并不在身邊,他們只知道自己的快樂,用自己的價值觀來要求千尋。所以,他們總顯得格格不入,給我們嚴重的陌生感。
他們變成豬時,沒有讓我們覺得同情,甚至會有些惡心,有些理所應該。
當白龍帶著千尋再一次看到其父母時,他們在豬圈里安然睡覺。
“他們是病了,還是受傷了?”千尋緊張地問到。
“不是,是吃太飽了在睡覺,他們已經忘記自己是人類了?!?/p>
很多人曾經都滿懷理想,心地善良,越長大,逐漸變成了曾經讓他們自己覺得惡心的人。
他們后來堅信了,這就是成熟。
04
很多女孩都喜歡無臉男,期待身邊也有一個默默陪伴自己的人。
無臉男其實是被社會所排斥的人,因此,當千尋對他顯示善良時,他被深刻地感動了。很諷刺的是,被社會排擠的無臉男,當他拿出大把金子時,變成了人人崇拜的對象。
是的,他孤獨寂寞,他需要別人的追捧和贊美。而這一切,他只能用錢來換。
他瘋狂地吞噬,只是為了瘋狂的表現。無臉就是沒有自我的人,而沒有自我的人,只能活在別人的逢迎里。
千尋改變了他。
千尋給他留了門,面對無臉男的討好的金子,千尋說:“我不需要?!?/p>
她把一半救命藥丸給了無臉男,讓他吐出了所有世俗。
她接納無臉男,電車上,讓他坐在自己身邊,展開了充滿期待的旅程。
她的真善美,打動了,融化了,改變了,救贖了,無臉男。
05
千尋最后不能回頭,因為有些美好,有些幸福,只適合留在記憶里。
但我們知道,她的人生就此改變了。
她在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里學到了真善美,在一個神奇的世界里變成了傳奇。
她真正成長了,拋棄了世俗中所謂的成熟。
她今后的每一次呼吸,
都會把那些一去不復返的短暫幸福的回憶,吸進胸懷。
長大,從來都是,在路上。
長大,原來也只是一瞬間的事情。
懷左正在努力,也希望我們可以一起進步~
關于轉載問題:請統一簡信聯系我的經紀人加油小毛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