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交互的未來:物聯網時代設計原則》


封面

前言

? ? ?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互聯網“設備爆炸”的時代,我們如何利用“平靜”技術這一概念,指導我們未來的設計。

? ? ? ? “最好的交互界面是將我們與其他人連在一起。”


正文

【什么是平靜技術】

優雅、人性化、不顯眼

我們需要的是一種增強我們的能力,同時能夠保留我們自身的選擇權的平靜技術。正如書中寫道:“電”是第一種平靜技術,就在我們身邊,不動聲色地發揮作用

?

【平靜技術的8個原則】:

1.應該盡可能減少設備所需的注意力

? ? 人們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應該努力設計出對助理要求最少為用戶提供的功能卻最有用的產品。平靜技術要求我們用最少的必要信息將意思傳達給用戶,從而尊重用戶有限的注意力。

2.設備應該提供信息并創造平靜生活


3.有效利用注意范圍的邊緣

? ? ? ? 在信息通知注意,在可能的情況下,將信息融入環境。這樣我們就不需要投入全部的注意力不停檢查狀態是否發生變化。(辦公室內窗,有效利用視覺邊緣獲得信息走廊是否有人走動)

4.放大自身及人類的優勢

5.可以交流但不需要說話;

6.在出現問題時仍然可用

? ? ? 在設計時思考,如果技術出現故障,產品會進入什么樣。比如自動扶梯停運的時候,還可以當做普通樓梯使用。

7.使用所需最低技術含量解決問題;

h.設備的使用應該遵守社會規范

? ? ? 想要成功地推出產品,研究用戶至關重要,要研究他們的社交信號和產品所處的地域文化,從而弄明白人們為什么想要或不想要你的產品。要慢慢滴推出產品的各種功能,直到它們被公眾接受位置。

【書中主要解答的問題】

Q1:如何創造只有在絕對未來必要的情況下才會引起我們注意的技術?


語音互動不能被濫用,在使用時考慮其情景。確實很安靜的環境、任務比較簡單的環境,或提示音不能傳遞足夠信息的環境。語音互動也可用于不看也不觸碰設備會給用戶帶來明顯好處的環境,比如開車的語音導航。

要根據環境來選擇信息傳遞的方式:在視覺、觸覺、聽覺三種類型的信息傳遞方式。安靜嗎?明亮嗎?

如果傳遞的是個人信息,那么通過觸覺來傳遞可能是最恰到的。觸覺通知可以是任何使用了觸感的信息傳遞方式,比如質感???盲文、振動、弱電流和溫度。這是離提示者最近的信息傳遞方式。

Q2:應該如何設計才能保護人們的隱私,突破寬帶限制和電池電量瓶頸?

Q3:如何才能穩定地將產品引入市場,并為產品生命周期的每個階段提供智能化設計?

Q4:如何才能設計出人們喜歡的技術?

平靜、受人歡迎的聲音可以改變用戶體驗。比如比較蘋果計算機的開機音(哈哈我居然都沒注意???)洗衣機完成工作時的音樂。

通過運用觸覺反饋,將逐向導航指令變成一系列振動模式,比如說,可以用兩次震動表示向左轉,用一次震動表示向右轉;隨著車輛不斷接近轉彎處,振動的強度不斷變大,這樣的反饋方式帶來更高的安全性。

設計狀態呼叫時,要根據信息的緊急性,這信息生死攸關嗎?需要立即回應嗎?需要附近所有人改變節奏嗎?呼叫聲音的頻率、大小是不是符合場景。

根據具體情境來設置與技術的互動。在天氣、地理位置、時間、代謝和情緒狀態以及接近度等方面,都能應用情景通知。

好的勸導技術在很大程度上要將先前不可見的東西(行為、決策、沒有想到的后果)變得可見。(glowcap發光的瓶蓋,可以蓋在普通藥瓶上,當人們該吃藥的時候,glowcap會發光,而且能為人們指明什么時候該吃哪一種藥,除非擰開瓶蓋,否則瓶蓋里的燈會一直亮著。)思考哪些不可見的信息在變得可見之后會對我們有所幫助/

Q5:如何才能讓設計融入生活而不干擾生活的設備?

? ? ? 很多情況下,簡單的提示音或信號燈就可以傳遞與全片信息框或彈出框相同的信息量,并且對人們的干擾要少得多。重點是讓通知的清晰度與信息量和信息的重要性相匹配。可以利用多個不同的感官系統傳遞精簡的信息,這將有助于避免視覺混亂。平靜互動設計在很程度上就是去尋找可用于傳遞低優先級信息的非視覺方式。

Q6:是否能設計出代代相傳的設備,而不是不斷過時的設備?

用平靜技術評價工具



如何使用評價技術指導設計

? ? 在設計提示型產品之前,先思考人們會在什么地方使用該產品或服務,他們所處的環境對產品使用會有什么影響環境是安靜的還是喧鬧的?是公共的還是私人的再思考產品應該如何傳遞信息是否能在不打擾用戶完成主要工作情況下將信息傳遞給用戶還要思考再主要的信息傳遞方式失效時,會出現什么情況,是否能夠進行冗余設計

【平靜技術評價表】

從用戶、環境、信息三方面進行思考。

用戶角:產品如何與用戶互動?如何影響用戶?如何吸引用戶的注意;

從環境角度:產品在現實世界中位于何處?有哪些其他產品可能會對該產品的功能或提醒方式產生影響或構成沖突?產品如何與周圍環境形成互動?這里所指的周圍環境不僅包括物理環境(廚房、辦公室等),還包括用戶使用產品前后最常見的一些行為;

從信息角度:產品提供什么樣的信息?如何存儲這些信息?如果信息丟失,會出現什么情況?

平靜技術評價方法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