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笠翁對韻》,里面詞藻豐富、優美,曲故眾多,文章節奏鮮明,韻律和諧,讀起來有一種音樂美,朗朗上口,對于遣詞造句、寫作有很大的幫助, 所以其也是小學一年級要背誦的一個重要的課外讀物。
但是,里面皆為對子,并不好理解和記憶, 所以,在查閱了相關的翻譯和典故后,加以適當的想象,我將每一段轉化為一個故事, 如果您有興趣,那就關注我 ,聽小吳給您講故事,一起來記韻律詩吧!
進入正題:
菹(zū租)對醢(h?i海),賦對詩。點漆對描脂。璠(fán凡)簪對珠履,劍客對琴師。沽酒價,買山資。國色對仙姿。晚霞明似錦,春雨細如絲。柳絆長堤千萬樹,花橫野寺兩三枝。紫蓋黃旗,天象預占江左地;青袍白馬,童謠終應壽陽兒。
歸隱后在家里吃酸菜伴肉醬,在山里做賦吟詩,好不自在。今天我在給木器刷油漆,看看妻子涂胭脂的時候。想起以前在宮里我做劍客她做琴師的時候,妻子帶著美玉做的簪子,穿珍珠鞋子,那仙姿國色,真是美麗無比,但身在皇宮不得自由,我們整日提心掉膽。自從歸隱后現在每天并肩看錦緞般美麗的晚霞,一起賞如絲般柔潤的春雨,在長著千萬株柳樹的堤岸旁相伴散步,去兩三支花兒掩映的山村野寺里跪地拜佛,生活無比放松愜意,比在宮中伴著那陰晴不定,猜忌多疑的如虎國君要好多了。不過,像這樣的暴君昏君也是不會有好結果的。比如孫皓那個剝面挖眼的暴君,他在聽信術士讒言說黃旗紫蓋狀的云氣在天空中出現,就去江東興兵平晉,結果自己被俘乳洛陽,終結了自家的王朝。再比如晚年變得喜諛恨諫,好大喜功,偏信佛教,包庇王侯子孫的梁武帝,最終也被騎著白馬,帶著青衣士兵的侯景起兵叛亂,餓死于文德殿,應了那青絲白馬壽陽來的童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