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價值觀和眼界

你可曾想過我們的眼界由哪些影響因素,學歷?經歷?環境?平臺?相信很多人會有自己的看法。

圖片來自微博


讀研一年有余,接觸了形形色色不同的人,經歷了一點小事情,也接觸到了不同的平臺,比如說,微信推送,知乎這些都是。

前幾天我的大學本科女同學,我們是研友,她讀研快要結束了,在隔壁的計量大學留下來當了輔導員,薪酬待遇我暫時沒問,是不是正式編制我也沒問。第一反應,感覺這個工作不錯。工作環境和人際關系相對簡單單純,大學行政人員總體環境素質比較高,社會地位高,工作雖然繁瑣但是壓力不大,有編制穩定(姑且當他有編制姑且認為事業單位聘任制還沒普及),對于一個學哲學的非單身感情穩定女性來說,這絕對是個讓人滿意讓自己滿意的工作。

那么,看到自己的好朋友有工作了那就會引發我的思考,我們在這里不探討什么工作或者社會分工是優是劣,因為有一定批判思維的人都知道,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我想要說的是眼界和價值觀的問題。



對于我的朋友來說,輔導員的優勢有:

1.穩定,我們眼中的鐵飯碗,只要不犯大錯誤你就不會被辭退。

2.福利好,較為完善的五險一金政策,大部分輔導員學校有統一宿舍分配。

以上同時也是公務員的優點。也是輔導員公認的優勢。

除此之外,

3.社會地位高,工作環境單純。輔導員多為碩士畢業,周圍環境多是高學歷知識分子。平時和學生打交道,工作環境單純簡單無壓力。

4.我的同學和邱瑩瑩很像,嗯,也就是很單純。我們反話正著說,正話反著說,她也聽不出來,相比企業,政府機關,輔導員和大學是他更為理性的安逸的選擇。

5.我的同學文學素養還不錯,喜歡陽春白雪的文化。那么高校的高素質知識分子文化很適合他。比如前幾天在計量去看了高雅藝術進校園,她發了朋友圈,認為這就是高校工作的優勢。重點來了

此處是粗暴的分割線



而我們眼里的眼界卻是,去大平臺,大企業,去鍛煉,也就是去更大的天空翱翔。文化素質和素養固然重要,但是話劇歌劇舞劇我也可以去杭州劇院看,這并不是我留在高校最大的誘惑因素。

我們也知道,這幾十年中國的變化驚人,現在的孩子們的教育也絕不是我們90后的簡單粗暴單一化的應試教育。等到我們孩子那一代長大之后,吉他班古箏班等等興趣也是競爭力之一。很多人那么辛苦在大城市買車買房,不全是為了一套房子或者面子,而且為了教育。房子不是剛需,戶口,婚姻和教育那可是剛需。附著在戶籍制度上的各種公共服務那是赤裸裸的剛需。

所以很多人打拼不全是為了錢,而且為了更高的平臺,更優越的資源。那么在我眼里我不想當輔導員的原因是,

1.晉升慢,我們常說輔導員的工作環境較為單純,但是必須注意到,這只是大環境,并不代表晉升的時候水不深,晉升照樣是大多人為了小小金字塔的尖拼命。

2.技能單一。輔導員多為行政工作,較為繁瑣,五六年之后,如果難以晉升,那么很難跳出去。企業干不下去了換一個企業雖然從頭干但是起碼還有幾年的工作經驗,但是大多數企業也不太會接受一個輔導員吧。


說了那么多,其實我想說,眼界和看法并不一定只由學歷,經歷等影響,也和我們的價值觀有關。

你覺得大企業里和比你優秀的人一起共事是一種磨煉。

有人覺得在高校里聽貝多芬進行曲那就是一種陶冶情操。

在這里我不用,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只想說,我們的眼界由我們的學歷,經歷,視野等決定,到還必須意識到它還受價值觀影響。

在不斷地試錯,不斷地探索和修正中,也許我們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

圖片來自于知乎


第一次寫,會有偏頗。但求不斷改變和進步。謝謝!

? ? ? ? ? ? ? ? ? ? ? ?ISTJ型選手,愛旅行,行管狗。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