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巷:用“黃”姓命名或是對儒者最大的肯定
從衣錦坊折返回南后街中軸線,我們又進入了與其相對的黃巷,一位黃姓跑友自豪的說:“這條巷子是用我的姓氏命名,看來我祖上的福分不小??!”
據(jù)乾隆年間《福州府志》載:“衣冠始入閩者八族,林、陳、黃、鄭、詹、邱、何、胡是也?!笨扇黄呦锢飬s只有“黃巷”,我們很是好奇。據(jù)說唐末農(nóng)民起義軍首領(lǐng)黃巢進入福州經(jīng)過巷內(nèi)文學家黃璞家門口,對手下說:“此儒者,滅燭弗焚?!本瓦@樣,“雙黃交臂,文武相安”成為一段美談。我想相安無事,主要不是因為黃巢、黃璞同宗同族,而是因為黃巢深知“逢儒則辱,師必覆”的道理,這也是對儒者的極大尊敬。
再后來,黃璞的房子又倒騰了好幾手,陳壽祺、梁章鉅都曾居住于此。梁章鉅在此處建了一座別致的小樓,小樓建好之時,有人建議叫“梁樓”。他捻了捻胡須笑道:“不,叫‘黃樓’。”他的這一舉動也為黃巷打了更加深刻的儒者標簽,就這樣“小黃樓”成了當時一道風景,梁章鉅的老師陳壽祺仰慕于此也搬來同住,一起共享這稀缺的資源。就在梁章鉅準備為此安享晚年時,萬萬沒有想到道光皇帝想起他了,一道圣旨對他委以重任??上凇包S樓”里沒有享受幾天就外出公干去了。作為林則徐的師兄兼好友,他極力配合林公抗擊英軍,并且第一個向朝廷提出“以收復香港為首務”。只是他這一去在也沒有回來過,“黃樓”也就漸漸荒置冷落了。
我們再向巷尾跑去,不一會就到了郭柏蔭的家。他家被人稱作“文曲星的窩”——五子登科——郭析蔭5個兄弟全部高中,其中以郭柏蔭最為出色。在郭柏蔭68歲高齡之時向朝廷請辭告老返鄉(xiāng)就住在這里繼續(xù)發(fā)揮余熱,為福州做了不少實事。我們一行人跑出黃巷,還一路感慨郭家真乃大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