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春節檔的電影就像是一場賽跑。《熱辣滾燙》的評分超過了《飛馳人生》,兩部電影看似題材相同,都是講勵志、夢想、堅持,也都講了生存與夢想之間的矛盾與掙扎,其實各有各的側重點,同樣是對夢想的堅持,熱辣里的堅持更像是對自我的承認,對于自尊的一種贏得,在生存困境中苦苦掙扎之后的一種覺醒,是被遭毒打之后的奮發圖強,變得更為強大的自己,而飛馳里的堅持同樣是對自我的一種承認,同樣是在生存邊緣掙扎著,卻少了一份烈酒的味道,飛馳里的矛盾更溫和,把生存的惡劣環境表現得模糊一點,沒那么強烈一些,飛馳更側重于熱愛這個部分,雖然我看熱辣哭得更猛一點,但是過后回想,更讓我久久無法忘懷的還是張馳的那句,“我還是喜歡開車”,熱辣更側重于作為人尊嚴的那部分,對于熱愛,只是淡淡地描述了一下,“我挺喜歡拳擊的”,“我覺得拳擊挺有意思的”,熱辣講出了大多數普通人的心路歷程,也更深刻地講述了雖敗猶榮的這一層,飛馳更像是爽片,是有情懷的爽,就我個人來說,我更喜歡飛馳,但熱辣更為被感動,在只論結果不論過程的殘酷社會里,熱辣的最后一戰也是只為自己而戰,這讓我想起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也是不怕旁人的眼色和唾沫,只一心一意成為自己的英雄。放在現實里,飛馳里的好結果是所有人都想要的,唯獨熱辣里的結果是所有人都覺得唏噓的,但我想也是所有人會敬重的。這可能就是為什么熱辣超過了飛馳的原因吧。兩部片子就藝術層面上,站在電影剪輯手法的角度,熱辣比飛馳更為有表現力,在拳擊賽上的插敘把她整個故事串起來,前前后后的事情讓雖敗猶榮這層意義更為深刻,而如果只論喜劇效果,熱辣的笑點并沒有那么自然,有些地方甚至有點尬,比如剛開始她的懶和她的胖表現得有點強行制造喜感,明明是帶有批評意味的,卻硬是要表現出她的可愛。飛馳的笑點就順滑很多,比起第一部也更自然,特別是最后一個片段,簡直是點睛之筆,考科目二做副駕駛。熱辣是標準的勵志片,飛馳是標準的爽片,各具特色,沒有可比性,卻比出這么多,主要是說差異,就像人各有明志,終點不同,但路上可以攜手觀望彼此的風景。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節奏,允許不同的聲音,多元開放的世界是更豐富廣闊的。人,也是豁達包容的。所以,看了熱辣之后,還會有身材焦慮么,根本不是減不減肥的事情,而是為自己而活,不管是張馳還是樂瑩。還有千千萬萬那個為了熱愛日日夜夜在奮斗的你們呀。
只為自己開的花
最后編輯于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