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火熱的年代,這是一個火熱的城市,到處都聽得到創(chuàng)業(yè)的鐵鍬敲打年輕的心;到處都是精神上和概念上的大吊車在夢想的熱土上起起落落。
如果你以為創(chuàng)業(yè)只是寫一個漂亮的ppt,只是在咖啡館里高談闊論,那你還是在安靜的辦公室里坐個白領吧。你要忍受精神的煎熬,無數(shù)的熬夜,還有心靈的拷問。你也許眾叛親離,也許一意孤行,也許無人喝彩,也許焦躁落寞,甚至有人因為你的失敗投以同情的眼光。但你又會因為一個小小的鼓勵又有了勇氣繼續(xù)前行。
這個城市,無論是咖啡館還是茶水間,甚至在洗手間,你都會聽到有關創(chuàng)業(yè)的對話:你忙什么呢?我想創(chuàng)業(yè),有個項目,準備找天使,計劃一年后A輪。還有無數(shù)的創(chuàng)業(yè)比賽在蒸騰你的熱情。第一次聽到,你熱血沸騰,為夢想而激動,聽多了,你忽然覺得那像個天方夜譚。我也來寫下我的天方夜譚。
(一)
當我和單位打了幾次電話,終于拿到幾萬塊工資時,我卻一點高興不起來,甚至有點落寞,因為這是我的兩個半月工資補償加兩個月欠薪。我用它迅速地還完幾張信用卡,就又復歸原位了。我,一個拿著兩個名牌大學學位,擁有十年媒體經驗的70后面臨失業(yè)的風險。就在一個月前我還是一個著名報業(yè)集團一本著名時尚雜志的主編,當然再一個月前我剛當上主編,因為前任要離職了,所以我從僅剩的三個人里從編輯部主任競聘為了主編。
那時我依然意氣風發(fā)地想要重整河山,依然以為自己有能力拯救地球。為此我不惜得罪了前任主編,沒有和他去高薪的新媒體公司,也沒有很配合地消極工作。其實那時單位就已經醞釀著要讓它停刊了。在紙媒一片哀鴻遍野的時候,更何況這樣一本走文化深度路線的雜志。最后一期雜志我用盡心力想要做好它,卻留下很多敗筆,沒有廣告,封面標點有錯,書脊大專題忘了寫名字。封面設計也是勉強完成。是在多少眼淚和無奈里完成了自己的華麗轉身。
在我完成這期雜志時,我已經知道它可能是最后一期,除非有救星出現(xiàn)。可我依然頑固地相信會有救星的,會改變的。
我之所以如此自信,不僅僅因為我的學歷,因為我的經驗,還因為我的一個小小努力。如果用村上春樹的講法,興許我也是碰到了特別的際遇。就在四個月前,我還拿著我精心制作的ppt站在集團創(chuàng)新大賽上侃侃而談,面對眾多外部內部評委自信地展示我的風采。申報時,我并沒有告訴總編和直接領導,完全抱著游戲心態(tài),也就此在創(chuàng)業(yè)未成身先死的路上給自己堵了一條后路。我從幾十個項目里脫穎而出,獲得了優(yōu)勝獎,據(jù)說我本來是可以獲得二等獎的。不過因為我的項目不夠高大上,所以最后屈居第六。但這已足以讓我在創(chuàng)業(yè)的不歸路上越行越遠。
當時的我其實已經看到了老公在創(chuàng)業(yè)路上蹣跚而行,拿了天使都會面臨資金鏈斷裂的困頓局面。當時的我春風得意,完全想不到今天的窘迫和不知何去何從的無奈。當時的我和兩個合伙人彼此欣賞,感覺能夠共度今生了,卻完全想不到會因為投資的減少和股權的減少會暗自心生罅隙,甚至覺得這個模式已經行不通了,覺得彼此沒法溝通。當時的我以為自己資源在握,旅行世界無數(shù),掌握資源無限,人脈無限,卻想不到會面臨如今想找個洞鉆進去的心境。在接下來的幾個月,我像坐上過山車一樣起起落落,一會兒聽到無數(shù)表揚,一會兒又有很多質疑,一會兒要投兩百萬,一會兒又必須自己找個單位確認;那個時候我還接到著名科技公司的獵頭電話,接到合作活動的邀約,接到著名電視臺寫紀錄片的創(chuàng)作邀請。不斷地抉擇,不斷地等待,在放棄的工作邀約面前懊悔,想放棄創(chuàng)業(yè)時又在深夜不斷捫心自問自己要的是什么。你還想繼續(xù)清高,想陽春白雪,可現(xiàn)實逼著你要直面商業(yè)邏輯,要變現(xiàn)。當你想創(chuàng)業(yè)時,資源會來,世界向你敞開懷抱。當你想開始時,你發(fā)現(xiàn)世界好像轉過身去了。
不過每次我瀕臨放棄時,就會有遇到親人、奶奶、朋友和投資人給我建議和鼓勵,讓我又燃起小小的希望。當我深夜碼下這些文字時,我會在第二天又信心滿滿地想供應商,想公司名字,想說服合伙人,想理念,想未來。是的,我依然想做銀河系里最有創(chuàng)意最溫暖的旅行,是有關愛的故事。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