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生者千古善,先人萬世芳》作者:徐淑英

今天,是中元節,俗稱七月半。

因家中有事,未能給我敬愛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以及先祖先人墳場祭奠,于是,昨晚,我就買了鮮花,放在附近的十字路口,略表心意!

時光如梭,光陰似箭,去年的七月半不尋常,我勤勞善良的母親在八月二十日收花生不慎摔跤髕骨,做了手術,現已康復。

人生最大的幸事莫過于您養我長大,我守護您到老!

恭祝天下父母幸福安康,長壽吉祥!

還有就是我先生的二嫂不幸遇車禍,離我們已經一年四月有余。

去年,我在七月半上午,買了鮮花祭奠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和那些嬰靈,以及逝去的親朋等等,放在十字路口祭奠。

下午又和故去的二嫂父親等人上墳悼念二嫂,我再次買了鮮花緬懷。

先人和生者真摯的祝福悠久綿長。

請您放心,您的一雙兒女,憨厚純樸,有您在天之靈福佑,生活一定會蒸蒸日上!

民間傳說,中元節這一天,在陰間的孤魂野鬼會被放出來,為了緬懷先祖,祭拜地官,在陽間的人們會準備豐富的祭品,燒香焚紙,祭拜這些來自陰間的祖先。

我女兒比我膽大,傍晚還戲謔說,單身的人今晚出去還會遇到有趣的靈魂!

民俗專家認為,"中元節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文化,是追懷先人既古老又現代的一種傳統。這一傳統體現了古人“慎終追遠”思想,每個人都有父母,基于這種思想和對先人的感情與責任使然,中元節勢必也會不斷得到延續和傳承。

傳統習俗

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

《燕京歲時記》:“至中元日,例有盂蘭盆會,扮演秧歌、獅子諸雜技。晚間,沿河燃燈,謂之放河燈。”

傳說水上放河燈是為亡魂引路。

祭祖

處暑前后民間會有慶贊中元的民俗活動,俗稱“作七月半”或“中元節”。

舊時民間從七月初一起,就有開鬼門的儀式,直到月底關鬼門止,都會舉行普渡布施活動。

時至今日,已成為祭祖的重大活動時段。

燒街衣

一踏入農歷七月,人們都會于入黑后,帶備香燭、金銀衣紙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飯在路邊拜祭一番。人們“燒街衣”的目的是讓那些無依的孤魂有衣物御寒,有食物裹腹。

祈豐收

中元節施祭孤魂與祈望豐收又常聯系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戶戶要在自己家門口焚香禱祝稻谷豐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著秋收稻谷豐登。

飲食文化

吃鴨

農歷七月十五中元節這天,全國很多地方都會選擇吃鴨子。為什么呢?原來“鴨”就是“壓”,取其諧音,吃鴨子是為了壓住鬼魂。東莞人一般會吃蓮藕煲鴨。

吃瀨粉

在中元節那天,東莞有吃瀨粉的習俗,而且幾乎在整個東莞都通用。當然,不同片區,吃瀨粉的方法還是有所不同的。

蒸面羊

舊京及華北地區,傳說此風俗與沉香劈山救母的傳說有關。

沉香劈山救母后,要追殺虐待其母的舅舅二郎神,二郎神為重修兄妹之好和舅甥之誼,每年的七月十五都要給沉香送一對活羊,據說這是取二郎神和沉香之母“楊”姓的諧音,以重結兩家之好。從此民間留下了舅舅送活羊的習俗,后來逐漸演變為送一對面羊。

吃花饃

七月十五節前,民間婦女盛行面塑活動,晉北地區最烈。一家蒸花饃,四鄰來幫忙。首先根據家庭實有人數,給每個人先捏一個大花饃。

送給小輩的花饃要捏成平型,稱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雙膝下跪,希望小輩不要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送給老輩的花饃要捏成人型,稱為面人,意喻兒孫滿堂,福壽雙全;送給平輩的花饃,要捏成魚型,稱為面魚,意喻連年有余。"

想念慈祥容,思量珠淚瞳。

鳥群凄厲慘,人間奠情濃。

無紙曼疆域,鮮花香宇穹。

虔誠心為敬,良善積德功。

一一徐淑英

  近幾年來,中元節,農歷七月半,清明,冬至的到來,我留意了一下,十字路口,以及墓前擺放著清新素雅的花束,不少居民和我一樣,獻上鮮花表達對先人的追思。

近年來,政府加大了對文明掃墓和防火環保的宣傳,大多數居民都積極響應,鮮花祭祖這種文明的掃墓方式也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

這同時也帶旺了花市,合肥只算發展中城市,買鮮花的市民明顯增多,鮮花價格比平時略有提高。為應付“鬼節”這個旺季,各商家都備足貨源,鮮花種類繁多,菊花、百合等掃墓常用品種都擺在了顯眼位置。平時幾毛錢一支的菊花、康乃馨上漲到每枝5元,白百合由于從云南空運,要6至8元。最為熱銷還是包裝好的祭祀花束、花籃,從10多元到50多元價格不等的檔次滿足了不同消費群體的需要,其中以10多元的最好賣。

店主表示,現在買鮮花掃墓的人越來越多,主要是二三十歲以上的青中年人為主,說明以鮮花祭奠先人的風俗已漸為市民所接受,祭祀的禮儀越來越文明和簡樸。由于花檔眾多,競爭激烈,選擇余地大,所以各花檔大都選擇薄利多銷。

  燒紙錢這種舊習既浪費又破壞環境,存在火災隱患;而用鮮花祭奠先人,文明方便又節儉環保。

奉花上祭泣淚漣,躬身祀禮孝為先,

思親節里悼前輩,容顏芳留世代傳。

祖德護佑天地順,人興財旺描錦篇。

蔚藍惠風美若畫,承前啟后萬千年。

一一徐淑英

  據說,有個清明節,某個孝順的大哥掃墓,感嘆:現在的紙錢做得跟真的一樣,燒的時候還真有點莫名的心疼,錢雖然不是萬能,然經濟社會沒錢有時真的是寸步難行,一陣苦笑之后,他的妻子來電話說“你不是去上墳了嗎?怎么沒帶上桌上的紙錢?還有,今天我剛剛取的六萬塊錢哪去了?結果可想而知,這位大哥聽完在墳頭哭暈幾回,追悔莫及,路過的人不知其中詳情,紛紛贊賞此人真孝順啊?!

  有道是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燒紙錢不如敬獻鮮花,德才兼備的師友們不妨與時俱進,從自身做起,也是為子孫后代謀福,我也堅信,我們的先人定會理解,碧落黃泉都會福佑生者的幸福!

  花店的店主有花甲老當益壯,慈眉善目的老人,有風韻不減,善解人意的中年熟女,有清純溫柔善氣迎人的豆蔻少女.

  和我經常一起買菜的靚姐,她買了四個花籃,兩個大一點的花籃是敬獻給公婆的祖先和她爸媽的祖先,中等的一個花籃是給故去的沒血緣關系的人,甚至名字都想不起,還有一個花籃是給沒有出生流產的胎兒,民間說法,先逝者為大,都一一敬獻!

  靚姐用鮮花祭奠已經十年了.十年前,她買最好的裱紙和冥幣.一次她回娘家,看到她的新潮時尚的堂妹為她故去父親一一是靚姐的堂伯父,敬獻花籃,堂妹秀美高挑,被臺灣招商引資的大款一見傾心,她說,臺灣早就用鮮花祭奠故人!

  靚姐第一年買鮮花敬獻先人時,個別鄰居說,靚姐現在是城里人,標新立異,靚姐只是莞爾微笑不置可否.而這幾年,司空見慣蔚然成風!

  泱泱大國,炎黃子孫,每逢佳節倍思親!無論是“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北國邊疆同胞兄弟”還是"人間多少佳山水,獨許黃山勝太華。云海波瀾峰作島,天風來去雨飛花。千重煙樹蟬聲翠,薄暮晴嵐鳥語霞。'的徽州兒女。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我們祭奠親人以往都是"紙灰化作白蝴蝶,爆竹染成紅杜鵑”。可今天我想說,時代在前進,歷史在發展,請鮮花寄哀思,文明祭先人!

  我有自知之明,人微言輕,但我相信,德才兼備的你們,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你們深深懂得,文明祭奠,造福子孫!誰都會緬懷祖祖輩輩的親人,誰都愿仰望碧空萬里,凝眸煙霞!誰都愿俯瞰小橋流水,花前月下!

  清明節,中元節,冬至,除夕還有婚喪嫁娶我國有許多地方也是都有祭奠的習俗!歲月變遷,思情依舊!大凡祭奠節日,每個節日都有一個星期。分為節日前三天,節日本天,節日后三天。

  社會在發展,素質在提高。我們不難發現,有的在外打工沒回家歡度春節,難能可貴的是回來祭奠祖先!

  在這節日里,相敬如賓心心相印虔誠祭奠,貌合神離拋卻恩怨誠信祭奠!源于世世代代傳承的至真至純至善的美德!

藍天白云艷陽溫,青山綠水共為鄰。

鮮花環保祭奠好,德才兼備謝感恩。

一一徐淑英

  誠然,古往今來,我國素有滴水之恩報涌泉!婚喪嫁娶,金榜題名,逢兇化吉,我們都會想到念茲在茲的天堂故人!

  歲月滄桑,生離死別在所難免。對于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的天人相隔無以回報的情況下,唯有祭奠!

  也許你會說,鮮花比爆竹紙錢代價高。其實不然,心意而已。買幾朵鮮花或幾十朵都是心意,記住一定是單數,切忌雙數。過了花甲的人可以買玫瑰,玫瑰在祭奠的日子里不貴,三五元一朵。盡力而為!相信,我們的天堂親人善解人意,他們冥冥之中也希望節約環保!福佑祭奠的親人。塵緣盡情永恒!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焦紙亂飛,氣味難聞。燃放爆竹,還有安全隱患!請遠見卓識的天下人,環保祭奠,移風易俗,青山清我目,流水靜我耳!祭奠的花,雖然凋謝,但也馨香!祭奠的花,超越時空,芬芳千秋!

  思念隨風揚,鮮花替紙忙。

  陰陽傷感痛,淚雨哭凄涼。

  生者千古善,先人萬世芳。

  悲情昭日月,祭奠遠流長。

一一徐淑英

[注:文中照片有的是作者本人,請厚德載物的您不要涂抹不良內容,感謝!]

作者:徐淑英,安徽合肥人,簡書徐淑英柔情婉淑女薔薇,,筆名和扣號亦是淑女薔薇,微信號xnqw1212。

熱愛生活,鐘情文字,詩意棲居的平凡女子!

喜愛寫作,因鐘情和熱愛,認認真真地涂鴉對生活的點點滴滴、悲歡離合、瑣瑣碎碎的感悟和感動。

2012年開始,日志和說說在幾家知名網站刊發。

2015年多篇文字開始在各家微刊發表!誠謝!

微信公眾平臺愛圣淑,紫欣婉,仁杰淑苑rjsy2017,淑女薔薇snqw1212,趣頭條薔薇淑亭,天天快報淑女馨語,大魚號薇淑婉編輯,感恩誠謝您關注!

您的分享點擊,雅正是我文字圓夢之旅歲月如歌!

再次感謝您的鼓勵和支持!

佳人才子網中游,吟詩作賦和詞酬。

作文精湛乃為師,出語不凡皆是友。

欣賞學習淑女愿,拋磚引玉薔薇柔。

相約空間溫婉扣,嫣然笑靨錦年悠。

一一徐淑英

轉發是動力,分享是美德,再次誠謝!

[溫馨提醒,某些人“引用”我的所謂的“詩詞”,我自知之明,只是喜歡這種體裁,不合格律,所以我從不標注是律詩絕句,涂鴉貽笑大方了!敬請斧正。。。。。。]

[注;本文部分內容原發于2013年扣扣空間和幾家知名網站和微刊!]

風姿綽約女人花,不慕浮名在天涯。

燕語鶯聲誰皆醉,月羞魚沉眾俱夸。

真誠敬友迎賓客,善良尊師奉茗茶。

世間感恩無限好,傾城溫柔度年華。]

一一徐淑英

感恩誠謝所有遇見!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