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城初印象
甄魚來山城之前就已經訂好了酒店,女孩子一個人出遠門,為了安全起見,她從來都是不管玩得怎樣,吃住是一定要有保障的。
爸爸媽媽這幾年年齡大了,眼睛有些花了,人也越來越嘮叨了,總是交代她:“老祖宗說的沒錯,窮家富路,出去錢要分開放,不要放在一個地方,晚上不要一個人出去……”,爸爸話不多,偶爾插一句“錢不夠了跟爸媽說”。每次隔著電話,甄魚一邊屏住耐心聽媽媽嘮叨,一邊想象著媽媽帶著老花眼鏡,伴隨著說話的節奏,眼鏡一步兩步往下滑落,一直滑到鼻尖,像《小龍人》里的翠翠婆婆一樣,就忍不住想笑。但是,聽著爸爸媽媽對自己的關切,又忍不住眼睛酸酸的,這世上大概只有這兩個人是唯一不計回報永遠會對自己好的人了吧。
格林蘭登大酒店離地鐵站只有二百米,交通便利。甄魚很快辦理好了入住手續。上了三十八層樓,進了房間,關好門,放下行李。來到巨大的落地窗前,不愧是市中心,高樓林立,密密匝匝,但是竟然可以看到嘉陵江哎,只是與想象中的青山綠水不同,水極為渾黃,江面上有許多大大小小的船只,不時傳來一兩聲悠長沙啞的汽笛聲。
以前課本上學到長江、黃河,甄魚以為黃河是黃的,長江是清的,沒想到長江竟也是黃色的,哈哈,甄魚真想替黃河打抱不平了,如果黃河見到嘉陵江這么黃,也該委屈地哭了。
嗯,已經下午一點了,用什么來滿足一下自己的嘴巴和腸胃呢,甄魚拿起手機,一甩及腰長發,旋身將自己甩進了大床的懷抱,打開APP搜索了一下,哇,好多想吃的東西,口腔里的唾液瞬間就分泌出來了。不行了不行了,吃貨趕緊咽了咽口水,起身整整衣服,房卡裝進小包,出門覓食去嘍。
對于前二十多年都在廣袤的北方平原長大的甄魚來說,這里的風土人情可真是區別不小,到處都是小坡,樓很高,新舊摻雜,樓距很窄,倒很有點香港街道的感覺。甄魚突然理解了自己大學宿舍來重慶的舍友不會騎自行車的原因了,哈哈,這樣到處上坡下坡果真不好騎車。
路邊有好多挑擔子賣水果的人,還有用竹簍背孩子的,巷道樹枝葉茂盛,看得出很有些年代,石頭橋墩子上都長著厚厚的青苔,也沒有人清理,但是卻猶自散發出一種傲嬌的感覺,你來或不來,我就在這里。
這里與北方一大不同就是,空氣濕度真的很大,觸目所及到處是郁郁蔥蔥的綠色,不像甄魚的家鄉,雖已然有綠城之美譽,和這里相比,卻依舊灰頭土臉了些。草木如此,更何況人呢,難怪這里美女多呢,一個個都是水靈靈的辣妹子。
難怪熟了以后,陸飛羽那張臭嘴,總是說要帶她來他的老家重慶美美容、補補水呢。二十歲左右的姑娘,又倔又驕傲,一聽就不高興了,擠兌他:“你重慶美女那么多,你來我們這里干什么,污染視聽啊,本姑娘清水出芙蓉,追求自然美……”可是心里還是很介意,回到宿舍偷偷拿鏡子照來照去,狠狠心,花半個月的生活費買了補水化妝品,每天早上噼里啪啦拍臉,舍友們看著甄魚紅撲撲的小臉,逗她說:“你要是下不去手,我們來幫你打吧,保證你的小臉白里透著紅啊、紅里透著黑,黑不溜秋,圓……啊……”話沒說完,就被甄魚甩出去的熊仔正中面門,一陣陣殺豬般的尖叫就這樣每天早上在宿舍樓的上空盤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