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雖然出生在一個并不富裕的家庭,但是爸媽都是老實本分的農民 ,從不和鄰居吵架,日子也算平靜和睦。我有一個哥哥大我兩歲。很早就結婚了,多早呢,在我十八歲那年我就已經做上姑姑了。從此我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我畢業就直接在外地上班了,平時都不回家,一年最多回三次家,每次回來我都能碰到我哥和嫂子吵架,一開始我會上去說和,后來慢慢習慣,也就只是坐在角落默默嘆息了。我哥一家平時都是跟我爸媽一起吃飯,我嫂子上班一個禮拜回來住兩三次,孩子都是我媽一手帶大,那會孩子跟親媽不親,因為她沒怎么管過孩子,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斷奶了,不是母乳不足,只是她不想喂母乳了,從那以后她就把孩子扔給我媽,人們怎么形容養孩子---一把屎一把尿的拉扯大。每次都需要說帶你去超市買好吃的。孩子才答應跟她走,但是晚上還是不跟親媽睡,可能那會孩子對她的疏遠讓她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所以她才把大把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慢慢的孩子才跟她親近。
? 有意思的是,我每次回來我侄女都會問我,“姑姑給我帶什么好東西了,不給我帶禮物不許進門,我媽說的”。一句我媽說的不帶東西不許進家門讓我心里倍不是滋味。我知道了,在這個家里我已經是一個外人了。
? 就在我結婚的前幾天我們終于吵出來了,不知道我哥因為買了個什么東西瞞著她,她又找不到我哥人,然后就來鬧我爸媽,摔東西,我看不慣就說了兩句她就把凳子踢向我,然后一邊哭著一邊喊著說我們一家人欺負她,看她那殺傷力我們一家人加起來都不及她,我爸媽真的是老實巴交的人,她是不是就是覺得他們好欺負,有事沒事的就鬧他們。我就是心疼我媽,天天三頓飯做給他們一家人吃,孩子給接送著,地里糧食給種著,卻不懂感恩,還天天給爸媽臉色看。
? 時間過的不快也不慢,我侄女十歲了。現在她們在鎮上開一家店。 侄女在鎮上上學不需要接送很方便,就想著我媽可以輕松點了,她又懷孕了,時不時的打電話讓我媽來給打掃衛生做飯,七個月的時候就說啥不能干了,鎮上到我媽家十幾里路,我媽就每天來回跑給做飯洗衣服打掃衛生,還得回去給我爺爺做飯。雖說兒媳婦懷孕了不方便婆婆幫忙做點活也可以理解,我就特別不理解的是每次老太太去都不給好臉色,還說“你做什么我都看不上眼,再說我也沒讓你來,”你說這話不是傷老人家心么。我媽不去,她又鬧,說什么都不管,反正里外這人不好做,一天老太太洗完衣服,看時間距離中午飯時間還早就給拖拖地吧。老太太就想著先吧垃圾掃一下再用拖把拖拖,結果就開始發火了,“我這剛擦的柜臺,你用掃把掃地柜臺不是又臟了,我豈不是白擦了。”我就想著你有話就不能好好說,非得這樣嗎!老人家也是一番好心。
? 我門這邊冬天家家戶戶都用取暖爐來取暖,坐月子剛好在臘月中旬,剛好年底了,孩子也放假了,家里有取暖爐暖呵。家里也寬敞,老太太洗尿布也好曬。年底了還得忙年,置辦年貨,大冬天的老太太也不用騎著個電瓶車來回跑,家里老人小孩都能照顧著。我就特別不理解她兩口子最后商量著在店里坐月子,店里地方小,什么什么都不方便,尿布曬都沒地方曬,院子陽光也不充沛,因為院子東邊是四層的樓房,每天要等到中午的時候才能看到陽光。過年都回家圖個團圓,本來添丁又是喜事一樁,一家人都開開心心的。就是這一個決定本來的順理成章變成了雜亂無章。咱不說別的。咱就說這大冬天的零下八九度的天氣,老太太就騎著個電動車來回跑,跑來伺候月子洗衣服做飯,再跑回去照顧年邁的爺爺。萬一再碰上個雨雪天,身體怎么受得了。為什么就不能設身處地的為老人家想想,你們這樣做合適么?我是滿滿地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