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下雨,小朋友沒能出門。晚上吃完飯,就穿上雨靴,讓媽媽陪著去踩水了。
一個一個水坑踩過去,小朋友越來越high,越來越high,本來只是在大門口禮堂前踩,拔腿就往大操場跑,根本停不下來的節奏。看得出來腦子里完全沒有別的念頭了,只喊著:跑,跑,跑。不停地往前跑。路過水坑就踩水坑。媽媽擔心她摔跤,伸手要拉她,不耐煩地甩開了。路上有不認識的人叫小桃子,媽媽停下來跟別人說話,馬上開始大喊。
后來爸爸和婆婆也來了。大家一起踩水坑,媽媽蹲在旁邊看。雖然大人們平時在育兒問題上并不完全一致,難得在踩水坑這個問題上還是一致支持的。桃子現在已經很會喊人:爸爸爸爸爸爸爸爸爸爸,快,快來,快來陪你踩水。
最后褲子襪子全濕了。早有準備的婆婆給她全換了,再一起回家。
洗頭又成了一個大問題。今天媽媽抱著她,仰著頭,讓外婆沖。之前商量這個洗發的時候,小朋友聽見了就已經不高興,大喊大鬧。后來媽媽抱著的時候,更是扭得不可開交。真洗起來,她也發現這個方法還不錯,挺舒服的。但還是又喊了幾聲。
打雷的時候還是很害怕,那天打雷的時候沖到婆婆身邊,說:婆婆保護幺妹。幺妹是婆婆對她的愛稱,重慶話,婆婆有時候也會叫她:狗妹,狗狗。還常常對她說,桃桃是外婆的乖外孫。所以有一天她們在家打電話玩,桃子說:喂,婆婆,我是外孫。外婆笑了好幾天。
回家的時候婆婆跟我學:婆婆保護幺妹的橋段。我抱著她問:那爸爸保護誰?爸爸保護桃子。
媽媽呢?
媽媽保護xxx(她的大名)。
還真會安排啊。
平時出門老是只要媽媽一個人抱。所以外婆沒事兒就跟她念叨,不能一個人抱。媽媽抱完爸爸抱,爸爸抱完婆婆抱。她也念得很熟。
昨天我抱她回來,腰有些不舒服,就讓爸爸來抱。桃子不肯。爸爸問:桃子,媽媽抱完誰抱?
桃子意識到這是一個陷阱。拒絕回答。不管我們怎么問,就是不吭聲。
回家以后玩了一會兒,我抱她去洗澡。
她趴在我肩上說:媽媽抱完太陽抱,太陽抱完月亮抱,月亮抱完星星抱。
哇喔,桃子,這是你說過的最接近一首詩的話了呢。
說起來,這個年齡的孩子,完全不接受媽媽會生病,會不舒服這件事。每次只要提到媽媽怎么不舒服了,就著急地大喊:比如,媽媽不不舒服。媽媽不腰疼。媽媽不生病。那天背疼,外婆要幫媽媽揉揉,小朋友又急了,沖過來不讓。怎么解釋婆婆跟媽媽治病都不行。但是晚上和媽媽讀書的時候,她又自己敲著媽媽的背,說,給媽媽治病。
估計仍然只是一種模仿,她沒有去過醫院,并不知道病是什么,治病是什么。
所以每次媽媽不舒服,不能抱她的時候,都不能接受,反而鬧得更厲害。非要媽媽抱不可。
大概也是一種深深的不安全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