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臉淚痕,肆無忌憚,只因為這是離別。能不能不離別?有離別鉤就可以,以情為鉤,記憶作線,天涯就在咫尺。
————題記
燈光閃爍,笑聲不斷,觥籌交錯,酒至酣處,面紅耳赤,哭哭笑笑。
論文答辯結束后,中文一二班一起聚餐。敬完老師之后,同學之間彼此敬酒,順便掏出心窩里積攢了四年的話,句句堪比甘冽香醇的美酒,三五句招架下來眼圈發紅。
連續數十天我都在參加聚會,畢業離別前大大小小的聚會,幾乎沒有時間整理自己的心情。以為離別是長久不見面的人,為相聚找的借口。酒精會讓人變得情緒激動,彌補平素君子之交的寡淡,在離別的時候,看起來大家相處的格外好。
學過的古詩詞里,詩人詞人寫的離別,感傷的意味,細膩綿長直達心底。
為此,想象過一千種離別。長亭古道,斜陽芳草。朝雨清晨,柳色青青。都門帳飲,蘭舟催發。孤帆遠影,水色茫茫。山回路轉,雪上空留。蠟燭有心,替人垂淚。
眼前人是大學相處了四年的人,學號前九位數字相同,一起在上課參加活動外出旅行,有過歡笑有過爭吵,四年一路走來相互見證了從最初稚氣未脫到現在的淡定從容,熟知對方的脾氣秉性,記憶深深烙印著彼此的青春韶華。眼下她拿著酒杯,人有點搖搖晃晃,卻口齒清晰地叮囑“以后你一定要幸福啊”。飲一杯離別酒,漲的人心口發疼,最終忍不住抱在一起大哭。
大一的時候,剛和同學從五湖四海聚在一起,蹦蹦跳跳稚氣未脫,堅持與文字有關的理想,一心想做不同凡響的事情。經過一排兩行的社團招新擺點,報名表雪片一樣飛入手中,各種活動積極參加,唱歌跳舞恨不得十項全能。談到畢業季,學長說:“等大四要走出三道拱門的時候,心里能無悔無愧,就算是真正的畢業了。”才進入大學校園的我不懂。相對于看不見摸不著的離別,空氣中甜甜的梔子花香更令人喜悅。
很快,學校里就有了學弟學妹,一句甜甜的“學姐”讓人心花怒放,部門招新忙得沒空吃飯依舊樂在其中,我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隨時準備浪漫驚艷。和同學一起設計的一份手抄報琴棋書畫轟動全院,說走就走地去看橘子洲煙花從湘江中升起作勢要撲到臉上,追隨兩位好友的腳步先后進入《湘大校友》記者團和校報,采訪校友聚會寫稿改稿和約稿準備排版是此后的主旋律。記得和小朋友一起幾易其稿才排好淡綠色的畢業專版《青春不散場》,給老師審核的時候,講《白鳥之死》的間隙臉上陶醉的神情。
回憶四年的大學時光,有一千多日子,那些為夢想奮斗的日日夜夜,那些相互之間幫助的情誼,全部融入杯起杯落之間每個動作每個表情,離別讓我們醉眼朦朧,從此我們把“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信奉。
中文系主任臉上舒展著笑意,眼前我們這些學生是他看著入學到畢業的,此刻他應該是在心里感嘆:終于這些孩子長大了。系主任的課《語用學》深奧,上課的時候感覺特別難聽懂,考試的時候還掛了一些人,不過到現在這一切都結束了,于是幾位同學過去向他敬酒,就要離別了,向諄諄教誨我們的老師致敬致謝。
四年光陰,白駒過隙。眼淚散落,真心永恒。此一別,不知道何時會見。不同的人,總會有不同的際遇,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