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我只拿六分。
——李嘉誠
1.
尋求幫助和幫助別人是人生兩項非常重要的能力,沒有人可以強大到不需要別人的幫助,也沒有人弱小到不可以幫助任何人。
愛默生說:“人生最美麗的補償之一就是自己真誠地幫助了別人之后,別人也真誠地幫助了自己。”
亦如猶太名言,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2.
有人問小巨人李澤楷,他的華人首富父親李嘉誠教給他賺錢的秘訣是什么。李澤楷說父親沒教他賺錢的方法,只是教了他做人處世的道理。
這個道理就是:假如和別人合作,假如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只拿六分就可以了。
也就是說:讓別人多賺二分。這樣合作過的人都知道,和李嘉誠做生意會賺到更多,這樣就有更多的人愿意和他合作。
從一單生意來看,看似少賺了,但是從長遠來看,其實賺得更多。
3.
日本經營之圣,稻盛和夫,非常強調“利他思維”。
利他思維完整的表達應該是“自利·利他”,就是自己獲利的同時,也必須同時讓他人、讓對方也獲利。
這樣的經商,才能長久,才能具備構筑口碑的基礎。
好處不能一家獨占。
人類最大的財富正是資源的分享,目前炙手可熱的共享經濟無疑是體現這一思維的最佳注解。
Airbnb,順風車等等都是互利互惠,雙贏思維的體現。
科維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里有一個很重要的習慣就是雙贏思維。
雙贏思維最重要的是要懂得換位思考,可以說換位思考是人際溝通的黃金法則。
人際交往的六種模式:利己利人(雙贏);兩敗俱傷?(輸/輸);損人利己(贏/輸);獨善其身(贏)?;舍己為人(輸/贏);好聚好散(無交易)。
唯有采用雙贏思維,才可以調動雙方積極性,實現目標一致、行動一致的效果。
要達到互利的境界,必須具備富足的心態,相信世界不是一場零和游戲,要有足夠的勇氣和與人為善的胸襟。
雙贏的品德包括三個基本特征:
1、誠信。這是價值觀,沒有誠信的基礎,雙贏只不過是一場爾虞我詐的游戲;
2、成熟。成熟就是在表達自己的情感和信念的同時,又能體諒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梢岳斫鉃閾Q位思考、善解人意,同時要敢于表達,而不是一味地委曲求全。
3、知足。相信資源充足,人人有份。成功不是你死我活, 不是壓倒旁人,而是通過有效的交往讓所有參與者獲利。
在實現雙贏的過程中需要考慮五個要素:預期結果、指導方針、可用資源、任務考核、獎懲制度。
在組織中,雙贏思維只能存在于體系健全的組織中,如果提倡雙贏,只是停留在口頭上,說一套做一套, 結果必定失敗。?
換位思考、知己知彼,是實現雙贏思維的基礎。
?101個幸福的方法——人際交往的黃金法則,雙贏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