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如煙—擁抱著遺憾歲歲年年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今天在微博上看到轉發與2016.8.8日的微博,里面介紹的是《轉眼》這首歌的創作靈感,本來應該叫《終章》,但是經過重重討論和決定,改叫轉眼,作為《自傳》的ending。如果說如煙講的是死亡,那么轉眼講的就是人老去的時候。前后呼應,正好轉眼如煙。

阿信說,余生就是在心愛的人離開你之后度過的日子。

瑪莎說,阿信終于在轉眼這首歌里寫了自己的故事。

看到這,我決定再去聽聽轉眼這首歌,沒有一句重復的歌詞,和如煙一樣。憂傷中似乎又有一種灑脫。讓你聽過之后,一陣淡淡的悲傷撲面而來,但是又有種說不出的釋懷,其實更確切地說應該是假裝釋懷吧。因為終歸要獨自一人老去。歌詞中一直重復著,有沒有人,這句話,其實我們都知道,阿信也知道,沒有人。多少人能夠和最愛的人度過漫長的歲月?更多的是曲終人散,人走茶涼。許多年后,我們都會明白,原來相愛的兩個人不一定能相守到最后。這世間最不缺的就是遺憾和再也不見。

而在遺憾和再也不見中,我們慢慢老去,我們會老到哪也去不了,坐在搖椅上曬著太陽打著盹,那時會想些什么呢?

會不會想:

有沒有人在某個地方,等我重回當初的模樣。

有沒有人依偎在我身旁,聽我傾訴余生的漫長

有沒有人告訴我真相,時間就是最巨大的慌

有沒有人知道那個地方,我能到我的最愛身旁

其實明知道答案,但我們就像明知道糖果是甜的,眼淚是咸的 的小孩一樣,非要執著的問一句:為什么?

但我們都知道,當孩子吃糖的時候他只會說好好吃,不會問為什么。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