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為淪為留守兒童而對父母有一絲絲的疏遠,或者可以說是一點點的怨恨。在獨自生活的幾年里,我一直在尋找一種缺失的愛,輾轉于一個一個女人,不是她們需要愛我,而是我需要一種愛的發泄。
每每一段感情結束我又會繼續追尋,并不會停滯,可能我并不愛她們,我也不需要她們的愛,只是需要她們接受我的愛。而碰到極其愛我,對我無微不至的,我又會產生一種恐懼,趕緊離開。
如此幾次之后,一個老朋友的話讓我驚醒:你看起來挺悶聲不響,老老實實的,但實際卻是很花心。
我本來還一直自認感情專一,沒想到在旁人看來居然是感情泛濫的一種。一下讓我開始迷惑,究竟我是感情專一么?這樣看來,也許并不是,沒有必要自我良好的把一種好的品質加在自己身上。
經過了一次次感情失敗,一次次不了了之,一次次草草結束,我似乎習慣于把一些好的品質不假思索的加在自己身上,什么體貼,無微不至,營造一種令人感動的氣氛。
可能表演這些品質終究是太假,所以都失敗了去,也許我只是在自娛自樂,自導自演,一遍又一遍。
在經歷了幾次失利的感情之后,我終于學會了接受如何女伴的愛,乃至家人的愛。然后才明白我雖然從留守兒童成長而來,但卻并沒有缺失愛,只是我常常把它拒之門外,不懂該怎么把它接引而來。而且,仔細想來,家人滿滿的愛早已充斥于我世界的每個角落,對我無微不至的關心,愛護,容忍我一次次的錯誤,乃至傷害,只有家人才能做到這樣吧。
理解了如何接受這些愛護,我才明白我原來也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