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人物譜:
梅 玖,山東兗州府汶上縣薛家集,秀才。
周 進,山東兗州府汶上縣,進士,官至國子監(jiān)司業(yè)。
荀玫,山東兗州府汶上縣薛家集人,進士,官至工部主事。
(范進),南海人,進士,官至山東學道。
張鄉(xiāng)紳,南海人,舉人,做過一任知縣,別號靜齋。
(嚴大位),字致中,高要縣人,貢生,無惡不作。
(嚴大育),字致和,高要縣人,監(jiān)生。膽小、怕事,有錢的守財奴。
王 德,高要縣人,府學廩膳生員,坐館教學。
王 仁,高要縣人,縣學廩膳生員,坐館教學。
陳 禮,字和甫,江西南昌縣人,善扶乩,行走在高級官吏家中。
婁三公子,婁feng,字玉亭,湖州人,孝廉。喜結交名士。組織鶯脰會。
婁四公子,婁瓚,字瑟亭,湖州人,在監(jiān)讀書。
楊執(zhí)中,湖州新市鎮(zhèn)東四里的人,廩生俟貢,喜讀書。做了婁府賓客。
(魯編修),湖州人,在京城翰林院供職,后告假還鄉(xiāng)。
蘧shen夫,蘧公孫,嘉興人。秀才,后入贅魯編修家女婿。
(魯小姐),湖州人,蘧公孫的妻子,從小喜歡讀八股文,腦子里記得三千篇文章。
權勿用,字潛齋,浙江蕭山縣人,老童生。做了婁府一段時間賓客。
( 馬??靜 ),馬純上,人稱馬二先生,浙江處州人。秀才,老廩生,選家。
洪憨仙,臺州人,煉丹,在杭州伍相國廟住著以煉丹術騙人。
胡三公子,胡縝,字密之,杭州人。尚書后代,比較富有,吝嗇,膽小。
(匡??迥),字超人,浙江溫州樂清縣人。貢生,后到京城當了國子監(jiān)教習。
景本蕙,景蘭江,溫州人,小商人,在杭州城開頭巾店,喜歡吟詩、寫詩。
趙 潔,趙雪齋,杭州人,秀才,喜歡寫詩。 支劍鋒(麻子)杭城詩會中領袖。任分府鹽務巡商。
(金東崖),紹興府會稽人。吏部掌案,著有《四書講章》,花五百兩銀子找槍手替兒子考秀才。
衛(wèi)體善,浙江建德人,建德鄉(xiāng)榜,選家。
隨笒庵,浙江石門人,老貢生,選家。
(牛布衣),紹興人,詩人,在山東范學道身邊做過幕客,后病死在蕪湖甘露庵。
(牛浦郎 ),蕪湖人。從甘露庵和尚處得到牛布衣的詩稿,便自稱牛布衣和名士來往。
牛 瑤,字玉圃, 徽州人,在揚州大鹽商萬家吃嘴皮子飯,后被趕走。
萬雪齋,揚州大鹽商。出身微賤,后暴富。
牛 瑤,字玉圃,徽州人,在揚州大鹽商萬家吃嘴皮子飯,后被趕走。
萬雪齋,揚州大鹽商。出身微賤,后暴富。
(鮑文卿),南京水西門,做過安慶崔按察的門人,家中幾代戲行。后來自己成立了戲班子,經(jīng)常在杜家兄弟家活動。
鮑庭璽,鮑文卿的過繼兒子,先娶王管家女兒,生孩子死了,又娶胡家女兒。
辛東之,揚州名士。后到南京,經(jīng)常參與名士們的活動。
金寓劉,揚州名士。后到南京,經(jīng)常參與名士們的活動。
季恬逸, 安慶人,跟著名人蹭飯吃,自己沒能力。
季佳,字葦蕭,安慶府懷寧縣人,考過童生案首,和慎卿、少卿相交甚好,和慎卿定梨園榜。后到京城作了高官的幕客。
蕭鼎,字金鉉,安慶人,選家 。在南京被諸葛天申雇用給選文章。
諸葛佑、字天申,江蘇盱眙縣人。在南京花銀子讓蕭金鉉給選文章刻印。
(杜倩),字慎卿,天長縣人。在南京娶了妾,組織莫愁湖大會,后入了貢,到京城參加鄉(xiāng)試。
郭鐵筆,蕪湖縣人,喜歡刻圖章,在南京名士間活動。
來霞士,揚州道士,喜歡寫詩,在南京和名士經(jīng)常活動。
韋四太爺,滁州烏衣鎮(zhèn)人。坐館先生,喜飲酒,在杜少卿家中大醉。
臧三爺,臧荼,字蓼齋,和杜少卿是同學,杜稱他是學里翹楚。和杜少卿借三百兩銀子買了一個廩生。
盧華士,南京倉巷里人,官宦之家。
遲 均,遲衡山,句容人。有制作禮樂之才,組織了建造吳泰伯祠。和杜少卿相交甚好。
(杜少卿),天長縣人,秀才,喜結交名士,裝病推辭做官。
薛鄉(xiāng)紳,南京鼓樓街,請杜少卿去吃飯,杜沒去。
蕭柏泉,名樹滋,揚州人。人稱蕭姑娘。參加了吳泰伯祠建城大典儀式。
余夔,字和聲,采石人,人稱余美人。參加了吳泰伯祠建城大典儀式。
高老先生,江蘇六合縣人,在薛鄉(xiāng)紳家吃酒時,批評“少卿是他杜家第一個敗類!”
莊尚志,字紹光,南京北門橋人,是南京累代的讀書人家,被朝廷征辟進京,不久返回,朝廷把南京玄武湖賜給他住。
莊濯江,莊紹光的侄子,住在蓮花橋。他用幾千兩銀子在雞鳴山修曹武惠王墓(宋曹彬)。為歡送虞博士離任,莊在住處舉辦登高會。
盧 德,字信侯,湖廣人。喜歡收集歷朝名人的詩詞,和莊紹光來往密切。
虞博士,虞育德,字果行,應天蘇州府常熟縣麟紱鎮(zhèn)人。進士,國子監(jiān)博士,管理南京教育。擔任吳泰伯祠落成大典主祭。
武 書,字正字,農(nóng)村人,家貧、獨子,母死是少卿幫助辦的喪事,跟少卿學詩。在國子監(jiān)
讀書,總考第一。
蕭 采,字云仙,成都二十里外東山人,其父蕭昊軒。后任應天府江淮衛(wèi)守備。
虞華軒,五河人,他七、八歲就是一個神童。虞花幾百兩銀子銀子修葺元武閣。父親是太守,家中比較富有,沒出仕。
余 特,字有達,江蘇五河余家巷人,有學問。在無為州替一件人命案說情,得到一百多兩銀子,差點惹出官司,后被選了徽州府學訓導。
余持,字有重,余有達的弟弟,五河縣飽學秀才。為哥哥擋了一樁官司,后跟著他哥哥去徽州府學任上。
(王玉輝),徽州人,老秀才,一生立志著三部書。他同意女兒為死去的丈夫殉節(jié)。受到了余特的關照。
施御史,南京人,參與了為萬中書賄買中書的事。
秦中書,南京人,在家請萬中書等吃酒,萬在席間被江寧縣令帶衙役抓走了。
萬中書,萬里,萬青云,臺州人,二十年前的秀才。在秦中書家吃酒,席間被江寧縣令帶衙役將他抓走。后被鳳四老爺想辦法救出。
唐二棒錘,五河人,舉人,與虞華軒同案進的學,是唐三痰的哥哥。他侄子來見他寫了‘門年愚侄’的帖子,他搞不清對錯,找虞華軒和余特請教還進行了爭吵。
(成老爹),五河鄉(xiāng)下人,也是一個秀才,當了興販行的行頭,專門給人買賣房地產(chǎn)做中介。因說假話,在虞華軒家餓了一頓肚子。
陳四老爺,陳木南,太平府人。住在南京,寓在東水關董家河房。和表弟徐九公子借銀子去結交妓女,后欠了債務還不了就跑到福建去找表弟。
徐九公子,徐詠,南京人。國公府后代,比較富有。其哥徐三公子是高官。后跟著去了福建漳州府任上。
知識問答:
1、A看著號板,又是一頭撞將去。這回不死了,放聲大哭起來。眾人勸著不住。金有余道:“你看這不是瘋了么?好好到貢院來耍,你家又不死了人,為甚么這樣號啕痛哭是的?”A也不聽見,只管伏著號板哭個不住。一號哭過,又哭到二號、三號,滿地打滾,哭了又哭,哭的眾人心里都凄慘起來。金有余見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著他的膀子。他那里肯起來,哭了一陣,又是一陣,直哭到口里吐出鮮血來。
選文中主人公是誰?他為什么痛哭不止?
周進。因為周進看見了擺得齊齊整整的兩塊號板,那是自己夢寐以求的東西,自己一生苦讀卻連半個秀才也不曾做過,夢寐以求的東西就在眼前,怎能不引起他陣陣心酸,所以他急火攻心,摔倒在地。
2、B不看便罷,看過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兩手拍了一下,笑了一聲,道:“噫!好了!我中了!”說著,望后一交跌倒,牙關咬緊,不省人事。
選文中是誰中舉后的丑態(tài)?范進。
3、市井奇人:最后一回,塑造了四個自食其力,置身于功名富貴之外的人物:賣火紙筒的( 王太),開茶館的(蓋寬),寫字的(李遐年),裁縫(荊元)。不受名教禮法約束,不受功名富貴羈絆,追求自由生活,表現(xiàn)出正常人的尊嚴和獨立人格。
4、《儒林外史》的人物塑造極具特色,既有人物性格的豐富性,又有人物性格的復雜性,請從下面任選一位,說說這些特點在這個人物身上是如何體現(xiàn)的?
嚴監(jiān)生 王玉輝 馬二先生
嚴監(jiān)生:他是一個在統(tǒng)治階級中被人捉弄的人物,臨死因為點兩根燈草而不肯咽氣,急于扶側室為正房體現(xiàn)了他吝嗇、薄情的一面。但他又不乏人情味,替哥哥還錢,正妻王氏病后,他延請名醫(yī),煎服人參,毫不含糊。王氏死后,他深情悼念,“伏著靈床子又哭了一場”。
王玉輝:他不僅積極著述提倡和宣揚封建禮教教義,還將之貫徹到自己的生活中去。當他的三女兒要為亡夫“殉節(jié)”時,他不但絲毫不加勸阻,而且大加鼓勵,當三女兒因八日不食而去世的消息傳來時,他竟然仰天大笑道“死得好!”但是王玉輝為亡女和亡友的多次慟哭的故事情節(jié),從一個側面呈現(xiàn)出他的重情重義。
馬二先生:迂腐庸俗,迷信科舉,但其不吝錢財,誠篤善良。
5、連線,將下列人物一一對應起來。
A.“隱括全文”的“名流” 1嚴貢生
B.“暮年登上第”的老童生 2范進
C、中舉前后的 3周進
D.“忝列衣冠”的 4王冕
E.“膽小有錢”的 5王德王仁
F.“錚錚有名”的稟生 6王惠
G、由“能員”而“欽犯”的 7 嚴監(jiān)生
H.“窮翰林” 8 馬靜
I.“科名蹭蹬”的豪門公子 9虞育德
J名士楊執(zhí)中和高人 10杜儀
K庸中佼佼的制義選家 11魯氏父女
L從拆字少年到內(nèi)廷教習的 12匡迥
M由“風流才子”而“銓選部郎”的 13杜倩
N由“豪杰”墮落為敗家子弟的 14權勿用
O謙遜恬適的學者 15莊尚志
P“漸漸銷磨”的“真儒” 16婁奉婁瓚
Q祭祀泰伯祠的“引贊” 17王蘊
R“為人以忠孝為本”的 18蕭浩父子
S孝悌君子 19鳳鳴岐
T自稱“迂拙”其實“偽妄”的老秀才 20遲均
U“激而為怒”的世家子弟 21四客
V極富“義氣”的“壯士” 22余特、余持
W“述往思來”的23虞梁
A4 B3 C2 D1 E7 F5 G6 H11 I16 J14 K8 L12 M13 N10 O15 Q20 R18 S22 T17 U23 V19 W21
二、《儒林外史》為我們描繪了封建未世的儒林群相 ,明清文士醉心科舉,士風敗壞,世風日下。吳敬梓痛感科舉制度對文人之毒害,第一回,隱括全書、提綱挈領:王冕得知朱元璋制訂八股取士制度時說:“這個法卻定的不好,將來讀書人既有此一條榮身之路,把那文行出處都看得輕了。”他預言:“一代文人有厄”。作品肯定了王冕鄙棄科舉、不慕榮利、潔身自好的人生道路,批判科舉制度對文人的腐蝕毒害。
1.儒生形象
a.利祿熏心,熱衷功名的腐儒:
首先集中力量敘述A與B這兩個窮儒生的科場歷,揭示科舉制度如何以巨大的力量引誘、摧殘讀書人的心靈。
A頭撞號板B中舉發(fā)瘋
A是(周進),B是(范進)
b.沉迷于八股和封建禮教的自害與害人者:
A為舉業(yè)空耗終生,反而一再熱心宣揚“科舉”,認為“舉業(yè)二字,是從古及今人人必要做的”,“人生世上,除了這事,就沒有第二件可以出頭”。結果成為麻木愚味,精神世界一片荒蕪的人。展示一個被科舉制度異化的讀書人的迂腐靈魂。
B深刻地反映了“良心與禮教之沖突”(魯迅語),他同意女兒為死去的丈夫殉節(jié),可見封建禮教對其靈魂之腐蝕已到驚人的地步.
A是(馬純上)B是(王玉輝)
2.官紳形象
科舉制度“制造”出來的官僚縉紳,更是令人感到卑鄙可憎。
南昌太守A,唯一的信念是“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他剛到位,便了解此地“出產(chǎn)”。
知縣B為求升官,沽各釣譽,竟將回民師傅迫害致死。將五十斤牛肉堆在枷上,三日師傅斷命。
A是(王惠),B是(湯奉)
紳士:嚴貢生(嚴大位,字致中)、嚴監(jiān)生(嚴大育,字致和)、王仁、王德。
選段:
那日,將到高要縣,不過二三十里路了,嚴貢生坐在船艙里,忽然一時頭暈上來,兩眼昏花,口里作惡心,吐出許多清痰來。……
嚴貢生將鑰匙開了箱子,取出一方云片糕來,約有十多片,一片一片剝著,吃了幾片,將肚子揉著,放了兩個大屁,立刻好了。剩下幾片云片糕,擱在后鵝口板上,半日也不來查點。
那掌舵駕長害饞癆,左手把著舵,右手拈來,一片片的送進嘴里來,嚴貢生只裝不看見。 少刻,船靠了碼頭。 ……嚴貢生轉身走進艙來,眼張失落的四面看了一遭,問四斗子道: “我的藥往那里去了?”四斗子道:“何曾有甚藥?”嚴貢生道:“方才我吃的不是藥?分明放在船板上的。”那掌舵的道:“想是剛才船板上幾片云片糕,那是老爺剩下不要的,小的大膽就吃了。”
嚴貢生道:“吃了?好賤的云片糕?你曉得我這里頭是些甚么東西?”
掌舵的道:“云片糕不過是些瓜仁、核桃、洋糖、面粉做成的了,有甚么東西?”
嚴貢生發(fā)怒道:“放你的狗屁!我因素日有個暈病,費了幾百兩銀子合了這一料藥;是省里張老爺在上黨做官帶了來的人參,周老爺在四川做官帶了來的黃連。你這奴才!豬八戒吃人參果——全不知滋味,說的好容易!是云片糕!方才這幾片,不要說值幾十兩銀子?半夜里不見了槍頭子——攮到賊肚里!只是我將來再發(fā)了暈病,卻拿什么藥來醫(yī)?你這奴才,害我不淺!”叫四斗子開拜匣,寫帖子。“送這奴才到湯老爺衙里去,先打他幾十板子再講!”
掌舵的嚇了,陪著笑臉道:“小的剛才吃的甜甜的,不知道是藥,還以為是云片糕!”嚴貢生道:“還說是云片糕!再說云片糕,先打你幾個嘴巴!”說著,已把帖子寫了, 兩只船的船家都慌了,一齊道:“嚴老爺,而今是他不是,不該錯吃了嚴老爺?shù)乃帲坏莻€窮人,就是連船都賣了,也不能賠老爺這幾十兩銀子。若是送到縣里,他那里耽得住?如今只是求嚴老爺開開恩,高抬貴手,恕過他罷!”
嚴貢生越發(fā)惱得暴躁如雷。
搬行李的腳夫走過幾個,到船上來,道:“這事原是你船上人不是。方才若不如是著緊的問嚴老爺要酒錢喜錢,嚴老爺已經(jīng)上轎去了。都是你們攔住,那嚴老爺才查到這個藥。如今自知理虧,還不過來向嚴老爺跟前磕頭討?zhàn)垼侩y道你們不賠嚴老爺?shù)乃帲瑖览蠣斶€有些貼與你們不成?”
子慌忙走上岸去;那些搬行李的人幫船家攔著。眾人一齊捺著掌舵的,磕了幾個頭。嚴貢生轉彎道:“既然你眾人說情,我又喜事重重;且放著這奴才,再和他慢慢算帳,不怕他飛上天去!”罵畢,揚長上了轎。行李和小廝跟著,一哄去了。船家眼睜睜看著他走了。
選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從這件事里體現(xiàn)嚴貢生怎樣的性格特點?
一個掌舵的嘴饞偷吃了嚴貢生的云片糕,嚴貢生想借云片糕進行敲詐。
嚴貢生喜歡欺壓和敲詐人。
3.形形色色的假名士
最初熱衷科舉,碰壁之后,轉而清高,毫無真才實學。
婁三、婁四公子、杜慎卿
他們故弄風雅,空虛做作,不學無術。明明是趨勢之徒,卻偽裝不叩權門;明明是不學無術之徒,卻故弄風雅。愚蠢自嘲,使人發(fā)笑,也使人憎惡之行經(jīng)。
《儒林外史》獨特的諷刺藝術
1.詼諧的諷刺和嚴肅的寫實結合起來,顯示客觀真實性。
魯迅:“諷刺的生命是真實。”
《儒林外史》在冷靜、如實的敘述中,使人物自身的言行構成了諷刺。
2.不同人物的諷刺程度不同,方式不同。
“愛而知不丑,憎而知其善,善惡必書”。
對王惠、湯奉、嚴氏兄弟、王德、王仁等貪官污吏、土豪劣紳無情揭露和嚴厲鞭撻。
對馬二先生諷刺其迂腐庸俗,迷信科舉。肯定其不吝錢財,誠篤善良。
對王玉輝、范進、匡超人都既有諷刺,又有同情。
3.借喜劇性情節(jié),揭示悲劇性內(nèi)容,具有悲喜交融的美學風格,顯示出作品諷刺的深刻性。
例:嚴監(jiān)生臨死
4.含蓄婉轉,冷靜自然,不動聲色, 婉而多諷。
讓人物用自己的行動去否定自己的謊言,使冠冕堂皇的言辭與卑鄙行為形成對照,將其卑鄙心理揭示出來,形成強烈諷刺效果。
嚴貢生自夸(節(jié)選)
嚴貢生道:“……實不相瞞,小弟只是一個為人率真,在鄉(xiāng)里之間,從不曉得占人寸絲半粟的便宜,所以歷來的父母官都蒙相愛。” ……
一個蓬頭赤足的小廝走了進來,望著他道:“老爺,家里請你回去!”嚴貢生道:“回去做甚么?”小廝道:“早上關的那口豬,那人來討了,在家里吵哩。”嚴貢生道:“他要豬,拿錢來!”小廝道:“他說豬是他的。”嚴貢生道:“我知道了。你先去罷,我就來。”那小廝又不肯去。張、范二位道:“既然府上有事,老先生竟請回罷!”嚴貢生道:“二位老先生有所不知,這口豬原是舍下的。”才說得一句,聽見鑼響,一齊立起身來說道:“回衙了。”
范進吃大蝦元子(節(jié)選)
湯知縣再三謙讓,奉坐吃茶。同靜齋敘了些闊別的話,又把范進的文章稱贊了一番,問道:“因何不去會試?”范進方才說道:“先母見背,遵制丁憂。”湯知縣大驚,忙叫換去了吉服,拱進后堂,擺上酒來。席上燕窩、雞、鴨,此外,就是廣東出的柔魚、苦瓜,也做兩碗。
知縣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銀鑲杯著。范進退前縮后的不舉杯箸,知縣不解其故。靜齋笑道:“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這個杯箸。”知縣忙叫換去,換了一個磁杯、一雙象牙箸來。范進又不肯舉。靜齋道:“這個箸也不用。”隨即,換了一雙白顏色竹子的來方才罷了。
知縣疑惑他居喪如此盡禮,倘或不用葷酒,卻是不曾備辦。落后,看見他在燕窩碗里,揀了一個大蝦元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
人情世態(tài)強烈對比,產(chǎn)生喜劇效果。如梅玖對周進的態(tài)度,胡屠戶對范進。
細節(jié)夸張描寫,以揭示人物的真實面目。如嚴監(jiān)生的死,再如胡屠戶打范進的手隱隱作疼。
三、延伸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匡超人)次日清早起來,拿銀子到集上買了幾口豬養(yǎng)在圈里,又買了斗把豆子。先把豬肩出一個來殺了,燙洗干凈,分肌劈理的賣了一早晨。又把豆子磨了一廂豆腐,也都賣了。
錢拿來放在太公床底下,就在太公跟前坐著。見太公煩悶,便搜出些西湖上的景致,以及賣的各樣的吃食東西,又聽得各處的笑話,曲曲折《儒林外史》中考導讀與檢測折細說與太公聽。太公聽了也笑。太公過了會,向他道:“我要出恭,快喊你娘進來!”母親忙走進來,正要替太公墊布。匡超人道《儒林外史》中考導讀與檢測:“爹要出恭,不要這樣出了。像這布墊在被窩里,出的也不自在。況每日要洗這布,娘也怕熏的慌,不要熏傷了胃氣。”太公道:“我站的起來出恭倒好了,這也是沒奈何!”匡超人道:“不要站起來,我有道理。”連忙走到廚下端了一個瓦盆,盛上一瓦盆的灰,拿進去放在床面前,就端了一條板凳,放在瓦盆外邊,自己扒上床,把太公扶了橫過來,兩只腳放在板凳上,屁股緊對著瓦盆的灰。他自己鉆在中間,雙膝跪下,把太公兩條腿捧著肩上,讓太公睡的安安穩(wěn)穩(wěn),自在出過恭;把太公兩腿扶上床,仍舊直過來。又出得暢快,被窩里又沒有臭氣。他把板凳端開,瓦盆拿出去倒了,依舊進來坐著。
到晚,又扶太公坐起來吃了晚飯。坐一會,服侍太公睡下,蓋好了被。他便把省里帶來的一個大鐵燈盞裝滿了油,坐在太公旁邊,拿出文章來念。太公睡不著,夜里要吐痰、吃茶,一直到四更鼓,他就讀到四更鼓。大公叫一聲,就在跟前。
只見一個白胡老者,背剪著手來看,看了半日,在傍邊說道:“唩!老兄這一盤輸了!”匡超人抬頭一看,認得便是本村大柳莊保正潘老爹,因立起身來叫了他一聲,作了個揖。潘保正道:“我道是誰,方才幾乎不認得了,你是匡太公家匡二相公。你從前年出門,是幾時回來了的?你老爹病在家里。”匡超人道:“不瞞老爹說,我來家已是有半年了。因為無事,不敢來上門上戶《儒林外史》中考導讀與檢測驚動老爹。我家父病在床上,近來也略覺好些。多謝老爹記念,請老爹到舍下奉茶。”潘保正道:“不消取擾。”因走近前,替他把帽子升一升,又拿他的手來細細看了,說道:“二相公,不是我奉承你。我自小學得些麻衣神相法,你這骨格是個貴相,將來只到二十七八歲,就交上好的運氣,妻、財、子、祿都是有的。現(xiàn)今印堂顏色有些發(fā)黃,不日就有個貴人星照命。”又把耳朵邊掯著看看,道:“卻也還有個虛驚,不大礙事。此后運氣一年好似一年哩!”匡超人道:“老爹,我做這小生意,只望著不折了本,每日尋得幾個錢養(yǎng)活父母,便謝天地菩薩了。那里想甚么富貴輪到我身上?”潘保正搖手道:“不相干,這樣事那里是你做的?”說罷,各自散了。
1.選文記敘了匡超人一天的生活內(nèi)容,試簡要概括,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
這是清新、充實、充滿溫情的一天。這一天的生活內(nèi)容有:殺豬、磨豆腐賣錢;逗樂太公、幫助出恭、服侍睡覺;勤奮讀書。
選段從細節(jié)出現(xiàn)精神,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描寫,把一個勤勞、善良、孝順、愛讀書的陽光青年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這與后文做槍手替考、見不得陽光的行為相比,來說明封建社會的儒林是一個大染缸和它對美好心靈的污染。
《儒林外史》閱讀檢測
一、填空
1.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吳敬梓),(清)代小說家,字敏軒,號粒民,晚號(文木老人)。作品有:《文木山房集》《文木山房師說》等。
2. 《儒林外史》是我國文學史上杰出的(諷刺)小說,全書共(56)回。
3. 整書開首以(王冕)“視功名如糞土”為引子“敷陳大義”,把歷史上王冕追求功名的事一概不提,塑造了一個高人的形象。
4. 《儒林外史》塑造了(周進)(范進)等一批醉心于功名的八股學士。
5. 臨死時還因為燈盞里多了一根燈草,遲遲不肯斷氣的人是(嚴監(jiān)生)。
6. 年過六十的徽州府窮秀才(王玉輝),年年科舉,屢試不中,但他卻恪守禮教綱常。他的三女婿死了,女兒要殉夫,婆婆不肯,他反而勸親家讓女兒殉節(jié)。
7. 《儒林外史》以作者為原型塑造的正面人物是(杜少卿),他不熱衷功名,反對八股科舉,不愿做官,被視為“自古及今難得的一個奇人”。
8. 宋神宗下詔表彰的賢人中,唯一的女子是(沈瓊枝)。
9. 在《儒林外史》中,足以和范進媲美,被科舉制度弄得神魂顛倒的可悲可憐可笑的人是(周進)。
10、(成老爹)五河鄉(xiāng)人,是一個秀才,當了興販行的行頭,因說假話,在虞華軒家餓了一頓肚子。
10. 在《儒林外史》中,(嚴監(jiān)生)是以一個巧取豪奪、橫行鄉(xiāng)里的奸詐小人的形象出現(xiàn)的,圍繞這一點,記敘了好幾件事情,其中描寫最為生動傳神的是(云片糕事件)。
11. 張鐵臂,曾在婁家(人頭會)事件中騙取婁氏兄弟錢財。此后,他以(張俊民)的身份,出入天長杜府,后被(蓬公孫)“看破了相”。13.(牛浦)原本與祖父相依為命,后隔壁開米店的卜老做主把自己的外孫女嫁與她做妻。但后來卻恩將仇報,撇下妻子。為了結交官府,追求名利,他竟冒名頂替、到處招搖撞騙。
二、選擇
1.《儒林外史》中,有較多作者本人影子的人物形象是(?C???)。?A、匡超人??B、杜慎卿??C、杜少卿?D、牛布衣
2. 書中曾提到有一個“書呆子”(因為推崇“舉業(yè)”而麻木的人)游西湖,指的是誰:(C)
(A) 蘧公孫 (B) 范進 (C) 馬二先生 (D) 婁三公子
3、 請問幫婁家看守祖墳的是誰?(C)
(A) 楊執(zhí)中 (B) 沈祥甫 (C) 鄒吉甫 (D) 杜紹卿
4、 請問蘧家和婁家是什么樣的關系?(B)
(A) 世交 (B) 姻親 (C) 仇人 (D) 鄰居
5、 馬二先生告訴蘧公孫作文應以何種氣為主?(C)
(A) 注疏氣 (B) 樸實氣 (C) 理法氣 (D) 詞賦氣
6、 請問科舉時代,選各府縣學行俱優(yōu)的學員進入太學者,稱為什么?(A)
(A) 貢生 (B) 學生 (C) 監(jiān)生 (D) 考生
7、匡太公臨死前對匡超人的遺囑是以什么為重?(D)
(A) 出人頭地 (B) 利祿 (C) 功名 (D) 德行
8、哪一位將軍建立的軍功,卻被連降三級?(D)
(A) 蕭云仙 (B) 鮑文卿 (C) 杜慎卿 (D) 湯鎮(zhèn)臺
9、 請問太保公要延攬何人拜在他門下,朋比結黨(B)
(A) 虞博士 (B) 莊紹光 (C) 蘧公孫 (D) 杜慎卿
10 請問王太守到了南昌府之后,衙門里出現(xiàn)了哪三種聲音?(A)
(A) 戥子聲算盤聲板子聲(B) 打人聲罵人聲撞人聲(C) 玩樂聲唱歌聲飲酒聲
(D) 吟詩聲下棋聲唱曲聲
三、問答題:
1.《儒林外史》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杰出的現(xiàn)實主義長篇諷刺小說,作者以高妙的藝術手法塑造了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表現(xiàn)了深刻的思想內(nèi)容。請以范進這個典型人物為例略作分析。
以生動的語言,通過對話和細節(jié)描寫,運用夸張、諷刺手法,刻畫了一個深受科舉制度毒害的儒生范進的形象,對封建科舉制度進行無情的揭露和有力的批判?。
2. ?我國古典文學寶庫中,名著浩如煙海。為了便于記憶,有人編了一首二十八字口訣:東西三水桃花紅,官場儒林愛金瓶。三言二拍贊古今,聊齋史書西廂鏡。請你說出這二十字訣包括哪些古典文學名著,至少說出其中的十部。
《東周列國志》《西游記》《三國演義》《水滸傳》《桃花扇》《紅樓夢》《官場現(xiàn)形記》《儒林外史》《金瓶梅》《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今古奇觀》《聊齋志異》《史記》《西廂記》《鏡花緣》。
3. 在《儒林外史》中,具體描寫了四位“奇人”,他們是在寺院里的李遐年、賣紙火筒的王太、開小茶館的蓋寬、做裁縫的荊元。他們分別有什么奇本領?
李遐年寫得一筆好字,王太下得一手好棋,蓋寬畫得一幅好畫,荊元彈得一手好琴。
4. 讀完《儒林外史》,你喜歡杜少卿嗎?為什么?
喜歡。因為他淡泊名利,傲視權貴;慷慨仗義、樂善好施;尊重婦女、講求地位平等;敢于挑戰(zhàn)封建權威和封建禮俗。
不喜歡。正因為他慷慨仗義,但凡有人求他,他都傾囊相助,這樣也給很多卑劣小人以可乘之機。不會持家,把祖宗留下的財產(chǎn)隨意揮霍,最后背井離鄉(xiāng),靠賣文墨為生。
5、讀完《儒林外史》,你感受最深的一點是什么?
“學而優(yōu)則仕”這句話泯滅了多少讀書人的良知!正如魯迅所說,“機鋒所向,尤在士林”。
?四、請將下列“一句話評語”和對應的名著連接起來。
A《儒林外史》??? a.歷史的長城???
B《紅樓夢》???? b.龍爭虎斗???
C《三國演義》??? c.書生現(xiàn)形記??
D《詩經(jīng)》????? d.失去的大觀園
E《聊齋志異》??? e.先民的呼聲???
F《史記》???? ?f.瓜棚下的怪談
Ac Bd Cb De Ef 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