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爬山的時候,一個比我還高壽的未婚朋友催我趕緊相親結婚(當然他也沒有資格催我),我用阿米莉亞的觀點反駁他,跟一個情不投意不和的人過日子倒不如一個人過得好。第二天就帶上《島上書店》出差了,出差一個星期回來,已經三刷這本書了,看了這么多遍,我都不好意思不寫點什么了。
《島上書店》是一本全球暢銷書,短短一年內風行美、英、德、意等30個國家,創下了出版史上“全球化”最快的暢銷紀錄。作者以細膩的筆法,講述了書店老板A.J.在經歷愛妻去世、書店危機、寶貝失竊后,如何從荒蕪的內心中解脫出來的過程。而他周圍的人,又是如何因為一個小小的書店,使得自身的生活發生了巨大扭轉。
關于本書的作者
本書的作者是加布瑞埃拉·澤文。她畢業于哈佛大學,是一位年輕并極富魅力的作家。她創作的作品成為每一位讀者、每一家圖書館、每一個文學評論家、每一個編輯和媒體人討論的焦點。一直以來,她不斷追尋書、書店以及愛書人的未來,她的作品也因此喚起了無數讀者的共鳴。
關于本書的一些想法
1.沒有誰是一座孤島,每本書都是一個世界。
你孤獨嗎?
本書的主人公A.J.是一個生活在偏遠小島上的鰥夫,他脾氣古怪,討厭各種虛構手法寫出的文學作品,比如兒童文學、詩歌,以及魔幻現實主義作品。面對前來銷售圖書的阿米莉婭也是冷眼相加。他就像是現實生活里孤獨者的夸大版:討厭與人交流,總喜歡將人往壞處想,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難以自拔。生活中很多人就如他一樣,把自己困在狹小的囚籠里,拒絕生活,拒絕一切。被領導說有被迫害妄想癥的我越來越像A.J.
如何化解孤獨?
《島上書店》告訴我們:“沒有誰是一座孤島,每本書都是一個世界。”
A.J.后來遇到了被丟棄在自己書店里的小女孩瑪雅,經過幾天的相處和思想斗爭,A.J.收養了她。這個小女孩漸漸打開了A.J.孤獨的內心,在此之后A.J.遇到了自己的親情、愛情、友情,甚至在他死后,島上的居民認為他這個外來戶是無法被替代的,他的去世使每個人都覺得少了點什么。
書中以男主人公A.J.的經歷告訴我們,無論我們遭遇生活怎樣的蹂躪,哪怕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也沒有誰可以變成一座孤島。給自己一個機會,很多邁不過去的坎,最后都會由你自己勇敢地跨過。
其實每個人都有孤獨、失落、迷茫的時候。這時我希望大家都能遇到自己的“瑪雅”,一個能重新燃起希望和動力,重新找到目標和方向的人或者一件事。爬山、跑步、讀書、養貓、喜歡的人,都是我的瑪雅。不管什么時候,我都希望我能保持一個努力上進的心。生活得充實讓,熱愛生活,因為不管是做什么,只要是努力生活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我們不是我們所收集的、得到的、所讀的東西,只要我們還活著,我們就是愛,我們所愛的事物,我們所愛的人。所有這些,我認為真的會存活下去。至于那些不敢去愛,不敢嘗試去愛的人,還活著干嗎,直接去死算了。
2. 關于政治、上帝和愛,人們都講些無聊的謊話。想要了解一個人,你只需要問一個問題:“你最喜歡哪本書?”
A.J.與阿米莉婭的愛情就源于對《遲暮花開》共同的熱愛。阿米莉婭是一個對待愛情極其挑剔的人。她經歷了無數次失敗的相親,但她認為“跟一個情不投意不合的人過日子倒不如一個人過得好”。直到她遇到了A.J.,他們談論對《白鯨》這部小說的看法,聊起兒時的讀書趣事,最后又回到了《遲暮花開》上。阿米莉婭才發現,她苦苦尋覓的情投意合的人,就在眼前。
通過某人對書的選擇和態度,我們可以看出他/她的品味,從而判斷這個人與我們是否志趣相投。交友也好,愛情也罷,有共同語言是最重要的。愛就是找一個志趣相投的人共度余生。
最近也開始經歷相親,相親的難處就是如果沒有合適的切入點,很容易尬聊。畢竟初次見面的人投機挺難。當你不知道如何了解一個人,不如就從一本書開始。
3.書籍是化解我們生活悲劇的良藥
《島上書店》雖是一個暖心的故事,但里面的人物各有各的悲哀。
主人公A.J.痛失愛妻,一個人生活在一座交通閉塞的小島上,書店不景氣,他價值不菲的《帖木兒》又慘遭失竊;阿米莉婭三十一歲,經歷了各種糟心的戀愛,仍找不到與自己情投意合的如意郎君;瑪雅兩歲時被人遺棄,生母投海自盡,生父是個不負責任的花花公子;伊斯梅嫁給了一個四處沾花惹草、毫無責任感的作家,要時時忍受著丈夫的外遇和無聊孤獨的生活;蘭比亞斯警長與自己追求多年的女神結婚,婚后才發現他把對方想象得太過美好,最終只能以離婚告別這場失敗的婚姻。
這里的人物多少都有點悲情色彩,但在結尾,他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幸福,而小島書店成了這些幸福的紐帶。每個人都因書店結緣,他們在這里閱讀、思索、討論、相識、相知,最終一點一點走出生活的陰影。不可否認,書籍中的確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它可以帶你化解痛苦,幫你走向幸福。當你感到累了、倦了,就去書中汲取力量,那里有你的要的一切。我緩解焦慮的辦法一般有兩個,一個就是讀書,一個就是跑步。我這一周一下子把這本書讀了兩遍,不是因為我出差太閑(其實我每天干到晚上12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太焦慮。出差在外,每天跑步不現實,所以就天天讀這本書。
4.我們不全是長篇小說,也不全是短篇故事。最后的最后,我們成為一部人生作品集。
生活就是現實版的作品集,作品集就是精華版的生活。我們在自己的故事里做自己的主角,周圍的人扯動著你這部作品的情節,你也決定著自己未來的走向。就如A.J.一開始丟失《帖木兒》時對蘭比亞斯警長說的那樣,我們應該是一部小說中的人物,我們在扮演自己的角色,而其他人都是“不重要的配角”。最后曲終人散,你的故事走到結尾,那些已了未了的旁枝末節皆與你再無關系,你這部人生作品集最終要以句號結束。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讓你這本文學作品盡量精彩。
5.世界真有趣,有人偷了你一本書,還有人給你留了一個孩子。
每一場美麗的邂逅,或許是為了一份遇見之美。但是有些人注定不會永遠留在你的生命中。的確,很久以來,是沒有人會給予你愛的滋潤,可一旦出現了,你會覺得這便是你該捉住的情,不該放手了!即使是那外表看起來很是冷漠,自私的人,如果遇到了生命中的那個對的人,將會被感化了,成為了一個感情綿綿,從此心中多了一份牽掛,一份重量。
6.關于生命之店——原生家庭
你的整個人生取決于你被留在什么店里。有人被留在書店,從此就與書為伴;有人被留在飯店里,從此就與菜,油煙打交道;如此看來,一開始就在什么樣的環境里生活,就對你以后的生活,你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所以,環境重要論,文化氛圍的重要性,還是要考慮的。是的,這個世上是存在著出淤泥而不染的情況,但是更多的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我覺得一個氛圍,對于一個人最為重要了。因為,教育一個小孩,他可能還很小,自制力,意志力方面還不太強,所以,成為一朵白蓮,放入濁水中,終究還是不太適合的。萬一孩子就此走上了歪路了呢?就此將會毀壞一個童年,一份童真,美好!
愿越來越多人,終將可以尋得屬于自己的愛,柔情,還有屬于自己的店。世間事,終究是復雜些,世間路,也是曲折著的。一切不可把握的可變因素,將會重重考驗著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我們是否可以掌控未來之路呢?只要你找到屬于自己的島上書店,不再孤獨,迷茫,而是看到了希望之光,那么,人生將會無比值得了!我會讓你看到,我在荒蕪的地方,仍開出一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