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去買早餐,街邊小攤說,天冷了水也冷得要死!
對于街邊來買早餐的消費者沒有人能理解正在工作的攤販們,只是不停地催他們快點幫我拿早餐,稍微晚半分鐘可能直接走開去買另外一家的早餐了。
沒有經歷過,可能永遠都不會明白一些道理,更不可能體會當時別人的處境。
我司舉辦的圣誕老人來我家活動,一位家長來辦公室送禮物的時候,建議擴大派送范圍和派送家庭數量。按照這位家長的想法,僅僅站在了她的視角看問題,直觀地認為這個活動就是家長把禮物送到我們辦公室這里,然后我們請圣誕老人在圣誕前夜把這份禮物送出去。
從家長的視角來看這個活動,其經歷的事情也僅僅停留在這個層面,所以覺著這個事情很容易就可以做到。
我們作為活動的主辦,其實不僅僅只有與家長打交道。活動涉及大量的利益相關者,他們對這個圣誕老人來我家活動有不同的訴求。對于贊助商家來講,他們想著如何宣傳會更好,家長來消費買他們家的產品更好;對于家長來講,把禮物順利送到孩子手里,能夠給孩子一個難忘的圣誕節就很開心;對于我們工作人員來說,增加一個家庭的禮物,就意味著要增加一系列的工作任務,要一遍又一遍地核對信息,安排圣誕老人派送,避免出現錯誤。
家長的訴求,就一點,把買的一件禮物順利送到孩子的手里。主辦方的訴求,把所有家庭200多件禮物順利送到孩子手里。
如此看來,當一個人的位置不同時,需要承擔的責任以及所看待問題的視角都會有很大的差別。
想要看到更全面、更真實的世界,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要站的更高,以俯視的角度去看。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站在食物鏈的上游意味著擁有話語的主動權,定規則,定價,都是他們說了算!
你拿什么去交換?
我唯一的建議是不要隨波逐流,成為資源的制造者,方案的提供者,細節的執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