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18日參加完瑪麗蓮博士的賦能教練包班課,感覺似乎是參加了一場全國優秀教練交流學習的一次盛會,雖然各大教練流派都有,但在現場都被瑪奶奶的大師級表演所震撼、被瑪奶奶的深厚的專業度所折服、被瑪奶奶的無限激情所感染。于我而言,最大收獲,除了在現場鏈接了很多優秀的小伙伴,三天吸收了豐富的知識養料,頓悟了人生,最重要的是腦洞也大開,就像練武之人打通了任督二脈,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通暢!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掌握腦科學讓你創造無限可能:
了解我們的大腦運作原理,有助于提升我們幫助自己和他人的能力。開啟我們的大腦智慧,和潛在的大腦的能量。能夠更好的為自己和他人賦能。能夠創造更多的無限可能!下面的介紹, 也許你會覺得讀的有些枯燥,但它卻對你意義非凡,掌握腦科學,你就是那個能量無限的人。
大腦作為人身體最重要、最神秘的部分,控制著我們一切言談舉止!大多數人(其實也包括之前的我)都會認為人只有一個大腦,其實,NO!NO! NO!
人類其實有三重大腦,每一個大腦都有獨特的功能,一層包裹一層,這三個腦作為人類進化不同階段的產物,按照出現順序依次覆蓋在已有的腦層之上,這三者聯合起來就形成了人腦的“指揮中心”,給人體的每個部位下達指令。這三個腦分別是:爬行腦(本能腦)、哺乳腦(情緒腦)、大腦皮層(智慧腦)。當然我們還有第四個系統,稱為“整合系統”。當我們有意識的朝一個目標努力,要整合上述三層大腦時,整合系統就會發揮作用。
爬行腦——位于大腦的最里層,是最古老的一層大腦,它是我們和其他動物共有的大腦結構。無論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爬行動物,還是直立行走的人類,都擁有爬行腦。也稱本能腦、爬蟲腦,已經進化了超過了1億年。它的主要功能就是保證身體的安全。當你感到恐懼時,本能腦就會被激活,自動做出戰斗、逃跑或靜止的反應。爬行腦控制著身體的肌肉、平衡以及呼吸、心跳等自動機能,腦的這個部分一直保持著活躍狀態,既使在深度睡眠中也不會休息,24小時處于工作狀態。當我們需要快速反應時,爬行腦非常有用。爬行腦在遇到危險時,會有哪些本能反應呢?
當我們在街上不慎遇到瘋子揮舞大刀朝我們飛奔過來,很可能我們的反應就是楞住,這個就是爬行腦第一本能反應:僵住。當我們反應過來是怎么回事時,很可能就會撒腿就跑,這是爬行腦的第二個本能反應:逃離。那么如果實在跑不過瘋子,我們會選擇與之搏斗,這個就是爬行腦第三個本能反應:對抗。生活當中這樣的列子很多,比如作為父母對著孩子吼叫,這個時候孩子的爬行腦就會迅速啟動,立馬僵在那里什么也不說。但是越是這樣,你往往可能越來氣,這孩子怎么回事?其實這只是孩子的爬行腦保護功能而已。并未他有意識的漠視你的發怒。
還有例如:在我們快銷品行業,經常會有經理/主管協同拜訪客戶,拜訪結束之后,要進行總結輔導。開始時大多數經理都能夠耐心地不斷詢問銷售代表,為什么要跟客戶這樣講,并不斷給到反饋,可是隨著業務代表不斷解釋,部分主管/經理就會直接說,“我認為,你的問題就是沒有做好訪前準備”講完這句話,就默不作聲了。作為旁觀者,此時此時感受到銷售代表面臨巨大壓力。作為管理者給予下屬反饋時,是基于特定任務下的行為和結果反饋,顯然這位主管/經理在反饋時,將行為層次提高到了能力,甚至是價值層次,這時下屬的爬行腦(本能腦)就會迅速啟動,產生逃跑的動作,從而在行為上拒絕表達方式來回應主管,不難想象,如果該主管/經理將反饋再上升到身份層或更高層次,那必然會產生強烈沖突。所以說管理是一種行為藝術和語言藝術,真正踐行這一藝術實屬不易。
同樣教練場景中,教練工作是激發被教練者的潛能從而找到更多可能。那么在教練對話之前,需要照顧好被教練者本人。要能夠滿足被教練者的最基本需求,確認有了安全感后才能建立雙方的信任,這樣才能接下來進行有效的對話。
情緒腦——包裹在爬行腦的外面,在身體結構上被稱為“邊緣系統”用來指代大腦中間部分,也可以稱為中間腦、哺乳腦,這是一個具有5000萬年歷史的大腦,主管情緒與情感,是哺乳動物共有的特點。
情緒腦與情感、情緒、直覺、安全、哺育、搏斗、逃避、以及性行為緊密相關,尤其是其中的情感系統更是愛恨分明的,要么喜歡,要么厭惡,答案只有是或者否,根本沒有緩沖地段和中間狀態。所有哺乳動物都有情緒腦,能把愛、憤怒、害怕等情緒帶到行動中去,情緒腦給哺乳動物帶來了情緒化的生活。
情緒腦特征之一是其反思記憶的方式是由內向外的。換句話來說,它會投入所有的記憶,就像那些事情正在重演一樣。
情緒腦特征之二是它喜歡讓事物維持原樣。當你感到對變化的抵制時,就是情緒腦在控制你的思想。所以當你設想的東西不能完成,如吃著你曾千百次要遠離的點心,或者又一次對你的孩子大吼時,你是不是有毛病,只不過是陷入了原有的情緒模式罷了。
情緒腦特征之三是它考慮問題的方式是“是”或“否”,“對”或“錯”,“這個”或“那個”沒有灰色地帶。黑就是黑,白就是白,黑白之間沒有灰色地帶。情緒腦的基本功能和爬行腦相似,也是在緊急情況下做出反應。情緒腦更關注的是群體、家庭或部落的生存。由于這個原因,當一個人與組織成員朝著整體的共同幸福努力時,情緒腦的作用會發揮到最好。
當你做自己或他人教練時,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把情緒腦和爬行腦在進化中形成強大協作關系銘記在心,當他們感受威脅時,這些有強大聯系的大腦系統就會接管身體的實際控制權。對爬行腦來說,這種威脅是身體上的,而對情緒腦來說,這可能是一種情緒上的威脅。作為一個習慣性的系統,情緒腦關注的永遠是此時此景,關注的是當下和當下的欲望。這個強大的系統與投入式記憶相關,共同阻止了轉化式的改變。應該如何克服情緒腦的慣性,獲得生活中自己想要的東西呢?你要學會充分運用大腦皮層的力量。所以在教練中親和感的建立非常重要!
大腦皮層——就是我們所講的視覺腦和智慧腦,它包括左右腦。為了聚焦未來,完成計劃,實現目標,你就需要運用大腦皮層中的左腦或右腦系統的視覺想象能力。這個視覺腦系統大約出現在200萬年前,與爬行腦和哺乳腦相比,大腦皮層相當年輕。大腦皮層掌控著大腦絕大部份的智力,擁有16萬億相關聯的神經元。憑借它的速度和處理能力,使得大腦比只靠慣性情緒支配靈活一千倍。
請大家隨便拿起身邊的一個物品,仔細思考:這件物品被發明之前,存在于哪里?有人說,存在于上帝的智慧之中,或許這個說法是對的,但是它僅僅是一個觀點而無法成為一個科學的理論,因為它無法證偽。我們說任何一個東西創造出來之前,都必然存在于發明者的大腦之中。現有一個大致的模樣,然后再一點點的完善清晰,最后再根據大腦中的形象被生產出來。因此在做任何事之前,必須在自己的大腦中先看到它。只有大腦真正看到想要的結果,才有可能將這個成果變成現實,這也是我們常說的“以終為始”、“成果導向”。
視覺腦還有那些特點呢?你再看一下拿起的物品,注意你大腦中的畫面,然后使勁的擦掉它。怎么樣,擦掉了嗎?你會發現,不管怎么擦都擦不掉,而且越擦越清晰,這個就是大腦的注意力法則:你越注意什么,什么就變得越清晰。即使你想否定它,它也會越否定越清晰。父母對孩子說“不要跑,要摔跤的”。結果發現,孩子跑的越快,最后真摔跤了。我們知道,其實各種戰略規劃、愿景、目標都是基于這一點。一個有感召力的領導者,一定能讓團隊看到未來成功的畫面,即使它不存在現實之中。此外,視覺腦是極具合作性的大腦組成部分,它會把愿景和戰略路徑視覺化,從而解決團隊中重要的問題。它可以讓你在參與某項活動前先在頭腦中排練,就像你以前可能聽說的一樣,所有事情都是發生在腦子里,然后再發生在現實中。
回顧上面說的三腦原理,我們就會發現,爬行腦是“非彼即此”的大腦,它認為要么就是朋友,要么就是敵人;要么是安全的,要么就是危險的。而情緒腦也是如此,你要么愛我的,要么就是不愛我的。這兩部分大腦非常喜歡安全和舒適,對于習慣性的環境和行動感到舒服。
我們說“每一個行為背后都有一個正向的動機和意圖”。爬行腦的正向意圖是生存,情緒腦的正向意圖是歸屬感,而視覺腦的正向意圖是創造、創新和探索,是聚焦未來,完成計劃和實現目標。
大家有沒發現了解了三腦工作原理,我們之前學過得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和敬業度提升蓋洛普經典十二問就更加容易理解和運用了。我們的教練技術、心理咨詢、領導力、溝通心理學等各種學科的學習和運用也就更加通暢了!
通過對三腦原理的再次復盤,這幾天學習的賦能教練的教練之箭學習邏輯層次的下三層的“術”的運用和上三層“道”的理解。讓我對很多東西豁然開朗!也可以很好的運用到以后日常的銷售管理中以及對他人的積極影響中。真正的做到助他利己!也許每個人都為這個社會盡一份力,為這個星球點亮點什么,這個星球將會無比燦爛!
敦敏星球登陸戰,我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