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看Ray Dalio的Principles(《原則》),我做了部分的筆記。
在提及原則的重要性時,作者提出了5個問題。
問題一:什么是原則?
在沒看Ray Dalio的定義時,我是這么理解原則的:
原則是我們的行動指南,是我們思考事情的向導,它們來源于我們的價值觀。
而Ray Dalio是這么說的:
價值觀是你認為最重要的,“有價值”的東西。而在生活中若想順從自己的價值觀,我們需要的就是原則。原則連接價值觀與行動,它如指引行動的燈塔,幫你成功應對現實生活中的條條框框。
問題二:原則為什么重要?
人生最重要的是選擇,當你面臨選擇時,如果沒有原則的指引,就會變得非常被動。因為你不知道自己珍視什么,自己對選擇無從下手,更不要說實現人生價值了。
問題三:原則源自哪里?
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原則來自于事物的客觀真理,來自于對人性的理解。
而Ray Dalio說,你的原則可以來源于你自己,也可以來源于別人,但前提是這些原則必須跟你的價值觀是匹配的,不然你所謂的原則只會讓你顯得表里不一。
問題四:你生活中有恪守的原則么,都有哪些原則?
很慚愧地說,當我在回答這個問題時,我心是有點虛的。雖然我自認為我生活中有不少的原則,但很多卻還是模糊的。
例如,我與人相處的原則是真誠,不虛假,是尊重他人,善待他人。
但是實際上,我也不是每時每刻都能做到。
而作者說,你的處事原則會決定你的行為準則,當你同他人相處時,你們各自恪守的原則將會決定你們的互動模式,若你們的價值觀與原則能夠達到共享,大家就相處愉快,否則在相處中就會面臨持續不斷的誤解和沖突。人與人的關系中,人們所秉持的原則大都模糊不清。
有一個問題很值得思考,你與你最為親密的人的價值觀是一致的嗎?
問題五:這些原則你認為行之有效么,為什么?
作者說,最有價值的原則通常來自于自身的經歷與反思。
合理情況下,我們的原則是不斷發展的,它們會和我們的核心價值觀越來越一致。
我們面臨兩難抉擇時的糾結,通常是因為我們沒有清晰的原則,或者我們的原則跟我們的價值觀產生了沖突。所以,這個時候,應該多問自己,不同選擇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我更珍視的價值是什么?
用李笑來老師的話就是,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