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打電話是很久以前了吧,四五個月,或是更久,生性懶乏,記日子最不在行,不喜歡精確到毫厘的專業,只享受渾渾噩噩地安于現狀。
電話里聊天的內容我還清楚地記得,嗯,有女孩在追你,“很好啊,趕緊接受啊”,在心頭一震后,我若無其事地說出了這番話。
“你放心,我是不會談戀愛的,我可是勵志要當學霸的人”。
隔了這么久,我一直認為自己的記憶力還好,現在卻始終想不起那次是誰先掛的電話。
“那個,你知不知道麥當勞最近的那個廣告啊”
“哪個?”
“就是那個三十歲之約,要不咱倆…”
“嗯,男主挺帥的,廣告拍的很好啊”
“嗯,對啊”
我有些慌亂,不知道該接些什么讓彼此的呼吸聲不要聽得那么明顯,我還是在害怕吧,害怕下一秒鐘聽到的話會讓自己的心泛起波瀾。
上次如此,還是在大家都雄赳赳,氣昂昂,攜手并進高三時,要去補天殺的數學課的周日不得不讓我在周六晚上早早就睡下,抱著臨睡前再看一眼國家大事的為民之心,你突然來了消息。對話框里“在嗎”兩個字擾亂了即將緊閉的眼睛。
“嗯,說”。我說話從不喜拖泥帶水,甚至多余的“嗯”字都嫌矯情。
“你志愿想報哪個學校?”
“還沒想好”
“那你最想去哪兒?”
“還沒想好”
“哦”
“……”
“可是我媽明天就要沒收我的手機,所以我沒有時間問你了”
后來,你去洗澡,離開手機屏幕前千叮嚀萬囑咐讓我不要睡覺,好好想想,那是我第一次熬到那么晚,為了等你,為了給你答案。
有時,就算給了答案又如何,數學題便有百種解法,奈何人生。
最終,我留在了省內,你去了不算太遠的地方,卻仍舊有著上千公里的路程。
那時,我們有三年未見,卻依舊保持著斷斷續續的聯系,生性不活潑的我自稱這段關系很神奇,你總是笑著附和說,對啊。三年前的同學聚會,我不愿去班級里人云亦云,只是和宿舍的閨蜜一起逛街侃天。也是那時,閨蜜告訴了我你有了喜歡的人,我苦思冥想,最后還是問出了“誰啊”這樣的傻問題。閨蜜難以置信地看著我,戳戳我的腦袋,“你是真呆還是假癡啊,他喜歡你,你不知道啊”,說實話,那一刻,我有些懵,在此之前,我和你并沒有太多交流,僅有的交集便是曾做過同桌,以及每次發下數學試卷時,你都要扯過我的卷子,看著鮮紅的分數嘲笑一番。
后來,高中三年,我們在不同的地方,接觸著不一樣的人群,有了不一樣的朋友。你從沒有再提過那些事情,我也繼續安靜過著我自己的生活。
從小就是乖乖女的我,在父母的干涉下,我的大學坐標還是留在了離他們不遠的地方,而你,仍是打打電話,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天,匯報著自己的近況,躊躇滿志地告訴我你的理想,感慨你曾經差點就和我上了同一所大學的遺憾。
我們的聊天記錄止于多久之前呢,我不記得了。只記得你告訴我你接受了那個女生,不久我就在你的空間看到了合照。
嗯,真的很般配。
你看,當時我就說嘛,你要主動一些,不能讓女孩寒心。
在告訴我你戀愛的消息后,我們再也沒有聊過天,我知道,這樣的朋友關系會讓戀愛中的女孩吃醋。我常不愿發動態,總覺為何要將自己的生活公之于眾,現在的你似乎也成了這樣,又或是已將我屏蔽。
如果你還會找我諞閑,我一定會說,嘿,少年,祝你幸福。
未能說出口的三十歲之約可能只有一次,盡管錯過,你知道的,我不是小心眼的人啊,下個路口揮手,少年,請趕往前方,赴你的白頭之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