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和科室的同事吃完晚飯回來,打開手機竟然看到朋友圈里有一個網(wǎng)友F發(fā)飆了。讓我有一點驚訝,但貌似也是在意料之中。
F是我在微信讀書上認識的一個網(wǎng)友,她樂觀開朗,而且極其勤奮,每天都是正能量滿滿的,而且還積極將自己的一些經(jīng)驗分享給其他人,所以她特意在微信上建了群,她建了多少個群我不知道,我加入的有三個:讀書群、晨型人學習效率群、下班后學習群。讀書群是為了讓大家有好書可以互相分享,晨型人學習效率群,顧名思義就是早上早點起床爭取時間學習,互相勉勵,而下班后學習群就不用多解釋了吧?
剛開始的時候,每個人可真是也挺積極的,讀書群每天都會有人贈書或者分享書籍,晨型群呢,每天早上6點鐘就有人在打卡,下班后學習群也是挺活躍的,反正不是看書就是運動。不過中國也還有句古話叫“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熱情持續(xù)了一個月左右就慢慢開始冷了。很慚愧的是,在這些“曬網(wǎng)”的人里,也有我自己。
F生氣,大概意思就這些人高高興興的進群,把別人的成功打聽了個遍,然后一片喧噓羨慕嫉妒恨,第二天雞血飽滿,第三天堅持,畢竟雞血還有剩余,第四天,還能堅持,第五天,也還能堅持,第六天,好吧,再肥的雞,血也該流盡了。從此生活該干嘛還是干嘛,卻偏偏少了“奮斗”。明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卻還是抵不過自己的惰性,明明是自己的惰性,卻還在找各種借口搪塞別人,那些搪塞別人的借口,慢慢的連自己都以為是真的了。
我與F素不相識,剛開始在微信讀書上認識她的時候,她積極邀請大家進入讀書群,一起學習,說實話,當時我還保留著懷疑態(tài)度。后來發(fā)現(xiàn),她真的很努力,很勤奮,進入晨型群,也只有她風雨無阻,每天早上堅持打卡。也許在外人看來,有點難以理解,都是一些與她素不相識的人,她生氣什么?她管別人懶惰也好,勤奮也好,跟她也沒有半毛錢關系??伤褪怯羞@份熱心,她樂意將自己的正能量分享給大家,也希望大家找到自己成功的小徑。
而因為工作考試的需要,我也加入了一個醫(yī)學群,里面有很多的試題,每天下午4點鐘準時做題。大部分人有空也會在做題時間去答題,如果沒空,便留到晚上或有空的時候再去下載題目及答案。然而也有大部分人,進入了這個群,就安靜的待在角落里,不曾出聲,也不答題,也不下載試題。有一天,群主(輔導老師)終于也發(fā)飆了,那些不曾答題,不出聲的人,你們是來干嘛的?故意霸著位子,占著茅坑不拉屎,安慰自己還是安慰別人?于是重新建了群,讓真正想做題,真正想進步的人去互相進步。
當然,我是沒有資格去批評別人。我自己也經(jīng)常掉鏈子,但我還是每天都告訴自己,要努力,要奮斗。也許我不是每件事都能做好,但我盡量去做每一件該做的事,然后盡量做好。
做好是能力問題,去做卻是態(tài)度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