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分享】0—3歲是嬰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如果進行得早,這個階段是不區分語言種類的。你給孩子輸入英語,他就能接收英語,輸入日語他就能接收日語。也就是說不管你輸入什么語言,孩子都能接收這些語言。而且在孩子中文還未強勢時,給他進行英語啟蒙,在口音上也會純正得多。以后在英語學習的道路上也更加游刃有余。
假如寶寶錯過了這個語言發展的敏感期,并且中文已建立了強勢,再進行英文輸入的話,他們的接受程度會低很多。
所以,0-3歲進行英語啟蒙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而等到3歲以后進行很可能就是事倍功半哦。你會選擇哪種呢?
了解了英語啟蒙的重要性,那么接下來我們需要做些什么呢?
0-3歲這個階段的寶寶在英語啟蒙時,需要家長大量有規劃的、原汁原味的英文輸入和適當的輸出引導。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磨耳朵是英語輸出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
只有通過大量的語音輸入,才能有少量的輸出。而流利的英語表達是需要日復一日地輸入的,悉心地引導、耐心地堅持,才能等到語言爆發的那天。
磨耳朵包括這四種素材:兒歌、童謠、動畫、繪本音頻。通過兒歌、童謠、動畫,磨聽力的辨音能力并培養韻律節奏感。通過視頻,音頻和繪本,磨聽力的理解能力。磨耳朵至少要100個小時的練習,才可以讓孩子的聽力上一個臺階。如果磨耳朵積累到300個小時,孩子輸出就輕而易舉了。
但很多人理解中的磨耳朵就是找一堆素材來瞎聽,或者單單把英文歌當背景音樂給孩子聽,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磨耳朵是一件很系統的事情,并且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做法。磨耳朵做不好,英文啟蒙的收效甚微。這就是為什么很多家長說我一直有給他聽英文歌呀,可這么長時間了他還不會說英文的原因。剛開始著手英語啟蒙的時候,可以把英文歌當作背景音樂來給孩子聽。但隨著孩子對英文語音有了一定的熟悉程度以后,爸爸媽媽們就可以開始給孩子進行精聽了。
泛聽很重要,但也不要忽視精聽。通過繪本或者動畫的故事情節展開進行聽力的輸入,達到精聽的目的。在磨耳朵的過程中,如果爸媽們可以跟寶寶進行親子互動,幫助寶寶理解,會更有成效。比如使用夸張的肢體語言和豐富的表情把歌謠和繪本表演出來。
音頻對年幼的小朋友至關重要,聽音頻的目的不是讓小朋友學到多少,它的主要目的是提供語言環境,讓孩子浸潤式地習得一種語言。在磨耳朵的過程中,我們只需要做到吸引孩子愛上這門語言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