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是一種奢侈品
主人出去打獵,留狗在家看護嬰兒。
主人回來后,看見血染被毯,卻不見嬰兒。
而狗呢,一邊舔著嘴邊的鮮血,一邊高興地望著他。
主人大怒,抽刀刺入狗腹。狗慘叫一聲,驚醒了熟睡在血跡斑斑的毯子下面的嬰兒。這時,主人才發現屋角躺著一條死去的惡狼。
很多事情你看到的、聽到的未必是你想像的那樣!更何況,在我不問,你也不說的前提下,人與人之間能產生多少的理解呢?
有時我總是悄悄的遠離或者躲避某些朋友,即使是剛開始接觸的時候我們無話不談!但是當接觸一段時間后,發現TA的某些觀點和行為與自己的大相徑庭,就會感覺我們之間有種無法逾越的鴻溝,最后只能安慰自己,觀點不同,無法強融,這樣簡單的理由去疏遠他們。回想自己,確實有時候變得不可理喻:在沒有溝通的情況下就去臆想別人的想法和行為,這首先就是一種錯位的開始,又怎能讓自己交到真正的朋友呢?理解才會拉近距離,溝通才會產生理解!
有效溝通才能讓彼此理解的
你或許沒少聽到父母這樣罵孩子:
001. 你怎么總是這樣?
002.吃飯每次都不認真,吃頓飯都要我喂你一個小時。
003.你的字像雞爪一樣。
004.一點禮貌都沒有,快叫人。
005.食野唔做野,做野就打爛野!(請用標準的廣東話來讀這句~)
既然是罵!那就是只是一方表達憤怒,而另一方只是接受憤怒。并未能接受你的觀點和表達的意思。這樣并沒有達到溝通的目的。
這種情況下,我們會發現,自己的孩子還是在不斷的犯錯,而你還是在不斷的發火,如此惡性循環!
而要達到有效的溝通,我們應該首先要和對方達成共識:例如對自己的孩子:吃飯的時候要自己吃,因為你引進五歲;寫字的坐姿要端正,這樣寫出的字體才端正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