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因為賣蠢,小米送了我兩條手環。
是這樣的,我去小米官網挑來挑去,買了條19.9元的手環回家,卻連不上藍牙。正在氣頭上,驚覺這是一條腕帶,不是手環。所以我對著一條塑料腕帶,吭哧吭哧地連了10分鐘藍牙咯……
回到官網一看,小米腕帶19.9元,手環79元(沒貨)。于是家里多了一條無用的小米腕帶。
把這事兒發在微博上,被朋友評價為“蠢得驚動了小米”,小米手環團隊便送了我2條手環。也算是影響力折現。
那已經是3個星期前的事情了。
3周用下來,對小米手環有一些簡單的看法。為了避免被說成是“2條手環買來的軟文”,我先說缺點:外觀平平,再配合上79元的身價,我一度有點不好意思戴。之前那條買來也是給老婆試試的,沒打算自己用,但人家不是送了2條嘛,我也就戴上試試唄。
戴了幾天,發現這手環完全沒存在感。誰都沒注意到我多了一條小米手環,不如國外千元手環那樣亮騷,但也并不掉份。它又不丑,只是造型樸素而已。
那么,小米手環可以為我做什么呢?
1、統計睡眠時間和質量。可能大多數人不需要這個功能,但我的睡眠質量很差,挺想知道每天睡了多久,其中深度睡眠又有多久。之前用手機App來統計,得把手機壓在枕頭下面,容易忘。手環就方便多了。
2、計步……一開始我是沒這個需求的,每天看睡眠時間的時候,順帶會看看步數。看了幾天,居然養成了習慣。尤其是每天達到自設的8000步目標時,手環會振動三次,有微妙的成就感。哪天走路特別多,會刻意去看步數統計,以及在小米手環的微信公眾號里看看朋友排行。這個公眾號和微信運動差不多,有意思的是,我在微信運動里有92個好友,在小米手環里有86個好友,可見小米手環普及之廣。
3、來電提醒,大多數時候用不到,但用到的時候能幫上大忙。比如我這周沒戴手環,手機放桌上,人跑會議室去了,錯過了重要電話,很是后悔,才察覺到手環的好處。
對我來說,小米手環能做的事情就這三樣。簡單歸簡單,統計睡眠與步數的功能每天都會用到。輕輕巧巧一條手環,戴手腕上幾乎沒存在感,價格又這么便宜,為什么不戴呢?
更重要的是,戴了三周手環,仍然有電,估計撐一個月沒有壓力。防水性能也不錯,反正是人家送的不心痛,我故意洗澡時不摘(其實從來都不摘),也沒遇到故障。就這么往手上一套,一個月一充,每天早晚同步兩次看看數據。有幫助,沒負擔。
那么如果是iPhone6以上,手機自身可統計步數,通過微信運動公眾號等應用讀取,是否還需要以計步為主要功能的小米手環呢?我用iPhone5的老婆表示,你給我買iPhone6!我不要小米手環要iPhone6!
另外,如果是小米手機用戶,配合小米手環,好像可以用“抬起手機自動解鎖”功能,據說很受歡迎。還有個智能鬧鐘功能,因為我睡眠質量差,對我沒什么用。
我的個人體驗到此結束,最后是彩蛋部分。
這周去濟州島度假,從餐館吃完飯出來,老婆的手環丟了,只留一條空空的腕帶。急急忙忙跑回去找,發現是拿東西的時候丟在了自己包里,大概被掛了下來。這可是個大麻煩,手環在腕帶上固定不牢,很容易丟。雖然便宜,但丟東西總會有些沮喪。
當天下午坐船從濟州島去牛島,在船上想起這事,我指著她的手腕正打算繼續數落她粗心大意,忽然就愣住了,哎我的手環呢?媽蛋連手環帶腕帶一起丟了。
那時的場面戲劇之極,我的手懸停在半空,食指指向老婆,手腕空空如也。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食指收了回去,扭頭望著茫茫無際的東海,表情呆滯,心情復雜。
為了避免被說成是“繼續賣蠢找小米要手環”,從濟州島一回來,我就去京東訂了2條手環,剛送到家。一條戴手上,一條存著備用,相信我和老婆之間總有一個人會再次丟手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