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8點,坐聽Frank哥的分享——《如何寫出走心的文字》。作為工科男的Frank哥通過2年的時間把自己修煉成一名經驗頗豐的自媒體人。來,引用下十點讀書會的文案,讓你震憾一下,平凡人也有不平凡的時刻:2014年做了一個100天不吃米飯行動,2015年完成了一個100篇原創活動。(也許作為大咖的你,會不以為然,但對于普通的職場人士,數字看起來不多,但真正行動起來卻不簡單)
OK,廢話不多說,我來總結一下Frank哥的分享,如果你也想寫出走心的文字,也一起來學學。
前提:先剖析自己
你的動機是什么,你核心的動機是什么,你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動機比方法重要,換句話說,就是觀念比方法重要。舉個栗子,今年4月份,我一直說要去跑步,但一直沒有行動。后來,在朋友圈里看到立立姐的自拍,線條緊繃,我第一次發現原來跑步也有塑形的效果后,第2天立即開始行動。
行動前觀念:跑不跑步,與我的生活沒啥關系。
行動后觀念:跑步,可以讓我形體更美~OK,馬上行動,今天正好堅持了21天。(每天跑6公里)
干貨一:什么內容最能打動人?
關鍵詞1:真實
這也是2015年最打動我的關鍵詞——真實。尤其是在看金星的書《擲地有聲》中感觸很深:金星敢于直面內心要做女人的想法,并追隨內心成為一個女人。除此之外,在舞林大會當評委,她敢于評價明星大腕的缺點,有理有據,邏輯清晰,條理分明。并因此被冠上“毒舌”的稱呼。這里舉金星的例子,主要是想說,如果你本身就沒有一些真實的經歷,那不可能寫出真實的文字出來。
關鍵詞2:情感
你的文字是否能調動用戶的情緒:悲傷?喜悅?憤怒?共鳴?好奇等……寫到這兒,突然想起李叫獸的X文案和Y文案的分享,以及近日研究今日頭條文章標題的一些收獲。下面直接通過案例來說明,加深大伙的理解:
A.李叫獸——Y型文案 PK X型文案(嗯,顯然要寫Y型文案,正常人才看得懂)
B.今日頭條熱門家居文章分析
關鍵詞3:用心
Frank哥對自己公眾賬號的引語,前前后后共修改了8次,我不禁回想自己的公眾賬號,一次都沒有修改過。這種用心程度顯然是不一樣的。一起來看下Frank哥跌代更新的引語。
個人結合自己在內容運營的經驗再補充下,寫走心文字如何用心,拋出幾個問題啟發你:
(1)是否對文章的標題,反復斟酌,以寫文案的思維進行推敲?
(2)是否注意內容主體的可讀性、連貫性、邏輯性?
(3)是否注重文章的排版:圖文并茂、字號大小、根據不同設備的瀏覽體驗來調整段落之間的間距?
(4)整體編輯完后,是否多次校對?
干貨二:如何表達 才能讓人感同身受?
關鍵點:像朋友一樣去談心
如果你是個管理者,那么一起來回想你與員工的交談記錄。哪種交談方式是有效的,哪種是無效的? 舉個栗子,員工多次出現工作未完成,一到點就不見蹤影。第2天你找他約談。按以下2種方式進行溝通:
A方式:
XX,你經常工作沒完成,一到點人就跑得沒個影了。這是極不負責任的表現,下次再出現這種情況,罰款50元。
B方式:
XX,最近遇見什么麻煩事了嗎?有需要幫忙的地方嗎?
如果如果你是員工,哪種溝通方式會更打動你呢?同樣,寫文章,如果你能像和朋友一樣去談心的去寫內容,那么,就可能拉近你與讀者間的距離,畢竟,在信息碎片化的時代,我們都不愿意看長篇大論說教的內容。
干貨三:如何持續寫出走心的內容?
關鍵點:去經歷,去體驗人生
比較打動我的是Frank的這些分享,瞬間給自己很多力量:
(1)做自己擅長的事,嘗試不擅長的事,然后把不擅長變成擅長
(2)做自己喜歡的事,更要勇于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
繼續來感受下Frank哥的踐行精神,多次跨界的去嘗試,不僅通過微信公眾賬號7K的打賞,更重要的是他收獲了不一樣的經歷。
干貨三:有一個好的價值觀才能團結更多人
前提:要有一個好的價值觀,一個好的初心,才能引發共鳴。
關鍵詞1:舍得
Frank哥對舍得的觀念及分享:不做伸手黨,先舍后得,舍時間、經歷、金錢。比如說,你舍得花時間去嘗試,舍得花錢去報班學習,舍得去經歷你從來沒有經歷過的事兒。
關鍵詞2:跨界
Frank哥多維度的去嘗試,無論是投資咖啡館,還是眾籌,還是學習PM……敢于跨界去嘗試,收獲了不一樣的經歷的同時,可以與不同人進行交流對話,這些經驗,最終形成那一篇篇的文章呈現在你我面前。額,來句老生重談,故事來源于生活。
最后,書籍推薦:
文案類:
《文案創作完全手冊》
《文案訓練手冊》
溝通類: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
《非暴力溝通》
《溝通,用故事產生共鳴》
《拆出你的溝通力》
最后的最后:Q&A
Q1:如何有效管理時間?
A:沒法平衡時間,因為多維度的去嘗試各種事兒,比較忙。(我想Frank哥應該是處于一種極為充實的狀態)
----------------------------------------------------------------------
Q2:100篇文章計劃是提前計劃的嗎?
A:沒有提前計劃,寫到46篇的時候意識到要有個明確的計劃,正好受了戰隼的100天計劃的啟發,并且自己個人也想做一些不一樣的事兒。所以100篇文章的計劃就誕生了。
-----------------------------------------------------------------------
Q3:在經歷不多的情況下,如何寫出走心的文章?
A:經歷不多的情況下,比較難以寫出走心的文章,建議多去經歷,多去嘗試。比如去做義工、去雕爺牛腩面當服務員體驗互聯網產品是怎么做的、甚至把晚上的音頻翻譯出來。一句話:多嘗試、多經歷,才有可能輸出。
------------------------------------------------------------------------
Q4:如何跨界去了解自己未知的事情,增長自己的見識?(原問題有些繞,做了下修改)
A:跨界,簡單理解,就是去嘗試與你現在工作、生活中一樣的事兒。比如,你是個文員,可以去了解一些新媒體運營的事情,或者去咖啡館當服務員,去了解一家咖啡館是如何運作的。
-------------------------------------------------------------------------
Q5:在30多歲轉行業是一種怎么樣的體會?
A:關于轉行,會慎重考慮。以當下的情形來看,不會輕易去轉行,因為在當下的經驗已積累了10年。會考慮轉行的成本。目前處于準備階段,當自己準備充分了以后對于轉行,就不會有太多恐懼。
PS:Frank哥的微信公眾賬號,PMFrank
本文來源于微信公眾賬號:奔跑的艾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