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人問我寫劇本是不是跟寫小說一樣,是天生文思如尿崩?我說不是啊,劇本是有技法的,有套路的。是原生的想法加上劇本應有的邏輯和模式,也就是套路。
那感情呢?
這個問題突然讓我啞然。見過很多身邊的女孩子男孩子,一喜歡人起來,就把百分之百的狀態交付給對方,想生氣就生氣了,想發火就發火了,然后遍體鱗傷的跟我聊,說,胖哥,我愛的太累了。
如果我是情感專家,會告訴你,愛情本身就是一場聰明人的拉鋸戰。誰在某種程度上掌握了主動,誰就打贏了這場戰爭,等著收獲。你平時要注意你的一言一行,要盡量做到喜怒不太形于色,喜歡的程度要循序漸進一點。就像有首歌里唱的,做到《戀愛未滿》。
未滿才會一直讓另一個人有期待。
昨天學生問我電影當中節奏的問題,我說,就是期待與完成期待的過程。好像,跟我們今天的主題有某種共同的特征。
可是故事可以設計、劇本可以套路,感情設計的了么?愛情套路的了么?你總會在不開心的時候急切的想見TA,總會在他沒有記住你生日的時候大發雷霆。有時候TA不接你電話,你會一邊哭著打個不停,一邊用盡心力的完成編劇都無法完成的各種構想——TA這會兒在偷情?在給其他小伙姑娘搭訕?你也想忍耐,可是你做不到啊。你多么期待,可以裝作很淡定的一笑而過,微微一笑,可是你做不到。你的顰笑都瞞不了你內心真實的想法。
有時候你特別想看TA的手機,只因為這是最能了解TA情感真相的辦法。
你想贏。因為你喜歡TA啊,所以,你也學著淡定、坦然,至少裝的這樣。你想做到寵辱不驚,做到不那么喜歡TA,讓TA有危機感、讓TA不要著急得意。可當你一看到TA手機里來了一條異性的消息,打了三個字親愛的,你就瞬間可以把所有的偽裝忘掉,徹底崩盤的歇斯底里。你其實不知道或者忘了,在職場里、在社群里,你也親切的稱你的伙伴為親愛的。
你多么用力的偽裝,有時候都抵不過,TA的一撩,或者一擊。
因為喜歡,是很原生的事情。
公式和套路救不了。即使救了,好像這份感情也變得不再那么純粹了,丟了最值得在意的“原生的喜歡”,贏了又怎樣?
講了這么說,好像我想說,真的喜歡一個人就不要套路。
好像不盡然。
連子喜歡一個姑娘挺久,追了半天兩人才在一起。沒有用什么套路,就是原生的對她好。從來不早起的他每天六點起來陪她練聲,病了背著她到兩公里之外的診所看病,結果他病了,連子就不敢見她,生怕傳染到她。
這樣,姑娘才答應了他。姑娘,明顯段位比較高,沒怎么哭過,連子表現好的時候,她連笑都像是計算過,不好,也就是轉身離開。倒是連子,我總看到平時緩和平順的連子會聲嘶力竭歇斯底里。好的時候,他每天沉溺在甜蜜之中無法自拔,爭吵時恨不得用全世界最殘忍的話割裂對方。
后來,兩人沒了后來。連子跟我說,以后再也不這么用力愛了。我不喜歡連子用的用力這兩個字,而是原生。
你可能會說,姑娘明顯不愛連子呀。誰在喜歡的人面前心如止水啊。可姑娘的舍友跟我說,每當兩人吵架的時候,姑娘也常常在宿舍兀自哭泣。
突然想到韓寒電影里的兩句話,喜歡是放肆,但愛是克制。
在戰術層面,有的人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想做。而真的有的人,是沒有戰術。這兩者存在不同的邏輯。以前有人跟我說,戀愛本身就是一場修行,學習的,就是如何更好的經營情感。我覺得,不做任何的隱瞞的展開自己是沒有問題的,可這應該有一個前提,就是你明白應該怎么去經營感情的基礎上,再保持原生的自己。而不是像連子那樣,本身不知道情感本身是什么的時候,就把自己毫無章法的“對他好”,美其名曰是因為愛變得貪嗔癡傻。比如,他病的時候,問過姑娘真的那么不想見自己么?他吵架的時候交流過對方的感受么?沒有,都沒有。這好比,一個是武藝高強的高手,用不用套路的招式行走天下,而另一個不過是無知者無畏。
感情面前,無畏比無為可怕多了。
克制的情感說起來也比較簡單,就是兩個人都是彼此獨立的個體,在情感面前,硬生生的粘連在一起,需要更多融合的元素,比如交流、比如溝通、比如給彼此空間,這些不應該叫套路、更是一種彼此的尊重和接受。不要用套路去騙取感情,更不要把無知當個性、當任性、當隨性所欲,而是在尊重情感本身的屬性基礎上,接受和相信自己原生的情感表達。
想起我開篇寫的劇本邏輯。是原生的想法加應有的邏輯,感情好像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