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三遍閱讀法,在2小時內閱讀完《加速》,并閱讀書中某一個片段,用RIA法進行拆解輸出。
一、閱讀時間記錄和分析
1、掃讀:10min
2、 速讀:80min
3、 精讀:20min
有進步的點:
掃讀的目的性更強,學著用影像閱讀法,快速翻閱書本,整體瀏覽全書,關注書中的加粗字體、圖片等。
待改進的點:
1、設置時間限定,反被時間限制。Forest沒有按時到點提醒,一不小心就忘記了時間的存在而精讀起來,導致前半段的速讀耗時較長。第三遍精讀時,總忍不住看時間的進度。
2、沒有合理分配三遍閱讀的時長。邊速讀邊做筆記,導致速讀速讀較慢;速讀部分整體耗時較長。
二、用RIA法拆解閱讀片段
R部分:閱讀片段
特定弱點攻破法,顧名思義,就是逐一擊破。當我們發現自己再難以提高時,可能只是那項技能中的一兩個組成部分在妨礙我們,而不是所有組成部分都在妨礙我們,問題是到底是哪些呢?要明確到底是什么讓我們停滯不前,然后設計一種練習方法,專門來改進那個特定的弱點。
比如,我們發現自己的手臂力量還不夠,就可以選擇舉杠鈴來消除這個缺點,相比之下,跑步對手臂力量影響不大,我們就可以減少跑步的練習。
I部分:重述知識
我們在學習某一項技能,經過前期的快速積累以后,漸漸地,我們選擇的提升方式不再給我們帶來新鮮感和成就感。比如說運動減肥,僅僅選擇了一種運動方式——跑步,初期有成效,但過一點時間反復練習之后讓身體形成了習慣,適應了我們頻率,反而停滯不前。跨越停滯階段,可以采用特定弱點攻破法。因為有時候我們練習到了一個瓶頸難以提升,可能只是一兩個組成部分在妨礙我們,可以專門、專項來攻克。
例如在減肥中,可以針對自己比較難瘦下來的部位(如大腿),找到相關運動方式,進行專項訓練、減脂。
A1部分:過去的經驗
每天晨起練聲和每日60s朗讀。我已經堅持一兩年了。在今年上半年的時候,忽然看到了堅持的成效,周邊的朋友和同事都夸我普通話和語言表達方面有進步,但是最近又有種裹足不前的感覺了。而在行動營每日晨起練聲中,莘茹老師指出我的發音問題,基本上都是關于尖音,以及平翹舌問題。自己在進行普通話練聲打卡的時候,也明顯感覺到自己在平翹舌相關課程打卡時比較吃力,但還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沒有專門、專項進行提升訓練。因此,老毛病還是永遠的硬傷。
A2部分:行動計劃
針對尖音和平翹舌這兩個大短板進行專項訓練。
1、在9月4日前,收集匯總之前在徐潔老師課程(喜馬拉雅、情感訓練館)中提到過關于這兩項提升的課程內容,進行反復回聽和反思。
2、找到這兩項相關的訓練文本以及其他內容,在9月4日前,列出每天具體的小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