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愛輕松的關系,無論是友情還是愛情。
我們共知,人向來如此,終究是趨利避害的物種。
我總說,合得來我們走一程,合不來大家好聚好散。請千萬不要拖拖拉拉,當斷不斷。或許我比較自我,從不敢將自己的情緒寄托在他人身上,自然也不會去期待他人的安慰。當然,也不會指著他人說,你該怎樣怎樣,你該如何如何。
我不期望他人,自是不愿他人要求我。
友情都是在時間的長河里自然形成的。它的形成,往往是自然得不像話,像無聲的細雨,在你發現它之前就已經存在,無需多說。
有人說,友情經不起虧待,更經不起消耗。相識了三年的好友,原來總是敵不過時間與距離。
我們互訴過,掏心掏肺;我們笑過,酣暢淋漓;我們吵過,氣勢洶洶;我們鬧過,雖不歡卻未散……認識三年,身旁的人來來往往,走走停停,我們依舊如初,一路看風景。
“不變如我和你”,我從來覺得就是形容我們倆的。很多人經常說,距離產生美,距離遠了,其實就不美了,一點都不美。
我曾經將這樣一段話送給她:
在我們眼所能見耳所能聽的這個世界,上帝不會將我的手置于你的手中。這些,我都已經答應過了
這么多年,我很幸運成為你最大的分享者,每一次見面,你從不吝惜把你內心豐溢的生息傾注于我的杯 。
我的固執不是因為對你任何一樁現實的責難,而是對自己個我生命忠貞不二的守信。你甚美麗,你一向甚我美麗。
從前一直有人認為癡心者見悅于癡心者,以后會有人認知癡心者見悅于明哲者。我們不會一起墜落,我們總要一個癡心,一個明哲;一個人偏情緒,一個人偏理智;有人落的時候,也有人拉。一切似乎本該是這樣。
到后來,癡心者哭訴,看不慣這樣的明哲者,受不了自己傷心需要安慰時對方的長篇大論,道理大段。
或許,我們都講不清是誰的錯。明明自知兩個人之間出了問題,明明看出矛盾已經累積了不少,可就是很累,累到不想解決,只想逃避,只想說下次聊。她說你不該逃,她說這樣適得其反,她說你總是這樣,我已經太習慣了。
她習慣這樣的我,卻仍是受不了這樣的我。
那句,你這把想隨風飄散的沙,我握不住,也舍不得揚。我不知該如何回。她說她在我面前就像一個孩子,在他人面前好好的理智,在我這卻就是不由自主的想任性。我該感激的啊,有這樣一位姑娘,選擇無條件的信任你、依賴你、都是你。在你需要時,她總是在,除了安慰你,她幾乎可以幫忙解決一切瑣碎。這個人,三年前就已經認定了你,從起初的客氣,到后來的互訴衷腸,再到彼此牽掛。如果一切順利,我們還要當彼此的伴娘,老了還要一起曬太陽,笑出滿臉的皺紋。
后來呀,時間與距離摧殘。想也不能找,找也沒有用。
很久很久以前我就覺得,自己已經不再需要那么多朋友陪伴在身邊了。
或許隨著成長,我早就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而你的好友也很可能沒有辦法陪在你的身邊。我們或多或少,會過上四散天涯的日子。就像你和你的家人,或多或少也不再像從前,可以在彼此身邊那么久。
我知道。我早于她知道。
我也不想去改變,因為我知道我自己也是這樣。
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離開一座城市,去另一座城市,告別自己熟悉的生活和朋友,只身前往。
我知道的,你在未來的某一天,也會做出相同的決定。
年輕時我們覺得自己的精力無限,于是認識很多人,去很多地方,每段友情你都舍不得放手,而那些不適合你的,你也偏要鉆進去。
你覺得所有的感情都像一望無際的沙灘,永遠看不到海洋的盡頭。
可老天偏偏給你的生活做減法。
拿掉了你的一些朋友,拿掉了你的一些夢想,更糟糕的是,他拿掉了你的一些精力。
你看世上那么多放棄,其實都是一句“我累了”。
我不知道我們何去何從。
我珍惜這段友誼,我不愿改變這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