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說來慚愧,就在去年年底,我做了一件在別人看來稀松平常,在我卻是破天荒的事情:
我去商場買衣服了。
這在從前是不可想像的,倒不是因為這衣服有多貴,而是在商場買衣服本身,對我就是一個挑戰和突破。
我在淘寶買過衣服,在天貓旗艦店買過衣服,在開在超市賣場旁邊的小專賣店買過衣服,卻獨獨沒在商場買過衣服。
因為我的心底始終有一個聲音在說,商場的衣服多貴啊,可不是我這樣的人能買的。
我的媽媽,就是那種典型的買衣服只買幾十,上百的都覺得是大價格的勤勞持家的婦女。她最喜歡去的賣衣服的地兒是縣里的金城商廈,衣服款式一應俱全,賣的卻是白菜價。
她經常說的就是,穿那么好的做什么,好的穿在我身上別人也以為是孬的。言下之意她配不上那么好的衣服。
不過,自我畢業之后找了一份“體面”的銀行的工作之后,她開始支持我買“好一點”的衣服穿,因為她覺得我的圈子變了,有必要和周圍的同事保持一致。
2
然而,就像從小被施了魔法一樣,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改變不了自己對商場里的衣服的那種誠惶誠恐的感覺。
我大學畢業后的第一份工作在一家國有銀行,單位里的老員工基本都是長輩,有一次一位很慈祥的阿姨很誠懇地建議我買點好衣服穿穿,說小姑娘就該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那時雖然有了自己的收入,卻依然不敢揚眉吐氣地在商場消費,買來的衣服多是網上淘的,品質可想而知。
后來在周圍環境的熏陶下知道了一些品牌,便開始在天貓旗艦店買衣服,買打折的搞活動的所謂的“大牌”。
只是那樣的衣服我從未試穿過,也無從知曉自己是否真的適合,只是覺得大牌的便是好的,照單全收便是。
結婚之后和老公逛過很多次商場,但也只是“逛”而已,真正下手去買衣服的時刻幾乎沒有。
每次老公問要不要買點兒什么,我就心虛地說好像也沒什么要買的,然后卻偷偷地記下商場里的衣服牌子再到淘寶里去搜,看有沒有對應的旗艦店。
是的,我從不愿在商場讓別人看出自己的購買意向,我只是走馬觀花一樣地“瀏覽”,從不細問,不光明正大地翻看價格,更不會試穿。
我害怕營業員追著自己介紹,害怕她們識破自己的心虛,更怕在自己看了衣服的標簽默默放下以后收獲的別人的眼神。
是的,就是這樣,在商場大方看衣服買衣服這樣的事情,在別人看來是常態,于我卻難如登天。
3
想起不久之前在玩具店看到的一幕,一個小女孩看中了一款看起來特別漂亮特別高貴的洋娃娃,想要把她帶回家。
她的媽媽看了一眼價格之后說,這也太貴了,咱們買不起,去看個便宜點的。
說著便拉著小女孩去看了旁邊的拳頭大點的毛絨玩具。
就在這時,另一個小女孩牽著爸爸媽媽的手進來了,也看中了那款漂亮的洋娃娃。
結果第二個小女孩的爸爸媽媽二話沒說就給買了,小女孩高高興興地抱著娃娃回家了。
我永遠忘不了第一個小女孩當時的眼神,有羨慕有茫然,有不解還有失望。
她的媽媽在帶她離開玩具店的時候還一再跟她強調,爸爸媽媽掙錢很辛苦的,咱不能跟別人比,能買個小一點的玩具就已經很不錯了。
看到這里,我常想,在這個小女孩今后的人生中,她將如何去評判自我的價值,將如何從心底里覺得自己高貴。
4
說這個例子,不是為了宣揚父母們要大方地給孩子買東西,而是當你不能買的時候,你是以什么樣的說辭去向孩子解釋。
你可以解釋,媽媽今天錢帶得不夠,改天等你生日了咱們再來把它帶回家吧。
或者,這個娃娃咱們暫時還買不了,不過媽媽會努力工作的,爭取早點把它買來送給你。
即使拒絕,也一定要給孩子希望,讓她意識到愿望是可以用努力實現的。
一定不要在孩子的心里埋下自己配不上的種子。
我們買不起,我們吃不起,我們穿不起,我們用不起,我們住不起。
我們只配得上用便宜點的。
從小埋下的自我認知的種子,將影響我們一生。
即使若干年后讓你自輕的條件已經不存在了,卻依然改不了自己骨子里的膽怯。
5
我們很喜歡和孩子談錢,并用錢來衡量一個人、一件物、一件事的價值。
我們要敬佩這個人,因為他很有錢;這是個好東西,因為花了很多錢;你應該做這個事情,因為很掙錢。
這樣的后果便是,沒有錢便會自卑,有了錢很可能目空一切。
無論哪種結果,都不利于培養出一個三觀正常、精神富足、寵辱不驚的人。
養育孩子,一定不要早早地用金錢來衡量身邊的一切。
買了孩子夢寐以求的玩具,不要特意告訴她,這個很貴的,花了爸爸媽媽好多錢,你可一定要好好珍惜。咱家錢不多,要省著點花,不能跟別人家比。
甚至于,我們都無需向孩子強調,爸媽賺錢很辛苦的,我們一定要節約。
是的,我們確實需要節約,但并不是因為賺錢很難,爸媽很苦。
我們只需要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會很努力,在你們小的時候給你們好的生活。等你們長大了,你們自己也要很努力,才能保證今后有更好的生活。
永遠從正面去引導孩子,給孩子希望,強調努力的作用,這是我們父母需要持之以恒去努力的地方。
6
三十年后的我終于狠狠心犒勞了一下自己,發現在商場買衣服其實也沒想象中的那么難。
我驚奇地發現那些衣服的價格只要不是太離譜的,咬咬牙自己好像也能承受。
原來多年的“自己配不上這么好的”的印象在自己心里已經根深蒂固,即使后來憑著自己的雙手,完全可以負擔商場的花費,卻依然對這件事情本身懷著深深的恐懼。
好幾年前,一篇《我奮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的文章紅透網絡,引起了千萬人的共鳴。
如今我很想說,我活了三十年,終于敢和你們一樣在商場買衣服了。
這對于我的意義絕不在于買衣服的途徑和品質發生了變化,而在于在自我認可的道路上又前進了一步。
從此我可以大大方方地走進商場,自自然然地挑選適合自己的商品。即使不買,也是因為不喜歡不適合,而不是因為覺得自己配不上。
哪怕自己真的掏不了那么多錢,也依然會坦然地覺得自己值得擁有。現在買不了,以后也能買得了,只是需要一個過程而已。
從肯定自己值得擁有好的東西,到值得獲得別人的愛和尊重,再到強大的自我價值感的建立,這是我們走向自我強大的必經之路。
這等于是對自己說,你配得上更好的生活。
是的,我們需要相信自己生來高貴,就像相信自己生來就有人愛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