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2016年的最后一天了。在這一天,我要來做一件每天其實都在做的事情,回首過去,尋覓未來。
千帆往返都在心中留下了印記,具體的事情都待在它該在的位置,就不用像翻洗腸子一樣去羅列了,來談談心里的話吧。
回想15年,我最大的變化就是從務虛向務實轉變,開始去理解實在的深意,而不僅僅局限于虛無的玄妙。伴隨著這一變化,那之前幾年的陰云都在呼吸吐納之間遠去了。到了16年,我在務實的道路上繼續前進,走得更遠了一些。仔細看,現實存在仍舊散發著魔幻的氣息,在這種氣息之中,我開始更多地關注當時當地發生的事情,關心這個世界實實在在的變化,不讓自己置之度外。盡管清楚這一切終將過去,但也積極地去面對它,去觀察到底發生了什么,它為什么會發生,又有可能會造成什么或長或短的影響。在層出不窮的事情中,看到它們的彼此影響,感覺世界是一個整體,每一件事都與我息息相關。
這一年大家向往或者不向往的遠方,在某些風云際會的時候,似乎距我們格外的近。但是時候一過,又會發現遠方依舊遙遠。我在心中裝下了一個“遠”的概念,明白萬物與我都有距離。我保持著這種距離感,卻不離它們遠去,而是盡可能地向它們靠近,去感受它們的存在,去直面愁云慘霧,去迎接燦爛霞光。
我依舊在有和無之間,但是不再那么痛苦,而是更加坦然。在這個公眾號的第一篇,我依舊用最輕快地語句,把那個有無的矛盾寫了出來。當你能夠將一件事說出來,或者寫出來的時候,其實你就已經離釋然不遠了。
我的釋然,放在這個公眾號里面,就是一開始定下的那句話:“方向不明的老實記錄,是謂‘私民記’”。我沒有什么明確的傾向性,如果真有那么一個,那就是拒絕麻木,多動腦子。就是說,你可以從認知開始一步步往前走,并最終懷疑認知本身,但是你不能跳過那一切步驟,什么都不做,直接給出否定答案。雖然結論可能是差不多,傻逼和聰明人可能都說思想無用,但是對于思想而言,結論從來都沒有那么重要,過程才是關鍵。
我老實地一步一步去走了,最后覺得如果可以,把一切交給自然,盡可能不用自己所謂的聰明去改變它。當然,暫時還不可以,因為我還不死心,不甘心把自己交給傻逼來蹂躪。目前的情況就是:我反感道理,但依舊在講道理;想要無欲,但依舊癡氣不改;想要接受,但依舊在給自己更多要求;想要灑脫,但依舊在為一些事情糾結。
這大概是我未來很久都會持續的狀態。好在我對此感覺很好,我的頭腦很清晰。
道理早就被人們講得差不多了,但是這個世界變化很快。要身處其中過得舒服,還需要關注更多具體的東西。2017年,我將邁進人生的第二十個年頭,盡管在人生的前十幾年,我已經把自己樹立起來了,但是要學的知識還很多,要想的事情也不少,要做的也要趕緊做了。人活著,只有樹干在世界上插著是不夠的,還要長出更繁密的葉子,以便老了可以看著自己飄落。
2016年就要過去了,我很懷念它。2017年就要來了,我也很向往它。最后,我想對每一個人——公民,也是私民,對,是你也是我——說一句:希望我們的世界不要太亂,希望我們在未來的一年里,活得很精彩,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