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年歲漸長的緣故,看到小孩兒,就滿心的喜歡,喜歡小孩兒的咿呀學語、嬌嫩肌膚、稚嫩聲音、天真神態……
滿滿的愛意彌漫心間,如清露滴入靜水,水波一圈圈蕩漾開來。
人來到這世間,不就是來體會愛與被愛的么。
孩童時期得到足夠的愛,長大后才會有滿滿的愛散播、傳遞吧。
01
生活里見到的幾個小畫面
公園里
清晨步入公園,長長的水管上許多小孔,滋出一排排小水柱,陽光照耀下,細細密密的小水珠歡快地蹦跳著,滋潤著花、澆灌著草、濕潤著空氣。
一個三口之家,年輕的爸爸在水柱前停下,邊把手放在水上玩,邊招呼兩歲左右的小男玩“快看,多好玩!”
小男孩很快玩到不亦樂乎。
邊上的媽媽嗔道:“還教著玩水,看衣服都濕了?!?/p>
餐館里
一位媽媽帶著三歲左右的女兒,步入餐館時,屋頂到有燈,光柱傾瀉在地上,形成一個圓圈圈。
“看,這個可以這樣玩。”
媽媽把手放在光影里,擺出小鳥飛飛的樣子,鳥兒很快就要振翅高飛。
小女孩得到啟發,用手映出影子、擺各種造型、踩著光影跑動。
小孩兒的想象力可真是豐富,一旁看的人早已笑了。
雪后初晴
雪在陽光的照耀下,消融成一彎彎小水洼。
聰明的媽媽,給孩子穿上厚厚的的小皮靴,仼由孩子踩水玩。
也有一種媽媽,會緊張兮兮地管束小孩子,別踩水啊、別弄臟鞋子啊、別……噪聒不停!
下班路上看到
一對母子,小男孩胖胖的,也就小學一、二年級吧,背著大大的書背,焉頭耷腦的。
那做母親的女子,不歇嘴地數落著,還揮舞手臂,捶一下肩、又戳一下頭。
面部表情憤怒扭曲。
大街上人來人往,絲毫不顧及孩子的心理感受。
回家說不行嗎??!
02
她們的成長歲月中滿滿都是愛
民國時期張家有女四個:元和、允和、兆和、充和,個個出息得不得了!父母留給她們童年最日常的畫面是:每天一早吃過飯,張家四姐妹就往大花廳里跑,上午讀書,小姊妹搖頭晃腦地讀《史記》,學《孟子》,朗誦白話文。下午唱戲。由母親陸英親自教她們唱《西廂記》。書房前有兩棵白玉蘭樹,花色一紫一白,風一吹,紫的白的花瓣隨風飄落。書房里有姐妹們最美好的記憶。
梁啟超對自己孩子的愛,言傳身教之外,一生之中給子女寫了400多封家書,家書中反復提到一點:“你們須知你爹爹是最富于情感的人,對于你們的愛情,十二分熱烈?!彼麑λ凶优缄P注、欣賞,讓他們感覺自己特殊。這樣的父愛無疑是一種巨大的力量,注入孩子的生命,滋養出自信的花朵。梁啟超的九個成年子女個個成才,可謂中國近代史上最成功的爹。
03
有一個研究計劃
1938年,時任哈佛大學衛生系主任的阿列·博克提出了一項雄心勃勃的研究計劃,打算追蹤一批人從青少年到人生終結,關注他們的高低轉折,記錄他們的狀態境遇,點滴不漏,即時記錄,最終將他們的一生轉化為一個答案—什么樣的人,最可能成為人生贏家。
人生贏家的標準十分苛刻。贏家必須“十項全能”,歸納出幫你邁向繁盛人生的有:自己不酗酒不吸煙,鍛煉充足,保持健康體重。以及童年被愛,共情能力高,青年時能建立親密關系。
研究結果告訴我們,人生成功的關鍵是“愛”。
……
愛是陽光
愛是雨露
愛是生命存在的意義
愛中成長起來的孩子,自信滿滿。
正如
春暖,花才開得嬌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