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蓮花山歷險記

蓮花山

海豐蓮花山脈是嶺南四大山脈之一,這里是山脈主峰,海拔1377m,有著粵東第一高山的稱號。她層巒疊嶂,翠綠相間,云霧繚繞,森林密布,堆疊而起,擁有著“雄、奇、險、秀、幽“自然風光特色。

那一年,為了更親近感受蓮花山的層巒疊嶂,翠綠相間,云霧繚繞,森林密布,堆疊而起的自然風光。幾位同事相約去登海豐的蓮花山,沒想到這次的經(jīng)歷,登山的過程是那么驚險又有趣,這樣的經(jīng)歷一直讓我難忘。

那一天,是冬至前的一個休息日。那一天的天氣,還屬于南方小城的深秋初冬的季節(jié),天氣依然的秋高氣爽,穿著一件長袖秋衣剛剛好。同事中有位比較資深的登山愛好者,他組織著這次攀登海豐蓮花山的活動。本身對于這類戶外活動,認識不深,但也是感興趣的,有著這樣的機緣,況且有好朋友的參加,這樣的活動更是增添樂趣與意義。

那一天,八點正我們八個人就到達了蓮花山山腳下,我們從度假村后面往燒烤場方向,其中的一處山腳下上山。那位資深的登山愛好者,曾經(jīng)登上蓮花山主峰。這次,我們都推舉他為帶路人,他說之前他們不是從這個地方登的,而是從另一處山腳下登山。聽說,從那一處的腳下到山頂,有著明顯又簡便的路徑,經(jīng)過四小時左右就可以通暢無阻的到達山頂。

對于熱愛登山運動的他,熱愛開拓、尋找新的路徑,也許那樣明顯、簡單的路程,沒有半點挑戰(zhàn)性,太過平淡、太過單一。因此,今天我們就跟隨他開拓新的路徑而出發(fā)。

我以為,從哪處山腳下出發(fā)都可以到達山頂。原來,只是我以為而已。

一踏入蓮花山山林中,周圍都是青山綠樹。初初見到只是一些高矮不一致的樹木,有些又特別瘦小,腳下青草遍布,有些植物長得有半個人高。走著走著,周圍的山路有些變化,那一段有些平坦,這一段又有些陡,隨著路段的變化,那坡度也是增加明顯,再過一段更是陡峭了。我們只好手腳并用著,用手拉住或抓住身邊最近的樹木借力著,但有些樹木看著是挺立的,沒想到一拉或一抓,整棵樹就都在你手上,初初可被嚇一跳,原來它早已是枯萎、枯干了。

這一路段,我們體會到名副其實的爬山,因山體太陡,我們真的是用手用腳來爬的。記得下山的時候,經(jīng)過這段,我們是坐著,用屁股挪動著。下山的速度又有些快,而那些樹枯死的多,隨手所抓到的,都相當于空的,這樣下山有些危險。因此我們都只好坐下來,一步一步挪動著下山。

前進的路上,雖沒有明顯的路徑,但我們情緒都是有些興奮,沒有路,就由我們來開荒路吧。那種開荒者、開拓者的心態(tài),一直讓我們有些興奮,情緒有些高漲。

一直以為,山一直都存在著像樓梯那樣一層一層的坡度,正如我們在山腳下望上山頂,那山是從低到高,那坡度明顯的、有順序的,從低到高。

其實,只有爬過山的人,才知道,山里另有一番天地,深山中也許是群山起伏,峰巒重疊,迂迥曲折,水隨山轉,空谷寂靜。不但有樹木、有青草,有野花,有藥材,有山珍,還有山洞、山崖、山澗、山溝、山泉、斷崖……

走了一個半小時,我們經(jīng)過了有樹木密布的路程,爬過有些陡、比較陡和陡峭的山坡,走過幾處個黃沙土的路段,還經(jīng)過了幾個轉彎。

走著走著,前面突然就沒了路,原來前面是一處斷崖,往下望不知有多深,因下面長滿了樹木、植物。路的右上方,是近似于垂直的山石,從那山那石攀登過去是不可能的,跳崖下去更是行不通。

帶路的那人,開始尋找著路,我們就在原地休息著。過一會兒,他們回來了,原來再往前轉彎,那近似于垂直的山石,有處地方凹進去,僅僅可以容一個人爬著過。過去了,下一層的山坡與這一層有兩三米左右的高度,但經(jīng)借助登山繩索,可以到達下一層的地方,安全著地,往前又是茂盛的森林。

這時候想原路退回去,那是不可能的。大家情緒還是那么高漲,這只是我們遇到的第一個有些難度的挑戰(zhàn),對于我們來說,這樣的挑戰(zhàn)是刺激又有意思的,我們都想用著實踐經(jīng)驗去克服一個個的難題。大家的意見一致就是前進,繼續(xù)前進。

帶路的那人和另一個人,先爬過那凹處,看著他們輕松完成,真羨慕。因此,自己內心是有些恐懼、害怕的。就那么一個凹處,右邊是堅硬的巖石,左邊是不知多深的斷崖,那寬度、高度只僅僅容一個人趴著,一步一步挪著身子過,一個不小心,左邊是不知多深的懸崖,后果真不敢想像。膽小的,面對此時此景,臉色有些蒼白,身子有些抖。但大家就像事前約好一樣,都沒有說一句膽怯、退縮的言語,反而口中說出激勵、鼓舞的話語。

我們身上背的行李都一一先遞過去,大家一一接著從那凹處挪著身子過去,就連身高一米九,體重有兩百斤的那位同事都安全抵達了。大家松了一口氣,因為他體型太過巨型了,大家有些擔心他過去的過程中突然被卡住。過了這凹處我們又借助著那登山繩索,來到下一層的地方。對于我來說,這又是特別新奇的,總覺得只有專業(yè)的登山人員才用上這登山繩索。今天,自己有幸用到,那感覺好像自己是專業(yè)的登山人員一樣,那自豪感油然而生。

大家繼續(xù)前進著,腳下所踩過的地方都是茂盛的青草,眼光所望到之處都密布的樹林,陽光都穿透不過,光線竟有些暗。好像不是往高處走了,而是向更低處走去了。走著走著,突然眼前光線明亮,原來我們走到山崖邊了。前方是斷崖,已無路可走,只好再擇路而行。原來,這處是崖邊,的確比之前低些,望過對面的山,清晰的看到對面,清晰的看到是上仙人洞的那條上山的觀光路。

一直以為,爬山的過程就是從山腳下一直往上攀登,一直往上,最終就是山頂?shù)倪^程。原來,不是這樣的。山之深,山之廣,山之高,山之繁,有些路是可以通往高處的,有些路卻可是通往低處或是低谷或是斷崖。只有經(jīng)歷了,才明白,爬山的過程不是那么簡單、單一的。

經(jīng)過一番尋找,探索,我們聽到水聲,并循著水聲尋找到水流。我們找到一處從高處流下的水流,水流兩旁布滿著石頭,有點像小溪。水流不多,石頭卻多,大的小的,圓的方的,遍地都是。因水流不多,不太豐沛,只是潺潺而流著,我們踩著這些石頭輕松來到對面。從這些有些光滑、有些青苔的石頭,可以判斷出,這里的水曾經(jīng)也是豐沛、澎湃過的。

沒想到,時間已是接近中午,大家就在這里休憩、吃午餐。經(jīng)過,幾小時的跋涉,大家都有些累、有些困、有些饑餓。看到這清澈的山泉水,大家情緒都有些愉快了。大家紛紛捧著泉水,洗洗臉,脫了鞋,沐沐足,這又清又冰又涼的泉水,一下子就趕走了大家的疲勞和勞累。我們就著帶來的干糧、水果、水,簡單的填充著肚子。大家都不敢放開大吃,目前的位置遙望著山頂,還是那么遙遠,況且路徑又不明顯。什么時候能到達,或是能不能到達,或是晚上是否要呆在這深山中這夜。這些不確定的因素,困擾著大家。因此,所帶的干糧、水都紛紛自覺的備留一些。

停頓休息過后,大家又起程了。這處也算是深山腹中了,看著山峭壁之上松木蒼茫,峭壁之下澗水潺潺,那景色可美麗。走著走著,就像是進入原始森林。這里的樹林沒被破壞,有些植物,長得特別旺盛,青草藥品種也特別多。有位懂得中草藥的同事,看到這些珍貴的草藥,格外興奮。拿出備好的袋子,摘采著。看著他戴著草帽,背著背包,又拿著登山拐杖又拿袋子又摘采著藥草。我們都笑他是一位深山采藥農(nóng)。看著這些藥草,他就像看著奇珍異寶一樣,貪婪著想采多些采多些。慢慢的,他落在隊伍后面,我們只好邊走邊等邊催他走快些。

突然,傳來他驚恐的聲音,說看到在他左前方有黑熊。被他這么一喊叫,大家都有些驚恐,認為這深山野嶺之中,什么樣的動物都有可能出現(xiàn)著。如果我們面臨的是一只黑熊,那該怎么辦?黑熊看著樣子都是兇狠、可怕的。它的奔跑速度又是那么神速。我們八個人,也許有些人能跑得快,但肯定有些人是跑得慢的。那……這樣的想像是多么悲泣,多么恐慌,越想心也就越慌。

大家都停止前進的步伐,反而是往那位采草藥同事方向而來。我們看到他,他指著那黑熊的方向,幾個眼力格外好的同事,一看,就哈哈大笑起來了。原來那黑熊只是疑似黑熊,是一塊比較深暗色的,有點熊模樣的巨大巖石,看到的是這樣的事實,大家紛紛都松了一口氣。

被這么一驚嚇,大家更加謹慎小心。不知不覺我們走入一處茂盛的樹林,這里的植物長得旺盛又密集,又長得高,比我們身高還高出許多,一走進去,人就像被淹沒一樣,被吞沒似的。沒跟緊前面的人,幾步就看不到前面的人,只聽到聲音。這樣情況很容易掉隊,很容易走散、走丟。遇上這樣情況,大家謹慎著,大家互相關照著,兩三人,走一起,一個接著一個。

走出了這處小森林,我們來到比較空曠的山坡上。從這望向主峰還是它依然還是那么聳立,那么遙遠,主峰高插入天際。望著四周,眼睛所望到之處都是山巒連綿,松林蔥翠。要前進,只能從這個山坡,下去,前面又是一個低谷,又是一座茂盛的森林。

前方又是什么樣的路況,又有什么的困難等著我們,讓我們挑戰(zhàn),我們無從知曉。但時間已來到下午兩點多了。早上那種熱情高漲的探索、挑戰(zhàn)的心態(tài),此時此刻差不多蕩然無存。前方的路還是那么長,那么遙,那么遠,又是那么不明了。

大家都停下來商量著,討論著。最終,為了大家自身安全設想,大家都同意不冒然前進,原路折返下山。

只有原路折返才是最明智,也是最快速到達山下的方法。事實也明證這點。那天六點多我們全部人安全走出蓮花山,又回到初初登山那處山腳下。此時的天色已暗下來,平安無事的站在山腳下,望著那蓮花山主峰,心態(tài)更加不一樣,能比平時更真切的感受到它的神秘,它的聳立,它的雄偉,它的峻峭,它的直插云際。

在回程的車上,大家像小鳥那樣歡快的嘰嘰喳喳著,聊個不停,你一句我一言。各自說著在山上的那些經(jīng)歷,那些感受,那些體會。

來到飯店吃飯,其中一位同事從車上拿出了茅臺酒,據(jù)說是珍藏幾十年的,都說白酒能活絡筋骨,今天大家都筋疲力盡了,大家都建議每個人都要喝一些。不懂喝酒的我,當時也是喝上了幾口,喝過之后,我的感覺就是,原來白酒是那么醇香那么可口的。后來,也喝過了不少的酒。才知,只有那天的白酒,那天的茅臺酒,才是那么醇香與可口。

那次登蓮花山,直到今天,已過去了好多年,但那次登山的經(jīng)歷,卻一直在腦海中深刻著,仿佛就像昨天剛剛發(fā)生著。這樣的經(jīng)歷,讓我難忘,讓我銘記。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1 什么是投射性認同? “投射性認同”就是,我認定你應該怎樣對我,然后我把這個認定的東西投射到你身上,而你認同了,...
    Daisy達西閱讀 877評論 0 1
  • 令月寂閱讀 143評論 0 0
  • 排版留白藝術是一種當下比較流行的排版形式。其簡單、美觀的排版,為讀者帶來更加舒適的閱讀體驗。那怎樣才能用排版留白藝...
    每次單機閱讀 1,518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