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偉娟 焦點網絡初級5期 洛陽 堅持原創分享第166天(2017.11.4星期六)

《再品“焦味”》

學過數學的都知道“兩點之間,線段最短”。但生活更像語文,理性的東西往往被感性化,恰恰是這種含蓄的、感性的語言,品味之后讓人頓悟。“焦點語錄”與語文何其相似,今日,再品“焦味”語言,更覺其味無窮!

“不以改變為目的,才有改變的可能”。我們想改變孩子時往往帶著極其明顯的目的性,容易引起孩子的防范,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所以,遇到孩子有問題,上來就談解決是不可行的。你為了省時間,以為直線最近,誰知道,鬧了半天,才得到一個挺諷刺的經驗——“繞彎最近”!直奔主題,難以解決!若“先談情,再說事”就好得多。有句歌詞唱得好“心中有情,情像小溪水,怎叫妹妹不把你追隨!…”你看,戀愛過的都知道,感受到對方的情,才能想“追隨”!人同此心,情沒到,說再多都枉然。因此與孩子談事之前,心中得有情,這個情還得讓對方感受到。你說你相信孩子,你理解孩子,但是孩子感受不到等于零。那怎樣才能有情呢?第一,傾聽他的話,第二,真的相信他,真的理解他。第三,感受他的感受。第四,少講道理。因為“理越多,情越少”!第五,說話靠心不靠嘴。所以,“問題不是問題,你怎么對待問題才是問題”,“每一次問題的出現,都是契機——孩子改變的契機,家長成長的契機”。少嘮叨,嘮叨,把孩子僅有的內疚之心弄得蕩然無存!表示肯定,表示理解,每一個負向事件背后都有正向的意義,先讓壞的暫時存在,好的多了,壞的就少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