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又懶又忙,成功似乎成了順其自然的事

范爺之所以是范爺,

因為她性感大氣,高冷中透著魅惑

陳漫之所以是陳漫,

因為她讓范爺成了范爺。

陳漫,大凡是了解時尚圈的人都多少對這個名字比較熟悉,即便是偶爾看一眼雜志、瀏覽些攝影作品,對于陳漫這兩個字,也不會覺得特別眼生。

她是當今中國最貴的攝影師,幾乎為所有的當紅明星都拍過照,是國際舞臺上備受追捧的特約掌鏡人,她的攝影作品是時尚產品的最后一道包裝,曾多次獲得各種國際榮譽獎項,作品《宇航員》是英國博物館列為的永久珍藏品……

陳漫的每一張照片都有個人風格的烙印,叛逆的表現中多了很多“陳漫式”的時尚,儼然她的名字就代表了一種別具一格的攝影風格。

外界稱她為“攝影大師”、“東方哲學的傳播者”、“國際視覺藝術大師”等等,而陳漫自己,這個80后大女孩兒,更愿意稱呼自己為會拍照的北京南城妞兒。用女孩兒形容陳漫,一點也不過分,雖然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但是她的身上依舊能看到女孩們才有的不羈和單純。

-------------

要了解這個特立獨行的大妞兒,還得先從北京南城北京前門大柵欄旁邊廊坊二條胡同里那只老鼠說起。

當時陳漫一家就生活在那個胡同里,有幾只老鼠成日里走街串巷,好巧不巧的,有一只胖老鼠,那天逛到了陳漫家里。那時陳漫只有兩歲,老鼠進門一看,原來是個走路還不穩當的小娃娃,便放下心來,大搖大擺地開始到處找吃的。

然而從小便喜歡觀察的小陳漫,看到老鼠并沒有哭鬧,反而是把老鼠的樣子記在心里,然后畫在紙上,她可能還在想:“等爸爸回家了就告訴他是紙上這個小東西偷偷跑進了咱家,還吃了媽媽買的餅干”。

沒等爸爸回來,這張畫著老鼠的紙就被媽媽看到了,心里有一腔夢想和抱負的陳媽媽從此認定,這孩子有繪畫的天分,緊接著就把只有兩歲的陳漫送去了少年宮開始學畫畫,從此,也奠定了此后這個姑娘與藝術的深刻緣分。

-------------

青春期的陳漫,有著比一般同齡人更強烈的叛逆和不羈,但是她卻完美繼承了父親在藝術方面的優秀基因,在繪畫方面的天賦日漸突出,并因此順利進入了中央美院附中學習,那段中學時光,陳漫過得自由自在。

中央美院附中對學生的管理較一般中學要松懈很多,也許是不愿拘束這個藝術種子們的天分,學校對于學生成績和日常考勤并不是很重視,也正是因為這個,逃課、睡覺、看球賽成了陳漫的中學日常。終于要高考了,第一次高考成績太差,只好復讀。第二年,她藝考專業課成績排第一,但是文化課成績使她與心儀已久的中央美院失之交臂,只好去了中央戲劇學院攻讀舞美專業。

一向自由慣了的陳漫對于中戲的“嚴格管理”很難接受,準點熄燈、按時早自習……這對于她來說簡直就是煎熬。陳漫決定退學重考,再經歷一次高考,是她在深思熟慮之后想要做的一次鄭重的折騰,果然生命還是在于折騰,這一次,陳漫終于考上了中央美院,不過,她要在那里開始專業地學習攝影,一個能與人交流的專業。

從小學習繪畫的功底、積攢多年的美學基礎以及異于常人的藝術天賦,讓陳漫一下子成了學校里的風云人物,教授對她更是十分器重,以至于還是大學生的她就已經開始屢獲大獎,攝影事業開始用順風順水作為誘惑,向她拋出了橄欖枝。

2003年陳漫擔任《VISION》雜志封面攝影師,當時擔任雜志藝術總監的張丹,是她中學時代逃課時認識的愛打籃球的陽光帥男,也是她的男朋友。上任后,借著男友或多或少的關系以及自身的實力,陳漫要為大腕兒拍照了,第一個大腕兒是名模春曉,這個第一次,陳漫很重視。

-------------

為了拍春曉,陳漫特地借了一臺相機,造型、構圖、光線等都是她仔細考慮過的,但是這精心準備的第一次并不完美,問題出在了她特意借來的相機上,照片洗出來之后全是空白。沒辦法,只好跟春曉重新約定時間,再拍一次。也許是因為第二次合作比較熟悉了的原因,無論是春曉的鏡頭表現還是陳漫的攝影技巧都發揮的特別好,成片出來后則是皆大歡喜。

陳漫的攝影作品善用后期,也正是因為這個,給她帶去了不少煩惱,“藝術家覺得我不是藝術家,攝影師覺得我不是攝影師,我就夾中間了”。雖然是修出來的圖,陳漫發揮在照片上的藝術功底不能被湮沒或者否定,那個階段,陳漫一個月只拍一張照片,一個月中漫長的時光都被用來精雕細琢照片里的每一個細節,自然照片后期處理的效果更多一些。

宇航員

她創作的《祖國萬歲之宇航員》系列是為了紀念中國載人航天第一次成功,這幅作品還被英國大英博物館收藏,作為永久珍藏品。

后來,她拍了越來越多的明星,但更多情況是,有越來越多的明星希望由陳漫來為自己親自操刀上陣攝影。在陳漫的鏡頭里,我們熟悉的那些明星們多了一種不同以往的氣質,性感、神秘、張揚、放縱、莊嚴、華麗……從她的照片里,我們能夠看到那些熟悉的臉上散發著不同往日的個性。

她親手將當年的“金鎖”變成了如今氣場強大的高冷“范爺”;氣質獨特的周迅在她那里成了古怪的精靈;天后王菲也變得淘氣又虔誠。

-------------

如今,陳漫的作品不再過分注重濃墨重彩的后期修圖,而是更愿意呈現出返璞歸真的狀態,用她的話來講,就是在真實面前,所有技巧都不值一提。藝術來源于生活,也終將要回歸到生活中,然后融于生活,陳漫這位攝影大師的成長之路剛好證明了這一點。

當然,作為中國80后一代,作為中國炙手可熱的新銳攝影師,陳漫還肩負著傳承中國文化傳播東方元素的責任和理想,她已經開始將中國元素運用到她的作品當中,這也讓她的攝影作品在西方成為了“獨樹一幟”的存在。在陳漫看來,80后一點,是中國將物質理想轉變為現實的一代,從這一代人開始,人們更趨向于拒絕一成不變,更喜歡嘗試,也愛挑戰。

一個北京胡同里長大的大妞兒,從最初那個天賦異稟的繪畫少女,到國內頂尖的時尚攝影師,她在匆忙地節奏中簡單地保留著自己的單純。

她說,

“生活中我是個特別忙的人”

但是

“我是北京典型的特別懶散的那種性格,超級懶。其實我這個人沒什么生活目標,全都是事情逼成現在這樣,我也不是個很有計劃的人,基本上是被推到今天的”。


本文圖片來自花瓣網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