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來源于生活。對寫作者來說,生活中蘊含的諸多樸素道理值得琢磨,它們對寫作同樣適用。
做人貴在真誠。寫文章貴在真,真情實感最打動人。不論是小說、詩歌、散文還是雜文,作者都要用一顆真心去創作。要想感動讀者,首先要感動自己。這就要求我們在生活中要培育自己的情感,既要熱愛家園,還要關注人和其他。就像海子詩中所說:“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從明天起,劈柴喂馬”。
寫作是一件艱苦的事。而且,不是所有熱愛寫作的人都能成為作家,即使成了作家,作品也不一定暢銷。所以,要放下名利之心。不要渴望通過寫作來發財致富。寫作更多的是訓練人養成和自己對話的習慣。通過寫作,人會慢慢了解自己。如果通過寫作能改變自己、成就自己,那么我們為之付出的努力都值得。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很多事情都需要堅持。寒窗苦讀,方能金榜題名;十月懷胎,終于瓜熟蒂落。寫作并非一蹴而就之事,我們要通過閱讀建立語感,通過學習技巧提高作品質量,通過勤學苦練精進老道。在這條路上成功的人多是能堅持到底的人。寫作就如同馬拉松,跑完全程的不是那跑得最快的而是那耐力最強的。村上春樹最讓人佩服的地方也許是他的堅持精神。“在長達四分之一個世紀里,日日堅持跑步,各色各樣的思緒從心底涌起……”。堅持寫,我們才能打開思維,學會構思、布局。堅持寫,我們才能發現短板,及時補充知識。也只有堅持寫,我們才能找到方向,形成個人的寫作風格,獨樹一幟。
生活中,人要有包容心才能與他人處好關系。寫作也需要一顆包容心。在這個自媒體盛行的時代,每個寫作者都可以“我寫我心”,只要不觸犯法律和道德底線,每個人都有言論自由。每讀一篇作品,我們都要善于發現它的優點、學習它的長處,取他人之長,為自己所用。
另外,為人處世需謹慎。寫作也要下筆謹慎。我們要對自己的文字負責。讀到我們文字的人希望獲得正面積極的能量,所以我們要用文字去傳遞溫暖、善良、美好的情感,爭取讓別人因為自己的文字而快樂而振作乃至更好。我們無力改變世界,但是我們可以在小范圍內傳播真善美。
生活中除了用法律法規、職業道德約束我們的行為外,還離不開自我約束,也就是自律。寫作是一件非常私人化的行為,沒有人刻意監督我們這個行為。作為一個寫作者,我們要學會管理自己。從自發的閱讀到主動的寫作,寫作者都要做到。如果說他律是外在的約束,那么自律就是內在的激發。我認為,任何一個有成就的作者都是有自律精神的人。賈平凹是典型的例子,他對自己要求高,基本上每年要拿出一部像樣的長篇。真因為他善于管理自己的寫作行為,他做到了。
寫作無捷徑,寫作無止境。我想每個寫作者若是領悟了某些生活道理并將它們和寫作聯系在一起,一定會有比較大的進步。畢竟我們是一邊生活,一邊書寫。寫作就是對生活的記錄和總結,同時也是詩意的提煉和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