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VXPLO互動大師:國內唯一一家利用云技術做設計工具的公司。用6年時間自主研發了一個交互設計工具,擁有國內外50多項專利。
孟智平:VXPLO互動大師創始人、歐洲愛立信技術顧問
為什么小編要采訪互動大師vxplo的創始人孟智平?
小編之前做新聞,每天都要接觸大量的專題,這些專題,不是說內容有多么新,多么吸引人,而是在于它的表現形式新穎。當你厭倦了報紙雜志,你會發現,現在新聞客戶端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HTML5專題,這些專題的共同點是內容簡潔明了,形式炫酷新穎,隨手分享到微博或微信,還能顯得你這個人關心時政牛X閃閃。
現在做內容運營,時常將內容為王四個字掛在嘴邊,在我看來互聯網內容的價值就是“言之有理、言之有據、行之有效”的信息。網站內容同時滿足這三點,受眾才會“買賬”。在做好內容的同時,還有個更重要的工作是探索內容更合適的表現形式,對我而言,我不懂技術,不會設計,要做一個看起來高大上,還適合移動端分享的HTML5專題,難度不小,因此我知道了vxplo互動大師(以下簡稱VX)。
在我自己的工作范疇中,VX幫我做內容的表現形式。而在產品經理和交互設計師的工作范疇中,VX就是拯救他們于水火之中的救星,因為可以不用寫代碼、不用做轉格式素材、不用考慮兼容問題的來做交互,瞬間拯救技術白。
小編采訪互動大師vxplo的創始人孟智平的目的是什么?
明確說就是:剖析一個成功的產品怎樣從無到有,怎樣面對機遇與挑戰,怎樣定位用戶與痛點,怎樣規劃與發展。
PS:直到采訪完孟老師之后,小編才猛然發現,孟老師不僅做出了一款優秀的產品,而且市場營銷能力同樣優秀。關于小編的一些敏感問題,他總能機智的應對,做出對vxplo最有利的回答。
一、 vxplo產品來源
問:?什么樣的機緣讓你發現這個需求,并決定做這個產品?
答:06年在瑞典,我有個朦朧的想法,由于當時正是互聯網視頻爆火時期,我就琢磨怎么借助flash讓視頻的素材走到網頁上來,做個視頻交互。當我把這個想法跟國內的搭檔說了之后,得到他的全力支持。而恰好在06年html5開始出現,但沒有成型。我一直是一個行動派,想了就開始做,于是就走上了邊做邊想的視頻交互之路,10年我們發現flash已經不能適應手機的發展,就轉戰到了html5領域,立志做一款基于html5的互聯網交互編輯工具。
14年底隨著手機運行速度的加快,瀏覽器的飛速發展,微信微博等社交產品的出口開放。我們覺得這是一個合適的契機,于是在研發了8年之后,VX成功上線。
去年正好合上手機的運行速度比較快,然后瀏覽器發現比較快,還有就是又了微信的出口,之前是做好了東西沒有出口,現在做好了東西以后,出口就直接放到手機上,非常好,我們是生產內容發,生產之后還有地方可以投放出來,這個產品的邏輯就OK了。之前做東西根本打不開,運行速度慢,現在越來越快,跟原生的應用差不多,所以就慢慢的不斷完善產品,社會也在不斷進步,其它的硬件,軟件,相關的都在不斷進步,正好我們的產品可以用上,內部和外部環境都OK了,產品就要爆發了。
問:通過什么樣的方法讓您的這個想法變成現實的?
答:方法只有一個:邊走邊想,邊想邊走。
首先要敢:就是敢放棄、敢上手,敢邁出第一步走。
其次是:在走的過程中要不斷“想”。?我很清楚的知道我們要做的這個產品是一個全新的產品,國內國外都沒有參考原型,我們將遇到的問題也是想象不到,而解決問題就是一個不斷“想”的過程。這個過程走的很艱辛但也很扎實,我們獲得的許多專利,就是通過不斷的遇到問題解決問題得來的。
在想法變現實的過程中,我認識到越是做底層的產品,對上層的改變就越多,攪動市場就越大,困難也越大。而且沒有原型參考,我們做起來的速度非常緩慢,基礎的產品花時間會很長。但好處是一旦成功,產品生命周期就比較長,比如ps就火了25年。
總結來說就是:方向要正確,遇到問題就不斷解決。
問:在研發vxplo的過程中,什么是最困難的點?
答:幾年下來,遇到了成千上百的問題,最難的問題是產品結構。
VX的產品框架,類似于一個小型的操作系統語言。比如我們編輯一個H5頁面,
什么時候做什么事情,點什么地方打開什么,什么東西需要隱藏,都是靠一套語言邏輯去控制的,而編寫這套邏輯語言就是最麻煩和最花時間的。
我們都知道計算機有很多種語言,比如C語言,JAVA等,而我們做這個產品就是自己要發明一整套語言,這套語言是要專門用來描繪交互過程的,這個我覺得是最困難的,但這個東西很多人聽不明白,就像做飛機的發動機,乘客感覺不到發動機對自己有什么影響,再比如我們打開一個電腦,類似于CPU,,CPU對電腦的影響,其實我們也是沒有關心的。
問:?做vxplo花8年的時間,為什么沒有想過放棄?
答:第一點在生存上,一個創業公司若沒錢吃飯,租地方,找員工,那肯定死定了。我們一開始很節約,一是我們有很多專利,可以申請補助,再就是我們還是會做一些與交互相關的項目,掙研發資金。
第二點跟每個人的追求,性格,以及搭檔的合作是分不開的。當你非常專注在做一個事情的時候,好像時間的流逝會變快,8年的時間一晃而過。而且我們沒去琢磨這個東西要花多少錢,以后要賺多少錢,我們全部的力量都去想怎么去解決問題,怎去把這個東西做好。
第三點是這個項目給我的感覺是對的,既然我一開始就想好要做,那么還要不要做就不是一個問題,我是一個很干脆的人,我覺得這個事情是對的,這個非常重要,那我就會做,并且堅持做。但我覺得這個事情不對,那我也會立馬不做了。之所以沒想過放棄是因為這個項目一直讓那個我覺得是值得堅持的!
第四點是我不怕我的項目掛掉。我想過這個產品沒做出來,”死”了之后怎么辦。創業公司其實都該想想這個問題,如果你做這個產品不成功,你是不是能夠接受這個事實,接下來你是否還找得著工作,能夠養活自己。我覺得我是可以接受的,實在不行,我還能找到比較好的養活自己的方法。
最后一點是我有一個好搭檔,他與我見證了團隊建立、擴大、縮小,他陪我走過了這么多年,有他的支持我從沒想過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