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課題研究課程過關作業:
說起做課題,自己也算有點小經驗,但也不能算很有經驗,2018年曾經誤打誤撞主持了一項區級課題,2020年又作為核心參與了一項市級課題,均已順利結題,但是這兩三年自己多次申請課題,都是以失敗告終,這讓我的自信心備受打擊,也對課題產生了敬畏之心。于是選擇新網師課程的時候,我毅然決然地報了課題研究這門課,希望通過自己的學習,能更新對課題的認識,在課題之路上走得更好更遠。在中小學課題研究課程里整整沉潛了一年,通過深入學習,對課題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也提升了自信心,今年五六月份在撰寫省、市、區級課題申報書的時候思路清晰了,難度降低了,速度變快了,迎來了新的轉折點。嚴格意義上來說,其實我是一個比較理性的人,感性的文章自己總是寫的不是特別的好,很多時候,一些語言無法說出口。所以我也只能夠比較理性地來梳理自己本學期在課題研究課程中的收獲。
一、明確了課題中的對應關系,學會了分析。
特別喜歡這樣一句話“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而我想將后半句改為“研究不負用心人”,這句話可以說是我的真實寫照,正是“用心與研究”一路引領著我前行。
回顧這一路走來,著實不易,且行且珍惜。作為非師畢業的老師,還在與教師不搭邊的單位呆了兩年,進入學校后也沒有受到比較專業的引領,一路走來純屬“野路子生長”吧。因為自己不甘心一輩子就這樣混下去,因為自己不甘心教學上無為無能,因為自己不甘心就這樣永遠被邊緣化,所以我開始利用網絡向外學習,實現自我閱讀與寫作的成長之旅。我感覺自己是幸運的,這一路走來,遇到了很多貴人,而我最幸福的是邂逅了課題研究,遇上了胡老大。
曾經的自己每次一寫到課題申報書,到底應該如何著手完全沒有任何思路。正是因為不會,就更想有所突破,于是從去年開始一直沉潛在課題研究課程里,期待能有所蛻變。
在這學期里,我采取的是重點針對、各個突破的方針,沒想到效果特別好,不過,這也得益于胡老師的統籌安排,本學期作業是非常有針對性的,,能夠從重點內容進行突破,比如課題申請書中最重要的三部分內容:研究目標、研究內容、研究思路三個方面作為一次單獨的作業,降低作業難度,提升作業質量。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對于自己不理解的內容進行逐一突破,比如一開始的時候對于文獻綜述不是很理解,便反復聽課,將文獻資料的查閱作為重點,從外國文獻有哪些渠道查閱,國內文獻怎么梳理觀點入手,最終以自己想要做的課題《基于思維發展的小學語文大單元整體教學研究》作為練手對象,進行操練,寫出來的文獻綜述第一次得到了領導表揚,也讓自己更有信心。特別是重頭戲研究目標和研究內容,我把之前的筆記翻出來讀,把今年的課反復看,還查閱了無數的資料,看了孫濤老師和李沖鋒教授的課題書籍,反復將例子和理論進行對照,一遍遍讀,一個個過,最終梳理出自己理解的模板,然后再到課題中去實踐,通過這樣一輪輪下來,我發現能基本掌握了撰寫的方法,也明白了研究內容是對研究目標的細化,可以多于研究目標,做到了一一對應。尤其是本學期作為義工,在改作業前的會議,胡老師用大家寫的案例進行點評,讓我們明確改作業的標準,也明白自己作業的問題,再用這種新的視角去看研友們的作業,頓時覺得自己的個人能力得到了提升,能再較快時間內明確問題、精準分析。
其實,在我看來,課題研究如同解謎,每一個概念、每一個數據都有其獨特的意義和位置。以前,我常常對這些關系感到困惑,但經過多次的實踐和摸索,我開始明白每一個元素在整個系統中扮演的角色。這不僅讓我對課題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更鍛煉了我的邏輯思維和分析能力。每當遇到一個新的挑戰或問題,我不再是盲目地探索,而是能夠迅速找到關鍵點,進行深入的分析。
二、懂得了如何將輸入轉為輸出,也更關注輸出。
“費曼學習法”有這樣一種思維,“用輸出倒逼輸入”,這是一套可以快速搞懂自己原來不熟悉的知識,而且可以學習得更全面,更深刻的學習方法。
在我們的學習過程中,輸入和輸出是兩個不可或缺的環節。輸入,即我們獲取新知識的過程;而輸出,則是我們運用所學知識,將其轉化為實際能力的過程。過去,我常常過于注重輸入,而忽視了輸出,導致知識雖然積累了不少,但實際應用能力卻不盡如人意。通過實踐“費曼學習法”,我深刻認識到輸出對于學習的巨大推動作用。
首先,輸出倒逼輸入的方式讓我更加專注于學習。為了確保自己能夠清晰地傳授知識,我必須首先確保自己對其有深入的理解。這促使我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專注,對知識的掌握也更加扎實。我不再是盲目地吸收知識,而是有針對性地、有目的地學習,確保每一分努力都能得到回報。
其次,輸出讓我更加注重知識的實際應用。單純的輸入往往只會導致知識的死記硬背,而通過輸出,我能夠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工作緊密結合,真正做到學以致用。這不僅增強了我的實踐能力,也讓我對知識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記得那天接到任務的時候,胡老師就告訴我,要通過輸出倒逼學習,這是最好的學習方式。在這次小課的準備過程中,我確實深刻體會到了這一點,準備的過程中我查閱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在閱讀、吸收、內化的同時明確了本次分享的主題是:一個關鍵、兩種材料、三大要點——教學成果的提煉與申報,正如一本書中所講“檢驗自己是否真正了解某些知識的最好方式是教會別人”,為了讓別人聽懂我的內容,我需要逐步講解,劃好重點,用好例子,于是在確定主題后,我反復讀材料、看視頻,最終明確用國家級成果獎的例子來輔助我的講解,按照明確什么是教學成果獎,如何擬好成果名稱,撰寫好兩份材料(成果報告和成果申報表,二者之間有何異同)等等,一遍遍反復思考,一遍遍反復琢磨,直到自認為沒有什么問題才罷休,這種從輸入到輸出的過程,不僅加深了我對知識的理解,也讓我更加自信和從容。
可以說這次的學習促進了我主動自發、由內向外地學習,而我也將把這一點貫穿今后學習的始終,讓自己通過不斷的輸入和輸出,獲得更為扎實的知識。
三、聚焦了今后研究的重點研究方向,專注地沉潛。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很容易被各種誘惑和繁雜的信息所分散注意力。但真正的深入研究需要我們聚焦、需要我們沉下心來。
在以往學習的道路上,我覺得自己涉獵的領域過于廣泛,心理咨詢師學,班級管理學,書法、課題、兒童教育、家庭教育、文本解讀、微課制作等等,非常廣泛的內容,但最終什么也沒學精,難以深入。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這次課程研究的學習經歷也讓我意識到,只有將精力聚焦在某一明確的研究方向上,也就是課題研究上,才能夠真正做到專注地沉潛,深入挖掘知識的寶藏。
首先,明確的研究方向為我提供了清晰的學習路徑。在學習過程中,我意識到涉獵廣泛并不等于深度學習。只有選擇一個明確的方向,才能夠集中精力、深入探索。這讓我能夠在該領域不斷挖掘,逐漸建立起自己的知識體系和見解。未來兩個市區級課題,將靜心思考如何去開展,讓成果惠及更多人。
其次,專注于某一方向讓我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學知識。當我專注于某一領域時,我能夠更深入地思考、探索其中的問題,不斷深化對這一領域的理解。這種專注的學習方式讓我能夠更好地掌握知識,并將其應用于實際中。或許經過這學期的學習,我對課題仍然有很多不明白之處,但我將且做且思,以實踐促進反思,以反思提升自我研究意識,讓課題研究之路越走越好。
此外,明確研究方向也讓我更加有目標地學習。有了明確的方向,我就能夠制定具體的學習計劃和目標,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這不僅提高了我的學習效率,也讓我更加有動力去實現自己的目標。課題的研究無盡頭,還有很多大咖的著作,我仍未好好拜讀,通過這樣的學習,接下來將把學到的與實踐相結合,深入去學習。
總之,通過這次學習經歷,我深刻認識到聚焦明確研究方向和專注地沉潛的重要性。這不僅讓我在學習上取得了顯著的進步,也為我未來的發展提供了明確的方向。在未來的學習中,我將繼續堅持這一方法,努力在所選領域中深入挖掘、不斷進步。同時,我也希望我的經驗和感悟能夠啟發其他學習者,共同探索學習的奧秘和無限可能。在這個過程中,我可能會遇到很多困難和挑戰,但正是這些困難和挑戰,會鍛煉我的意志和能力。而當我真正深入到這個領域中時,我發現這個世界原來是如此的廣闊和深邃。從今往后,我將專心沉潛研究,課題研究路漫漫,吾輩將上下求索,期待未來,我可以在課題之路上越走越遠,讓課題之花越開越盛,取得更多的成果,做有溫度的課題研究,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換而言之,2023年是自己最幸福、最幸運的一年,因為遇上了一個人,進而遇上了一群人,讓我開啟了自己課題研究的新生,我想2014年需要繼續跟隨,專心沉潛,未來我會讓自己的課題研究上再上新臺階。星光不問趕路人,研究不負用心人,相信未來我一定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