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知道新海誠,是因為《秒速五厘米》,我想每個暗戀過的人都會被里面一個畫面所感動到。
花田暗戀著同班同學遠野。有一天,正當花田想和遠野表白的時候,放學回家的路上,剛好看到火箭發射,這樣一個激動人心的場面。如果是相愛的兩個人一定會激動的相擁到一起。
可是,遠野一直看著遠方。那一刻,花田終于知道了,遠野心中沒有他,于是,沒有對她表白。
“我好像有點明白了為什么遠野和其他人看起來有些不同
與此同時,我也終于清楚地意識到
遠野并沒有注視著我
所以那一天,我什么也沒對遠野說
遠野雖然很溫柔
雖然非常的溫柔
不過,遠野他一直在看著我的身后
看著我身后那更遙遠的某個地方
我希望從遠野身上得到的東西
一定無法得到
即使這樣
即使這樣
我想,不管是明天,后天,乃至更遠的將來
我也依舊會不可救藥地喜歡著遠野
我一邊在心中思念著遠野,一邊在淚水中進入了夢鄉”
這樣一個細微的小動作,將一個暗戀之人的心,表達的淋漓盡致。有些事情,放在心里就好了,當你非常明確的肯定不可為,得不到,的時候。
生活中多的是這樣的時刻。新海誠并沒有夸大其詞去向我們描述什么,而是用了一個這樣小的細節來提醒我們,日常的遺憾,真的只剩下遺憾。并沒有主角光環而得到美好的結局。
而這部電影除了暗戀的心酸之外,應該另外一點就是相愛之人的越走越遠吧。
貴樹喜歡明里,明里喜歡貴樹。漫長的思念終于在一個雪夜爆發,得來一個相愛的機會。
一趟電車。
一場雪。
一對人。
最終卻抵不過時間和空間的距離,導致分開。
新海誠向我們表達,期待是美好的。寫信是美好的,跨越風雪,不見不散,亦是美好的,每個相愛過的人,都會懂。
具有同樣表達手法的還有《追逐繁星的孩子》。
原來我一直追逐的,不過是寂寞啊!
這是女主最后發出的感嘆。因為一個吻和一次救亡,而愛上一個人。就算跨越三界也想找回那個人。
電影中,孤單的明日菜,父親早逝,母親是護士,太忙而沒有時間精力去照顧她。她唯一的愛好就是跑到高山上,用一塊寶石當做二極管,來收聽音樂和電臺。
有一次,收聽到了從死亡之地--雅戈泰發出的聲音,當她和瞬結緣。但是這時候,瞬的壽命已到,他只得囑咐神靈之貓來告訴明日菜:“好好地活下去。”
明日菜當時根本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直到她經歷了巨大的生死冒險,才最終明白,平凡的生活里,到處充滿著幸福。
這個故事很老套,禁忌之戀,直到命快沒了才明白幸福的含義。
也許每個人都不知道幸福是什么,可是唯有你失去的時候,才會真正的明白吧。
12月2日,新海誠的新作《你的名字》上映,據說在日本時候的票房就直逼宮崎駿的《哈爾的移動城堡》,在中國地區上映三天就拿到了3億票房,火爆程度可想而知。他的電影帶有濃重的
“作者電影”的特色,有著濃厚的生活氣息,很多都是實景構畫。地鐵、櫻花、云海、天橋、電車等等。他自己也曾說,非常喜歡關注日常生活中的美好。
他的畫面精致,每一幀都是一幅海報的質感。電影中的臺詞更像是散文或詩歌。
時間帶著明顯的惡意,緩緩在我身上流逝。--《秒速五厘米》
我們之間即使互通了一千多條短信,彼此間心的距離也僅僅靠近了一厘米。《秒速5厘米》
生死門雖繁星燦爛,但活著的人才是最重要。--《追逐繁星的孩子》
隱約雷鳴,陰霾天空,即使天無雨,我亦留此地。--《言葉之庭》
在距今已經很久遠的那一天,我們就約定好了重逢。我知道,我會找到你。《云之彼端,約定的地方》
無法傳遞的愛情,命中注定的錯過,經常在新海誠電影中涌現,但是(這不算劇透)《你的名字》據說是以喜劇結尾,聽說和作者現在的幸福生活有關。
所以說,遺憾終究有,但美好總會如約而至的,你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