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牙泉是一灣月兒似的水,清澈明亮,落在這沙漠里就彌足珍貴。讓人驚訝的是,湖岸上寶塔邊,竟有一排高大的胡楊,心儀已久神往之,去年在新西蘭,導(dǎo)游說這是胡楊,拍了許多照片,然而那不是。胡楊是生命力的象征,虬勁的身姿,顯出抵御風(fēng)沙的力量。眼前的胡楊,樹葉兒正綠,將來一定要欣賞那金黃的神采,不知會是哪個秋?
? ? ? ? 說起沙漠,由風(fēng)畫出來的那條弧線,有一種滑過心頭的美,跟駝鈴的悠揚比,她是如此的寧靜安詳,跟飛沙的飄忽比,她是那樣的端莊肅穆,跟藍天的白云比,她顯得雍容華貴,跟峻峭的山峰比,她是順暢的柔美,或可跟她一比的,是飛天長袖的舞姿翩翩。這一條弧線,得給她取一個名字,就叫沙漠之弧如何?
啊,沙漠之弧,真令人驚艷!莫高窟158窟,這一尊臥佛,從腰胯到腿一線相連,不正是沙漠之弧嗎?唐代佛像描著三撇胡須,說明佛是男性,觀音菩薩有32化身,不過觀音娘娘這個叫法分明是稱呼女性的。如來應(yīng)該是男性吧?要不然孫猴子在其指間撒尿豈不更加荒唐!然而凡所見之如來佛祖,雖然方面大耳,但是慈眉善目更像是女性,這一尊臥佛,體態(tài)分明是女性。就像黃金分割和S型曲線一樣,沙漠之弧莫非正好切合了人類審美那敏感的癢點?臥佛神態(tài)安詳,雙目微閉,似睡非睡,度向涅槃,因為就要解脫輪回、跳出生死,化入一種新生境界,在這不生不滅彌留之際,佛在啟示:智慧不可于色中求,亦不離于色中求。阿彌陀佛!
? ? ? ? 海德格爾將生命存在的方式稱之為“向死而生”,向,預(yù)示著死亡的存在已經(jīng)在那頭顯現(xiàn)。涅槃,則是極樂世界已經(jīng)在向你招手,你即將跳出苦海,或可稱之為“向生而死”。對于死亡的兩種說道,代表著兩種不同的悲劇觀:同樣的殉情故事,《羅密歐與朱麗葉》的結(jié)局是一劍封喉;《梁山伯與祝英臺》最后要添個尾聲一一雙雙化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