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后,發現,再想擁有那種單純的快樂是比做好功課拿到好成績難許多倍的事情。
圖片發自簡書App
聽媽媽說她小姐妹家十一歲的孩子趁著大人不在家偷偷看電視,又怕大人回來發現電視是熱的,用給電視澆涼水的方式來降溫,她媽媽第一次還沒有感覺到什么不對勁,還輕松的抱怨:“我家這孩子不知道自己在家咋作的,給電視柜的周圍弄的都是水。”結果有一天她早回去了十分鐘,那倒霉孩子正處理“作案現場”,被當場抓包。
聽到這的我很不厚道的笑了,這倒霉孩子,就不知道早點處理,把時間弄的這么趕,不過想想也是,要是提前半個小時就開始降溫工作,豈不是很浪費看電視的時間。
想到我小時候,也是一個電視發燒友。我小時候,還沒有現在這么多先進的電子設備,沒有智能手機,沒有平板,所以說實在的,電視是唯一一個讓我可以知道更多新鮮東西的存在。我通過看電視培養了自己一些觀念的雛形,比如,像紫薇格格那樣的是溫柔的女子,小燕子那樣的是活潑的女子。爾康那樣武功高又體貼的男子真是英俊瀟灑玉樹臨風啊,雖然他現在被惡搞成表情包,但是我小時候還想著以后就嫁一個那樣類型的。
媽媽當然也是不讓我肆無忌憚的看電視的,你想看電視,好啊,拿東西來交換,拿什么來交換呢?今天作業寫完了嗎?給我檢查一下,每次媽媽翻看我作業本的時候我心里緊張的程度比被老師檢查還要更甚。作業本過關了還不行,還得給你出幾道題,都算對了就讓你看一會兒。所以我每次得到可以看一會兒電視的允許,毫不夸張的說,那高興勁就像古時候的犯人突然被皇上開恩的赦免了罪行一樣,就差不來一句“謝主隆恩”了。這是和媽媽蹭電視看的步驟,所謂蹭電視看,就是主導權在媽媽手里,她看的那個臺我就算不喜歡看,也沒有換臺的權利。你還想換臺,讓你蹭著看一會兒就不錯了,怎么還可以要求換臺呢,簡直厚顏無恥。當然了,膽小如我,聽話如我,知道感恩如我,當然不會厚顏無恥的要求換臺,不僅不要求換臺,還附帶著當店小二,負責給媽媽的水杯蓄熱水,給空了的瓜子盤添瓜子。就這樣,既殷勤又討好的把媽媽那個追了好幾百集的臺劇《意難忘》也蹭了個七七八八。
如果不蹭著看,想有自主選擇權的看,得需要挑時間,比如說動畫片時間,你連動畫片都不讓我看,連我看動畫片的快樂也要剝奪,太殘忍了,就這樣,打苦情牌,把像《東方神娃》啊,《虹貓藍兔七俠傳》啊,《小鯉魚歷險記》啊,《中華小子》啊,也都看完了。如果想看除了動畫片以外的電視劇之類的,像《大人物》啊,我就會說出我的經典臺詞:“媽,我看一小會兒電視行不行?”一定要突出重點是一小會兒。最怕看到一半媽媽突然殺過來一句:“你都看多半天了,把電視閉上。”
覺得小時候為了看電視各種爭取簡直可以寫一本書,就叫《論如何被允許看電視的36種方法》。
那個時候對于“看電視”這件事情真是虔誠啊,全身心的盯著屏幕,一點小差都不打。心全部放在劇情和人物身上,記得一次打雷打的很厲害,媽媽要我把電視的電源拔掉,我一邊擔心雷把電視劈壞了,一邊心里祈禱:這一集快點結束啊!媽媽又開始催促,最后我只好忍痛割愛的把電源拔了,那一集到底沒有看完。現在我連那個電視劇的名字都忘了,可是,卻還記得那種遺憾的心情,那種很想保留卻必須要舍棄的遺憾。
高中某一任同桌對我說:“她在家再也不要看電視了。”聽著她語氣如此決絕,我問道:“為什么?”她說:“就差十分鐘就演完了,就知道大結局了,我媽瘋了一樣讓我去學習,必須關掉電視。我說等看完了,就全心全意去學習了,她非不干,打那以后回家我連電視碰都不碰。”聽著她說,我也感覺到,是哦,好氣哦,再有十分鐘就知道結局了,卻勒令必須關掉電視,這種遺憾的心情大人根本就不懂。
以前,一集之間還要插個廣告,如果你錯過了這一集,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會有機會再看到這一集呢?哪像現在,各種平臺,隨便點播,不僅廣告短的只有十幾秒,最多也不過一兩分鐘,而且想看哪集就可以選播哪集。可是啊,我卻發現,我已經沒有當時那種發自肺腑的快樂了,那種全身心的投入觀看的快樂。不知道是因為一切都來得太過于容易了,還是我已經長大,電視劇對我沒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
不過,對于,那個十一歲的小姑娘來說,電視或許依舊還是她接觸更多新鮮事物的窗口,她可以通過追的劇去體會一個快意恩仇的武俠江湖,去提前看看大學生的戀愛是什么樣子的,去感受一下穿高跟鞋的都市白領的寫字樓時光。沒準就被哪一個畫面啟發到,以后真的就成為了角色里的誰呢。
寫這一篇并不是單純的謳歌孩子看電視是多么合理應該的事情,大人希望孩子可以多看看書不要被電視耽誤了功課的心情我也明白。但是,我只是希望,在一個孩子還喜歡看電視劇,還能深深的被吸引,能從里面得到很多快樂和啟蒙的時候,大人可不可以不要那么的嚴防死守的阻攔,畢竟,電視澆多了水會壞掉,孩子長大后,快樂也不像現在這么輕易的只要看個電視就可以擁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