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第一部分 童年的記憶
? ? ? 我出生于距商丘古城北門100米左右路西的糧食局家屬院內,商丘古城具有4000多年的歷史,外圓內方、三位一體的名代古城垣是全國保存最為完整的四大古城之一,睢陽古稱亳、商丘、宋國、梁園、宋州、南京、應天府、歸德府等,商朝、春秋宋國、西漢梁國和南宋均曾在此建都,“商人”、“商品”、“商業”皆發源于此。商丘古城即明清時期歸德府城,為中國十大古城之一,現存地上古城始建于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距今已有500年的歷史,是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古城,商丘古城由磚城、城湖、城廓三部分構成,城墻、城廓、城湖三位一體、外圓內方,成一巨大的古錢幣造型,建筑十分獨特,有商丘作為華夏之邦商業、商品、商文化發源地之隱喻。商丘古城下,同時疊壓著春秋時期的宋國都城、秦漢和隋唐時期的睢陽城、宋代應天府南京城等6座都城、古城。商丘古城是世界上現存的唯一一座集八卦城、水中城、城上城的大型古城遺址。
? ?經商始祖王亥為閼伯的第六世孫。他訓服了牛,并發明了牛車,使畜牧業和生產力得到發展。商部落很快富裕起來。物口有了剩余。王亥便帶領商部落的人去其他部族以物易物交換物品,于是,商部落的人便被其他部族的人稱為“商人”,所以換的物品亦被稱為“商品”。
? ?在我的記憶里糧食局家屬院和糧食局,是個很有特點的古建筑,是“七大戶、八大家”的一家,那里既不象侯方域故居,(侯方域故居位于商丘古城北門內附近,為明末才子侯方域壯年著書處,是一明三暗五、前出后包、上下兩層的硬山式建筑。)也不象穆氏四合院(位于商丘古城內中山東二街路南(今睢陽區招待所院內)的穆氏四合院建筑群是商丘保存比較完整、最具有代表性的四合院建筑群之一,穆氏家族是清代歸德府城內的富商。當時我們住的是二個相通的標準四合院,有堂屋南屋、西屋、東屋,堂屋四間我家在從西數第二間,房屋很高有粗粗的大梁,門前有棵樹,我和妹妹都出生在此,院里的長輩大都是我母親的同事,印象最深的是宋姨、趙叔和王姨,以及他們家的孩子;他們經常幫助我們。因為我爸在外地的地質隊工作,常年不在家,我媽工作特別忙,常常把我和我妹鎖在家里,把鑰匙交給宋姨,我和我妹在屋里喜歡趴在窗戶上看風景,希望能看到母親上下班的身影,有時我和妹學唱李鐵梅的的《我家表叔數不清》。我很喜歡我家門前的那棵小棗樹,她的形狀很可愛,不高的主干上有兩支結實的分枝,我們可坐那個在結點上悠哉悠哉地玩;我妹最喜歡爬樹了,有一次從樹上下來的碰到鼻子了,流了許多鼻血,可想而知,以后的日子我們只有望樹興嘆啦……。
? ? ?我們院里有很多小朋友玩,大家都很照顧我,特別是小薇(趙叔和王姨的小女兒),我倆玩得特別好,趙叔送小薇上學的時候,我倆坐在自行車的后背上的感覺特別好。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大約五六歲光景,家家好像都沒有電視,收音機、錄音機等等,最大的娛樂活動就是去戲院看戲,到電影院看電影。
在我的記憶里我第一次看電影,是母親和同事發的電影票,大人不舍得看,就讓院里的小孩子們一起去,媽媽還給我穿了綠色條絨的新衣服,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小心。電影的名字是朝鮮片《賣花姑娘》,整個看電影的過程,一個感覺“苦”,一直就哭得稀里嘩啦的。電影演完了,還愣愣的看熒幕,一路來的哥哥姐姐就催著走,慌慌張張地把新衣服劃破了。回到家里母親一看,新衣服劃破了,好生心疼,一直在生氣,還不停地埋怨我,第一次看電影的好心情就這樣被破壞掉啦。還有一個娛樂活動就是看畫書,看到別的小孩有畫書就特別羨慕,不停的央求媽媽,而且那段時間表現特別好。媽媽終于同意讓我帶著妹妹,去新華書店買畫書,到了書店發現有很多書,我只能買一本,千挑萬撿買了本《東郭先生和狼》;我很喜歡這本書,歡天喜地的回到家,不知為什么,母親不理解且不高興,一直很郁悶為什么買了這本畫書,我也不清楚為什么不買本色彩絢爛喜慶的彩色畫書,卻買了黑白勾勒的寓言故事。
? ? ? 因為媽媽是孤兒,媽媽從懷我的時候,我就沒有享受過姥姥姥爺的照顧,父親在外地工作,所以我生下來的時候又小又弱,母親生下我不久就開始上班了,聽母親說她每天早上5多就開始去上班進行政治學習,只得在早上5點以前把我送到北門口附近的一個居民家里,幫助照料,本身先天營養不良,加上后天彌補不足,結果我兩歲還不會走路,六七歲還經常摔倒,摔倒后,就很愧疚,委屈的看著大人說,我不是故意的,平時也不大說話。從記事起,就記得媽媽帶著四處看病,記得有個姓胡的老中醫,經常對我說不能吃冰棍,不能吃西瓜,每當別人吃冰棍和西瓜時,我就心里饞饞的,假裝看不見。自己身體先天不足,又不喜歡說話,每做一件小事,都沒有信心,逐漸地自卑起來。父親一年只回來兩三次,每次父親回來的時候,我都很抵觸,以為他搶走了我的母親,我就坐的遠遠的生悶氣。父親雖然是地質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卻很喜歡武術,也喜歡教我姐妹倆,我妹學得特別快,一招一式特別像;而我看了幾遍,比劃幾下,總找不到感覺,我只偷偷的練。
? ? 我也常常問母親我家祖籍在哪里,母親說太外祖父是個武舉人叫王金聚,她小時候住在古城東門外的舉人府,那是一個很大的四合院,主人和傭人出入不是一個門,傭人只能在側門進出。我祖父是馮玉祥的部下叫裘尊三,是騎兵連連長,當時帶著連隊在商丘火燒日本飛機場,只是在一次戰斗中陣亡了。他與清代著名畫家裘尊生好象是同輩兄弟,只是他去世的時候我父親很小,好象還沒滿周歲,也說不清爺爺家的祖籍。
裘艷敏2017年2月20日寫于商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