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先生不是先生,她是一個老師。
九零年代初的人們,延承了民國的習慣,尊稱老師為先生。
齊先生教書怎么樣,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她是一個很不靠譜的媽媽。
我想,形容她為天底下最不靠譜的媽媽也不為過,因為,她確實對我做過很多不靠譜的事情。
比如我不到1歲的時候,就在她眼皮底下,從床上摔了下去。
那時候還不流行邊玩手機邊帶娃,所以她當時是在干嘛呢?我估計是在睡覺,她真的很能睡,以至于學生們最喜歡她上的課,是監考。
但是,我被摔了以后,她沒有像伊能靜在《媽媽是超人》里那樣,悔恨不已,甚至扇自己耳光。
她只是悄悄把我抱起來,哄到不哭。
一直到晚上,外婆過來幫忙洗澡時,摸到我后腦勺的大包,她才恍然大悟似的承認:“哦哦,弟弟今天從床上滾下來了,我忘記給大家說了……”
至今,每次回去看外婆,她老人家還會講這個段子,內容之詳盡、感情之真摯,就好像昨天剛發生的事。
然后,外婆總是心疼地摸我的頭:“幸好娃沒摔傻!”
我估計齊先生也不是一個靠譜的老師,至少沒有學過兒童心理學,要不,也不會發生我兩歲多的那件事。
因為那時還沒有記憶,故事是我爸給我講的。
據說因為學校覺得齊先生專業水平有待提高,派她去省城的重點小學進修半年。
我當時還處在最需要母親陪伴的0-3歲階段,所以無論如何不同意齊先生走。
正式進修前,有兩天會議,齊先生不顧我的阻攔,毅然決然地走了。
那天晚上,老爸抱著我去找媽媽,走了好幾條街。
不準停下、坐下、往回走,不準和任何人打招呼、回答問題。
“看,那里有個小朋友在玩!”老爸充滿期待地看著我,然后我覺得更兇了。
一直到我鬧累了,哭睡了,他才把我抱回家。
把我放上床時,他也累癱了。
第二天,齊先生回來了,聽說這個事,居然給我爸出了個主意:等她正式去進修了,我還這樣的話,就告訴我她死了,她死了,她死了……
沒想到的是,我老爸真的這樣說了,而我,真的信了。
我猜想當時的對話是這樣的:
“爸爸,抱我去找媽媽。”
“你媽媽說,她已經死了。”
“她去爺爺那里了嗎?”
“算是吧!”
“那就不去找了吧!”
雖然至今,我還沒有找到切實的證據,證明她的這個謊言,和半年后她的“死而復生”,所帶給我幼小心靈的傷害,以及對我成年后生活的諸多影響,但我確信它們的存在。
我媽齊先生,不靠譜的地方還很多,她自己都承認,她很多時候不像個女人。
首先,她不會做飯。
我們一家人的三餐,基本仰仗學校食堂。
唯一打牙祭的機會,就是我爸做的紅燒肉。但因為他一輩子都指著這個菜活了,也不敢展示得太頻繁,一個月可能有一天吧!
然后,她不會洗衣服。
我從4歲開始自己洗內褲和襪子,而其他衣服都甩洗衣機。
那個時候的洗衣機會把衣服甩大,所以我的衣服基本可以穿三年以上,齊先生對外婆說是我長得慢……
最后,她會修電扇、換燈泡、自己用木板做書架,等等。
我6歲時,一天放學回家,見家里有點黑乎乎的,便伸手拉燈。
結果屋里傳來一聲慘叫,原來我媽正騎在我爸肩膀上換燈泡。我沖進屋時,看到他們倆當時的姿勢,被驚掉的下巴,至今還會在天氣變化時隱隱作痛。
我把這些事講給一個哥們聽的時候,他好奇地問:“就這樣,你爸還不把你媽給休了?”
承蒙他的吉言,不到一年后,他們離婚了。
我跟了齊先生,因為她是人民教師,有利于我以后享受更好的教育。但離婚時我已經上初中了,而她只是個小學老師啊!
而且,她之后還做了一件更不靠譜的事。
就在我高三的時候,她在一年之內,給我添了一個年齡比她還小幾歲的后爸,和一個剛出生的妹妹。
不早不晚,就在我人生中這最關鍵的一年啊!本來我的理想是清華大學建筑系,然后出國讀研,剽竊資本主義的先進設計理念,再回國報效祖國的。結果,我現在只能把這個愿望寄托在兒子身上了。
哇,好自然有木有?我又要以承上啟下的敘事手法,完美無暇引出她另一件超級不靠譜的事了。
那就是關于我的兒子。
在得知我老婆懷孕時,她給了我們伍萬塊錢,說是保姆費,因為她是不會來幫我們帶小孩的!!!
說好的兒孫繞膝,盡享天倫呢?
但她的理由很正當:剛把我的妹妹拉扯到小學,身心疲憊加上更年期綜合癥,她實在無法保證在婆媳相處中,不欺負自己的媳婦。
好吧,和以前的每一次一樣,我再次原諒了她,因為老婆對此安排很滿意,我本人其實也比較喜歡吃丈母娘做的菜,對于一個從小吃食堂長大的孩子,這份喜愛是絕對真摯的。
我不知道,齊先生還會在媽媽這個角色里,做多少不靠譜的事。等五年或十年后,這篇文章會不會因為過于冗長而變得像一份控訴書(也許現在已經很像了)。
但其實,我想說的是,盡管有這么多不靠譜的行為,我卻越來越愛我的媽媽:齊先生。
因為作為自己,她一直都很靠譜。
做想做的事,知道想要什么,不給自己套上世俗的標簽,并且無論何時,都不放棄對幸福和快樂的追求!我一定在這方面,得了她的真傳。
也希望每一位媽媽,首先是自己,然后才是媽媽!
PS:如果馬克龍愛上的是齊先生,相信今天刷爆朋友的佳話,也不會被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