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勛說唐詩》:孤獨歌者李白以及李杜友情

大家下午好。以睥睨權貴、棄絕世俗的氣概,在醉鄉中實現對不如意現實的超越。

今天上午我們講到了李白的豪放與浪漫,并欣賞了他三種不同風格的詩,那么,哪一個才是真正的李白呢?請翻開《蔣勛說唐詩》第105頁至第126頁,邊閱讀邊思考幾個問題:

1.為什么稱李白為“詩仙”,杜甫為“詩圣”?

2.你喜歡李白還是杜甫?

1

李白的詩歌詩風豪放、飄逸、灑脫,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是繼屈原之后,我國最為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

詩作《行路難》中,“欲渡黃河冰塞川”講的是生命的茫然。

拔劍四顧,要到哪里去呢?

往北走吧,往北走想渡黃河,可是黃河已經結冰。那么往西走吧,“將登太行雪滿山”,想爬過太行山,可是滿山都是大雪,似乎生命當中都是阻礙,都是困頓。

李白會怎么面對呢?

他用調侃的方式給了自己一個解放,“閑來垂釣碧溪上”,不要這么悲壯,把生命看得悠閑一點吧,不要去做什么偉大的事業,就拿著釣魚鉤,在小溪邊釣魚吧。

“忽復乘舟夢日邊”,釣著釣著累了,睡著了,夢到自己坐著船到了太陽的旁邊。這是李白的浪漫。

在無法解決現實中的阻礙與困頓時,他會做夢,用夢來把自己帶到最美麗的地方。

我既感動于他“舉杯停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的孤獨,又敬佩他“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钡暮肋~。

他很少悲哀到底,他會給生命一個巨大的希望,這是李白內在世界里的向往。

而他的《將進酒》中“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也充分體現了他的高度自信與樂觀。

2

李白喜酒,并長于借酒抒懷。

詩以奔放的筆調,傲岸不羈的豪情,狂吟高歌,既有人生幾何、行樂及時,圣賢寂寞、飲者留名的絕對消極,又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相對積極。

以睥睨權貴、棄絕世俗的氣概,在醉鄉中實現對不如意現實的超越。

詩人與酒結緣的歷史不能算是很悠久。

真正把詩歌與酒有機地聯系在一起的詩人是曹操,曹操之前,釀酒技術至少已經發明了兩三千年了。

在那兩三千年里,酒跟詩歌的關系,與一般軟飲料沒有什么區別。

只有在曹操唱出“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之后,詩人們這才紛紛端起酒杯,邊飲酒邊吟詩,詩中有酒意,酒中有詩意。

酒之所以受到詩人們的青睞,跟它的兩個特性有關:興奮與麻醉作用。

興奮作用可以激發詩人的靈感,使他們進入亢奮、自由的創作情境,天真、浪漫、閑逸、歡愉、憂患、憤慨、悲愴,種種性格、情感都被充分地釋放出來,化為詩情,凝為詩篇;

麻醉作用可以使詩人暫時擺脫世間禮儀俗套的拘束,在精神上超越名利的得失帶來的煩惱,進入一種相對自由單純的精神境界。多愁善感的詩人,人生坎坷的詩人,酒精是他們最合適的飲料。

引發詩人想象的諸多事物中,月亮與酒是兩種十分重要的東西。

月亮是冷的,可以引發詩人沉吟;而酒精是讓人熱血沸騰的,可以激發詩人歡歌。

唐詩里既有月神的沉吟,也有酒神的歡歌,兩者都是唐詩的重要組成部分,缺一不可。毫無疑問,沒有酒精的興奮和麻醉作用,唐詩不可能有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這樣豐富多彩,這樣瑰麗璀璨。

為了更好地了解唐詩,先來了解一下唐代詩人的飲酒情況,是大有必要的。

3

李白是一個興趣多樣的人,讀書、做詩、劍術、學道、旅游、從政、隱居、飲酒,他都曾有濃厚的興趣。

李白也是一個性格外向喜歡交游的人,結伴隱居、攜侶同游、觥籌交錯、燈紅酒綠,他都曾熱情洋溢地嘗試過。

從他的一些詩歌作品中看,他的生活,似乎是快樂多多、色彩斑斕的,是頗為熱鬧的。大概正是因為這些,許多人都對他懷有較為濃厚的興趣。

如果讓他們在李白、杜甫之間做一個人生道路的虛擬抉擇,可能更多的人會選擇李白,而不選擇杜甫。

理由大約包括,李白的人生較多快樂熱鬧,而杜甫的人生較多郁悶冷清。

其實,這是一個不小的誤會。李白的快樂熱鬧和杜甫的郁悶冷清,某種意義上都只是他們的語言表達,是一種假象。

杜甫的人生固然充滿著郁悶,不乏冷清時分。但是,李白的人生也絕不是充滿快樂和熱鬧的。兩相比較,李白的熱鬧快樂,應該沒有杜甫多。

杜甫有人盡皆知的官宦家族譜系,李白幾代之內來歷不明;

杜甫可以名正言順地參加科舉考試,李白只能通過非正常渠道(兩度跟前朝宰相孫女聯姻、向地方官員自薦、走公主后門等等)謀求仕進;

杜甫從小便躋身上流社會的交際圈(《江南逢李龜年》“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可證),李白青年時代只能做個縣衙門跑腿的小吏;

杜甫夫妻恩愛一直有穩定的家庭,李白婚姻多變幾度仳離……雖然同是失意落魄之人,但李白的失意落魄遠比杜甫大得多,深切得多。

由于家族背景尤其是父親祖父身份的不同,杜甫不妨哭窮訴苦,李白卻需要說些大話裝裱門面。

另外,這跟他們的思想性格也有一定的關系。杜甫崇儒求實,李白崇道尚虛。

4

李白和杜甫剛好跨越中國詩歌的黃金時代,成為兩個高峰,他們只相差十一歲,可是個性明顯不同。我們稱李白為“詩仙”,稱杜甫為“詩圣”。

李白之所以被稱為“詩仙”,是因為在詩的國度里,他是一個不遵守人間規則的人。

“仙”的定義非常有趣,李白本身建立起來的個人生命風范,不能夠用世俗的道德標準去看待,比如李白的好酒,李白的游俠性格,李白對人世間規則的叛逆。

可以說李白把道家或老莊的生命哲學做了盡情發揮,變成一種典范。

杜甫是“詩圣”,“圣”與儒家學說有關,儒家生命的最高理想是成為圣人,“圣”需要在人間完成?!跋伞笔莻€人化的自我解放,“圣”則是個人在群體生活當中的自我錘煉。

很多人喜歡爭辯李白好還是杜甫好,其實生命里面常常充滿兩難,為什么一定非要選擇其中一個?為什么不可以同時喜愛他們?

有一天晚上,皓月當空,你一個人喝酒,感覺到生命的孤獨與茫然,體會到李白的詩最美的部分;

有一個寒冷的冬夜,在地下道里面,你看到一個乞丐在行乞,也許你會想到杜甫詩中最感人的部分,你會想起“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二者其實是不同的感動,我不覺得在皓月下喝酒的那個我,走到地下道看到乞丐就不會有悲憫之心。

這中間并不沖突,而是生命的兩種完成,一味爭論李白與杜甫哪一個更好,是把文化弄得小家子氣了。

文學的美不是生命的窄化,而是讓生命開闊的過程。大唐盛世的迷人不止是李白生命的豐富,更是李白與杜甫一起構成的大豐富,因為他們如此不同,又是同一個花園里開出來的花朵。

5

蔣勛先生說,歷史上最讓他感動的畫面,是李白與杜甫在酒樓上坐下來喝酒,談他們的生命理想。

李白、杜甫初遇于天寶三載(744年)夏天。李白遭賜金放還,準備客游梁宋,離開長安經過洛陽,在那里他們初次見面,一見如故。

當年秋天,他們曾跟高適等人相約一同游覽梁宋。

第二年,杜甫再游齊魯,秋天到達兗州,當時李白也自梁宋回到東魯,兩人有過一段愉快的結伴同游的日子,就是杜甫所說的“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

李杜二人的友情是唐詩史上的佳話,杜甫因牽掛流放夜郎的李白,憂思于心,久而成夢,夢醒后寫了《夢李白二首》。

杜甫在詩中,以夢見故友前的凄惻起筆,最后以夢醒后的感慨作結,可謂極沉郁悲痛之至。生死系念,堪稱古今表現友情的壓卷之作。

都說文人相輕,但是在唐代也有許多不但不相輕反而相推重的例子。

孟浩然四十歲的時候,為了謀求仕進,來到京城長安。一次在秘書省,雨后天氣,秋月如洗,一班詩壇名流聚在一起吟詩作賦,玩聯句成詩的游戲。

當孟浩然對出“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的時候,舉座贊嘆其清絕,都停筆不再往下續。

從此,丞相張九齡,侍御史王維,尚書郎裴勝、盧僎,大理評事裴揔,華陰太守鄭倩之等等,都紛紛跟孟浩然結為忘形之交。張九齡、王維更是對其贊不絕口。

這就是唐代,一個多情深情、兼并包容的大時代。

來源:有書共讀

《行路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雉賭梨栗。

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

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生。

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簪折節無嫌猜。

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

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臺?

行路難,歸去來!

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

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

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

陸機雄才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

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

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生,秋風忽憶江東行。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后千載名?

《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傾耳聽 一作: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不足貴 一作:何足貴;不復醒 一作:不愿醒/不用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古來 一作:自古;惟 通:唯)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大家早上好。杜甫雖然出身在一個讓我們神往的大唐,卻趕上了唐朝由盛而衰,戰火連綿的幾十年。 請翻開《蔣勛說唐詩》的第...
    Jean_zz閱讀 2,337評論 0 5
  • 大家早上好。在李白和杜甫的時代,詩幾乎是文人生活當中的一個習慣。詩在當時與我們現在的流行音樂非常類似。 今天上午我...
    Jean_zz閱讀 1,795評論 0 1
  • 昨晚聽著窗外一陣陣叮叮咚咚的響聲,心想這是風聲還是雨聲?因為抱著孩子,沒有特意走前去看。今早起來,窗外邊傳來了淅瀝...
    雅詩夢薇閱讀 201評論 0 0
  • 可能真的是提過十八遍分手,每一次都動情地大哭,到真正分開的時候反反射弧線拉的很長,平靜、可心里卻是深深地痛。 想來...
    曼總閱讀 164評論 0 0
  • 跟隨優等生的腳步,也算是站在巨人的肩膀。
    丘山的隨想閱讀 244評論 0 0